学术投稿

医用网状弹力绷带在小儿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阚颖

关键词:小儿, 静脉穿刺, 留置针, 医用网状弹力绷带, 应用
摘要:小儿留置针不仅减轻了小儿针刺的痛苦,而且还方便于治疗用药.在临床使用中常会遇到留置针不慎脱落致患儿出血、疼痛,引起患儿恐惧、家长紧张;使用的无菌敷料能起到防水封闭的效果,但会引起患儿皮肤瘙痒等不适,易使患儿哭闹致脱落.鉴此,我院采用医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不同充盈程度拔除留置尿管对排尿的影响

    目的 寻找拔除尿管的佳时机.方法 将15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将尿液排空,膀胱空虚后拔除尿管;B组将尿液排空,用生理盐水600 ml冲洗膀胱夹闭尿管10 min后拔除尿管;C组将尿液排空用生理盐水300 ml冲洗膀胱夹闭尿管10 min后拔除尿管.结果 三组拔除尿管后尿道刺激症状消失时间、排尿困难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拔除尿管的佳时机宜选择膀胱半充盈时,可缩短尿道刺激症状的持续时间,减轻排尿困难.

    作者:严莉;李原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合并感染时支气管炎性分泌物增多,常影响肺的通气功能,甚至引起呼吸衰竭.我们在常规抗感染、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疗效满意,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郑泽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88例行PCI的CHD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干预,注重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生活方式干预.结果 188例患者治疗顺利,临床痊愈出院,远期效果处于跟踪观察中.结论 加强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丽江;王丽岳;程秀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穴位按摩治疗虚证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治疗虚证便秘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虚证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开塞露纳肛,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法,包括神阙穴位按揉法和迎香穴点揉法.结果 观察组排气、排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按摩对治疗虚证便秘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且安全、简便.

    作者:宋磊雁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心血管病专科门诊实施患者诊前教育研究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专科门诊实施诊前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由工作3年以上护师主动一对一向患者介绍其挂号的专家情况,就诊卡的用处,收费标准,大致等候时间,就诊前准备及进入诊间配合等内容,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做健康指导.对照组患者挂号后将挂号条交给护士,然后等待就诊,候诊期间护师被动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结果 观察组初诊患者第一次就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抱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诊前教育的开展对提高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轻患者候诊期间的负性情绪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缩短初诊患者就医时间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素吩;刘亚平;高雪;张秀娟;高建赢;牛玉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持续护理干预对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2例PD患者按时闯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并延续至出院后半年,内容包括心理干预、药物治疗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康复训练、照顾者干预、出院随访等.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分别评估患者在入院后、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出院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持续护理干预能提高PD患者生活质量,尤其体现在远期效果上.

    作者:杨海燕;孙志琴;许霞玉;曹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洁厕净清除湿化瓶水垢

    临床护理中,每日均要消毒更换氧气湿化瓶,湿化瓶内壁上会附着一层白色水垢.以往的除垢方法费时、费力且不易清除干净.我科采用洁厕净清除湿化瓶中的水垢,具体方法:将少许洁厕净倒入湿化瓶内轻轻转动,此时洁厕净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许多泡沫,数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0 min后晾干备用.其方法简单快速、省时省力,且湿化瓶光亮如新.机制为洁厕净为酸性,水垢为碱性.酸碱中和,水垢即被清除.

    作者:白丽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医用网状弹力绷带在小儿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小儿留置针不仅减轻了小儿针刺的痛苦,而且还方便于治疗用药.在临床使用中常会遇到留置针不慎脱落致患儿出血、疼痛,引起患儿恐惧、家长紧张;使用的无菌敷料能起到防水封闭的效果,但会引起患儿皮肤瘙痒等不适,易使患儿哭闹致脱落.鉴此,我院采用医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阚颖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带滑动针头套静脉输液针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 为保障护理职业安全性,有效防止输液时被针头刺伤及血液污染.方法 将1 13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带滑动针头套静脉输液针进行输液,输液结束针头拔出后;该型针可通过人工滑动封护针尖.结果 两组输液针污染率和隔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带滑动针头套静脉输液针可防止针尖刺伤及血液污染,且安全、可靠.

    作者:程相玲;杨付莲;惠春先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特需病房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特需病房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各项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按医嘱服药和常规护理,出院后不适随诊;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运动及饮食干预、出院指导等.连续6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方式(除外戒烟、坚持服药项)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5).三酰甘油、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实施有计划、有跟踪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代谢综合征的控制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桂慧华;胡莉萍;熊莉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对外周血Leptin含量及体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外周血中Leprin含量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和胃管鼻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非营养性吸吮,即在清醒及安静状态下于每次喂奶前15 min给予吸吮未开孔橡皮奶头5 min,然后按医嘱鼻饲喂早产儿配方奶.2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早产儿外周血中Leptin含量及NNS前后体重.结果 观察组2周后外周血Lepti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早产儿外周血浆中Leptin含量水平与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有利于外周血中Leptin含量的降低.并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

    作者:娄小萍;张云;吴敏;施金凤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太冲、丘墟穴位按摩缓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缓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对58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观察.将前3 d治疗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药物治疗;将第4天开始治疗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太冲、丘墟穴位按摩.结果 两组不同疼痛程度患者不同时间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常规应用镇痛药物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且安全、操作简单.

    作者:孙丽华;于秋;王金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培训家属康复知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属康复知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患者及其100名家属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首先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评定,对家属进行康复知识和需求的调查;然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时间和方式的康复训练,对观察组家属进行康复知识培训.1年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各项功能评定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上、下肢功能,手指功能和肢体平衡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脑卒中家属的康复知识培训是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途径,肢体恢复程度与肢体活动频率有关.

    作者:李艳菊;司帷;冯晓莉;李亚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循证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路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将4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路径,观察组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将循证理念和人性化护理贯穿于教育路径的始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住院时间、生存质量及糖尿病足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躯体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健康教育路径中,可缩短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晓义;何红;吴爱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微波炉加温用于盐水保留灌肠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有患者需用温盐水加开塞露保留灌肠来解除排便困难.传统的准备温盐水的方法是:先用注射器抽吸所需开塞露量后再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再将加有开塞露的软包装无菌生理盐水置于一盆开水中浸泡15~20 min.期间需不断续加开水至所需热度,方可使用.这样操作复杂,所需时间较长,温盐水温度也不宜掌握.经过反复临床实践现采用一种新的加热方法,既快速又温度适宜.介绍如下.

    作者:齐秀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再住院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

    目的 评估再次住院糖尿病(DM)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状况,发现其依从性的总体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长沙市7所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内分泌专科住院治疗的107例初次住院DM患者和194例再次住院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初次住院与再次住院DM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初次住院患者依性较好38例(35.5%),再次住院患者为96例(49.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初次与再次住院DM患者依从性总得分及其各维度(除定期复查外)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为药物治疗维度得分高,定期复查维度得分低.结论 再次住院DM患者依从性较初次住院患者好,医护人员在进行DM教育时要有针对性,体现个性化.

    作者:陈亚梅;黄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一药多名现象所致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对策

    一药多名现象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用药安全隐患,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甚至引发纠纷.提出针对性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完善工作制度、做好患者药品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杨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现状及其与完美主义的关系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FHSS)和完美主义问卷对11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存在中等程度的情绪衰竭(3.08±1.53),缺乏人情味现象不太明显(1.47±1.47),个人成就感相对较高(3.94±1.29).完美主义中目标与标准、计划和控制与成就感降低显著相关(均P<0.01);行为迟疑与情绪耗竭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情绪衰竭的预测变量有收入满意感、睡眠质量和行为迟疑;缺乏人情味的预测变量是年龄和收入;个人成就感的预测变量有年龄、个人目标、行为迟疑和职称.结论 预防和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倦怠,应重视制订合理薪酬制度,开展优化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的活动,以及对个体完美主义不同维度采取不同干预措施等.

    作者:赵菲;邓雪萍;陈晶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伤口护理及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萎缩性病变的基础是神经和血管病变,但感染可明显加重其病变,因此,一旦足部再次感染,必须及时有效地控制,促进伤口尽早愈合,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让其知晓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的危害性并积极预防.笔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对8例足部再次感染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新型伤口敷料进行伤口护理,并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开梅;朱郭婷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30%乙醇用于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30%乙醇对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水封瓶内产生大量泡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时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引流(250 ml生理盐水作为引流瓶内基础液体),引流管浸入液面1~2 cm;观察组采用30%乙醇400 ml作为闭式引流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进行引流,引流管浸入液面3~4 cm.结果 两组引流基础液体使用6 h后患者有关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引流6 h后引流瓶内泡沫高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30%乙醇能有效消除液气胸患者闭式引流液中的泡沫,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泡沫过多而影响观察及护理时,可使用30%乙醇作为基础液体.

    作者:梁利群;吴小玲;马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