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桂云;刘建芬;牛仙飞;林红
目的 了解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制订提高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15名更年期女性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 更年期女性SCL-90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10个因子除躯体化和焦虑因子分高于常模外(均P<0.01),其余8个因子分类似(均P>0.05)或显著低于常模(P<0.01);城市更年期女性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6个因子分显著低于农村更年期女性(P<0.05,P<0.01),仅偏执因子分高于农村更年期女性(P<0.05);SCL-90各因子评分与EPQ各量表(除E量表与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P量表与其他,L量表与躯体化、强迫症状外)均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其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城市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优于农村更年期女性.对农村更年期女性应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社芬;荆怀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无创气道咳痰机辅助咳痰无效患者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体位引流、翻身叩背等常规方法排痰,观察组采用无创气道咳痰机协助排痰,1次治疗4~6个片段(1个片段包括4~5个循环,1个循环包括1次气体吸入和1次气体呼出).连续治疗3 d.结果 两组患者第1次排痰护理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气分析、首次排痰时间及排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无创气道咳痰机协助排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潴留,对畅通呼吸道、维持血氧饱和度作用显著.
作者:向利红;陈冬娥;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倦怠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护士的工作倦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CMBI)、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自尊量表对175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护士工作倦怠检出率为69.1%(121/175),其中轻度倦怠占50.4%(61/121)、中度倦怠占43.8%(53/121)、高度倦怠占5.8%(7/121);人格特征对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具有重要影响(P<0.05,P<0.01).结论 临床护士普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其人格特征对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相关行政及护理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永鑫;李艺敏;时金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采用韩玉敏[1]介绍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过程中,我们发现,补救时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比直接推进后连接液体成功率更高,介绍如下.
作者:娄皓;柏亚玲;孟涛;马春燕;代林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避免抽错血、输错血,笔者设计出一种输血标本采集核对单(下称核对单),于2004年10月开始应用于临床4 000余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柴梅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用包装纸无菌包的阻菌效果.方法 将60个医用包装纸实验包灭菌后随机分为A1、A2、A3三组各20个,分别保存在供应室、妇科病房、外科病房的开放式物架上及专用无菌物品柜内20周,每周每组随机抽检1个包行细菌培养,同时观察各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结果 不同保存区域,不同温、湿度(19~33℃、20%~80%),60个实验包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20周内医用包装纸阻菌效果可靠,可取代棉布包装,以节省医疗资源,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董霞;项惠;高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从压疮主要研究方法、经典学说和危险因素等方面阐述压疮的发生机制,结合近年相关研究,提出组织损伤的始动因素、各危险因素在压疮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危险因素的人群特异性等研究疑点,认为压疮机制研究应体现因素完整性和人群针对性.
作者:王彩凤;巫向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1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n=92)和中青年组(n=88),均采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测量数据包括SBP、DBP和MAP,从记录的原始数据统计24 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24 h MAP、dMAP、nMAP)、夜间血压下降率(SBPF、DBPF)、脉压(PP)及24 h血压负荷(24 h SBPL、24 h DBPL)等指标,以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结果 老年组以SBP增高为主,中青年组以DBP增高为主;老年组24 h SBPL高,SBPF与DBPF低,呈非杓型改变;中青年组24 h DBPL高,SBPF与DBPF高,呈杓型改变;PP随增龄而明显增宽,两组各时间段P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SBP增高、PP增宽、24 h血压呈非杓型改变为特点;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合理用药、科学有效地控制血压、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生活习惯为其护理要点.
作者:杜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EXCEL软件进行护士排班的有效性,提高护理管理者工作效率.方法 应用EXCEL软件的数据有效性功能进行排班,应用表格的统计功能统计护士出勤.结果 减少了护士长排班和统计护士出勤时间,资料便于保存与查询.结论 应用EXCEL软件进行排班实用、方便,提高了办公信息化程度.
作者:彭金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综述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及其负担,以及近5年来国外相关机构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实施的干预措施.提出我国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干预模式.
作者:杨筱多;姜亚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2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术.结果插镜成功率100%,检出病变11例,检出率37.9%.提出检查前认真做好针对性健康教育及检查前准备,检查中医、护、患三者密切配合,检查后细致的观察与指导是小肠镜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孝琼;黄丽红;李荣香;刘媛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校学生癔症发病原因,以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降低发病率.方法 自行设计在校学生癔症发病原因调查表,对83例癔症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癔症学生中,女生79例(95.2%),发病学生平时性格属敏感、内向、任性、偏激类型;与人争执或被殴打、恋爱受挫、学习压力大为发病主要诱因;高中、中专、大专学生癔症发病率分别为21.7%、35.0%、28.9%,高于其他学历学生;各学历段学生癔症发病主要诱因均有不同.结论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家庭、学校、社会、医院应予以高度重视,在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和维护.
作者:王晓娟;贺喜元;李玉肖;周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护士长领导行为方式并分析各因素对领导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领导行为描述量表(LBDQ-Ⅻ)调查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20名临床护士对其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评价.结果 12种护士长领导行为中,定规得分高,显著高于关怀得分(P<0.01);不同医院、科室及不同学历的护士长,其定规和关怀领导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长的领导行为以定规为主导,而不同医院文化、科室及护士长学历是其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
作者:黎巧玲;车文芳;郑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应用静脉留置针过程中笔者摸索出单手送套管的操作方法,2001~2006年应用于临床850例次,效果理想.
作者:陈杏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当前关注点为主导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92例ACS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取以当前关注点为主导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采用问卷对两组健康教育后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ACS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当前关注点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李湘萍;郑一梅;尚少梅;谭赛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PDCA循环有效落实、提高临床基础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对临床基础护理合格率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PDCA循环实施6个月,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达98.7%、96.7%,较前(70.0%、67.4%)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PDCA循环是落实临床基础护理的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陈玉萍;罗远芳;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山东省293所二、三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和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护理部主任的情绪衰竭(EE)、去人格化(DP)分量表得分分别为13.71±9.52、5.27±4.37,处于低度倦怠水平;个人成就感(PA)分量表得分33.61±11.06,处于高度倦怠水平.护理部主任感知到上级中等程度的社会支持;支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质支持、认同价值和关心利益;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中除关心利益外,其余4个维度与EE和DP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除物质支持外,其余4个维度与PA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能降低她们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增进个人成就感.
作者:徐东娟;臧小英;迟蔚蔚;王克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方法 将400例应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穿刺.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粗直、血流丰富血管(两组各14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较细、塌陷血管(两组各60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炎发生率,2类血管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进法可提高较细、塌陷血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各类血管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陈吉莉;朱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85例疑肺动脉栓塞和治疗后复查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行薄层肺动脉造影和间接法深静脉造影.结果 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45例疑肺动脉栓塞中24例确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双肺动脉栓塞14例、左肺动脉栓塞3例、右肺动脉栓塞7例),肺部感染8例,肺结核2例,肺癌2例,胸腔积液8例,肺动脉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深静脉血栓9例.提出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完善检查前准备,严格操作规程,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并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保证检查成功,获得具有诊断价值的肺动脉及深静脉造影图像的重要措施.
作者:何慧玲;胡丽霞;谢娟;龚静山;徐坚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眼罩蔽光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温箱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眼罩蔽光护理,观察两组进奶量、体重、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15 d观察组进奶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配戴眼罩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促进其生长.
作者:王香香;丁明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