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补救方法的改进

娄皓;柏亚玲;孟涛;马春燕;代林波

关键词:静脉穿刺, 留置针, 穿刺失败, 补救, 方法革新
摘要:在采用韩玉敏[1]介绍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过程中,我们发现,补救时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比直接推进后连接液体成功率更高,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输液贴拔针按压止血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拔针后应用输液贴按压止血的方法.方法 将门诊输液患者460例按输液日期分为两组,均用医用输液贴按压,单号输液采用鱼际按压为观察组(248例),双号输液采用手指按压为对照组(212例),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结果 两组出血、淤血及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鱼际按压止血可有效降低出血、淤血及疼痛发生率.

    作者:秦春霞;王连平;杨荣娟;袁秋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创气道咳痰机辅助咳痰无效患者排痰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气道咳痰机辅助咳痰无效患者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体位引流、翻身叩背等常规方法排痰,观察组采用无创气道咳痰机协助排痰,1次治疗4~6个片段(1个片段包括4~5个循环,1个循环包括1次气体吸入和1次气体呼出).连续治疗3 d.结果 两组患者第1次排痰护理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气分析、首次排痰时间及排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无创气道咳痰机协助排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潴留,对畅通呼吸道、维持血氧饱和度作用显著.

    作者:向利红;陈冬娥;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析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医疗器械日常保养、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知识欠缺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用周期缩短、维修率高、维修费增加等.提出进一步加强护士教育,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等措施,以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降低医疗成本,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陈莉;李丹;王安翠;邹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压疮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从压疮主要研究方法、经典学说和危险因素等方面阐述压疮的发生机制,结合近年相关研究,提出组织损伤的始动因素、各危险因素在压疮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危险因素的人群特异性等研究疑点,认为压疮机制研究应体现因素完整性和人群针对性.

    作者:王彩凤;巫向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方法探讨

    目的 改进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的方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置管时当胃管前端到达口咽部时旋转胃管180°后继续置入所需长度.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 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55.0%,观察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60.0±8.0)s,显著短于对照组[(108.0±21.0)s,P<0.01)].结论 改良法具有置管成功率高,操作安全方便的优点,更适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

    作者:陈志娜;曾丽雯;何瑾云;黄少华;王大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熨贴预防甘露醇所致局部反应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熨贴对缓解静脉滴注(静滴)20%甘露醇所致局部刺激症状及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静滴20%甘露醇过程中采用中药熨贴敷在沿血管走向距穿刺针眼2 cm处,对照组在此过程不作任何处理.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8.5%(9/1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药熨贴能有效减轻静滴20%甘露醇所致局部刺激症,且预防静脉炎效果好.

    作者:张琴;焦富莲;周鹏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53例因高血糖危象急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泵组(20例)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小剂量组(33例)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血糖控制后改为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连续10 d后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均可迅速降低高血糖(均P>0.05);泵组降糖更稳定(均P<0.01),但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能迅速降低血糖,可使血糖维持在较稳定水平;充分补液和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可望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武仁华;袁丽;唐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用包装纸无菌包阻菌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医用包装纸无菌包的阻菌效果.方法 将60个医用包装纸实验包灭菌后随机分为A1、A2、A3三组各20个,分别保存在供应室、妇科病房、外科病房的开放式物架上及专用无菌物品柜内20周,每周每组随机抽检1个包行细菌培养,同时观察各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结果 不同保存区域,不同温、湿度(19~33℃、20%~80%),60个实验包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20周内医用包装纸阻菌效果可靠,可取代棉布包装,以节省医疗资源,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董霞;项惠;高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护理

    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急诊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以增加全身血液灌注,并采用扩冠、抗凝等治疗纠正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提出早期正确诊断,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陆剑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士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倦怠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护士的工作倦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CMBI)、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自尊量表对175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护士工作倦怠检出率为69.1%(121/175),其中轻度倦怠占50.4%(61/121)、中度倦怠占43.8%(53/121)、高度倦怠占5.8%(7/121);人格特征对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具有重要影响(P<0.05,P<0.01).结论 临床护士普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其人格特征对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相关行政及护理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永鑫;李艺敏;时金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护理级别是否与护理服务需求一致,为照护老年人提供准确客观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 将153例等级护理老年人分别按医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分为一般照顾护理(自理)、半照顾护理(介助)、全照顾护理(介护)三级,比较不同分级法的差异.结果 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医嘱分级法较老年人实际需求较远,改进措施除增加医护人员和改善相关条件外,可将Barthel指数分级法作为标准分级的补充来替代医嘱分级法,以尽可能满足老年人需求.

    作者:卢慧芳;王惠珍;高钰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腔引流管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有效措施.方法 自行研制胸腔引流管固定器,应用于2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固定效果满意度,有无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发生.结果 28例患者无1例发生胸腔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疼痛可耐受,患者对固定效果满意.结论 此固定器可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腔引流管固定,能有效解决胸腔引流管滑脱和术后疼痛问题.

    作者:饶晓玲;魏敏;万喜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制订提高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15名更年期女性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 更年期女性SCL-90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10个因子除躯体化和焦虑因子分高于常模外(均P<0.01),其余8个因子分类似(均P>0.05)或显著低于常模(P<0.01);城市更年期女性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6个因子分显著低于农村更年期女性(P<0.05,P<0.01),仅偏执因子分高于农村更年期女性(P<0.05);SCL-90各因子评分与EPQ各量表(除E量表与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P量表与其他,L量表与躯体化、强迫症状外)均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其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城市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优于农村更年期女性.对农村更年期女性应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社芬;荆怀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安普贴联合金因肽治疗老年患者重度压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安普贴联合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老年重度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94处)老年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按相同方法清创后,观察组21例(31处)疮面敷盖安普贴,待长出肉芽后先喷洒金因肽,再敷盖安普贴;对照1组22例(32处)疮面单纯敷盖安普贴;对照2组22例(31处)疮面敷1%聚维酮碘液纱布,然后敷盖无菌纱布.均根据疮面情况按需换药,观察记录三组压疮疮面肉芽生长时间、疮面缩小直径、换药次数、治愈时间及治愈率.结果 5项指标中除治愈率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1、2组(P<0.05,P<0.01).结论 安普贴联合金因肽治疗老年患者重度压疮效果显著优于聚维酮碘换药和单纯安普贴换药.

    作者:胡碧花;唐贯文;罗碧容;赖丽萍;李玲;危香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补救方法的改进

    在采用韩玉敏[1]介绍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过程中,我们发现,补救时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比直接推进后连接液体成功率更高,介绍如下.

    作者:娄皓;柏亚玲;孟涛;马春燕;代林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目的 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方法 将400例应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穿刺.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粗直、血流丰富血管(两组各14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较细、塌陷血管(两组各60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炎发生率,2类血管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进法可提高较细、塌陷血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各类血管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陈吉莉;朱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退休护理人员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退休护理人员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对65名退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该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11.37±4.55,显著低于国内城市老人(P<0.05);高级职称、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好、社会关系好、目前心境好的退休护理人员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该群体的其他成员(P<0.05,P<0.01);其相关因素主要有职称、社会关系、目前心境、社会支持与焦虑(P<0.05,P<0.01).结论 加强对退休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改善其精神心理状况,以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作者:闫贇;于晓丽;张海润;全鹤;厉萍;娄凤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输血标本采集核对单的设计与应用

    为避免抽错血、输错血,笔者设计出一种输血标本采集核对单(下称核对单),于2004年10月开始应用于临床4 000余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柴梅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黑热病患者的护理

    对1例黑热病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提出在做好消毒隔离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发热护理、皮肤护理、锑剂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是保证黑热病治疗成功的因素.

    作者:裴小玲;冉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眼罩蔽光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眼罩蔽光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温箱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眼罩蔽光护理,观察两组进奶量、体重、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15 d观察组进奶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配戴眼罩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促进其生长.

    作者:王香香;丁明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