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血标本采集核对单的设计与应用

柴梅荣

关键词:输血标本采集核对单, 革新推广
摘要:为避免抽错血、输错血,笔者设计出一种输血标本采集核对单(下称核对单),于2004年10月开始应用于临床4 000余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血标本采集核对单的设计与应用

    为避免抽错血、输错血,笔者设计出一种输血标本采集核对单(下称核对单),于2004年10月开始应用于临床4 000余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柴梅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士长领导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长领导行为方式并分析各因素对领导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领导行为描述量表(LBDQ-Ⅻ)调查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20名临床护士对其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评价.结果 12种护士长领导行为中,定规得分高,显著高于关怀得分(P<0.01);不同医院、科室及不同学历的护士长,其定规和关怀领导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长的领导行为以定规为主导,而不同医院文化、科室及护士长学历是其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

    作者:黎巧玲;车文芳;郑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析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医疗器械日常保养、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知识欠缺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用周期缩短、维修率高、维修费增加等.提出进一步加强护士教育,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等措施,以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降低医疗成本,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陈莉;李丹;王安翠;邹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2周后)患者实施3个月的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SAS、SDS及SCL-90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满意度/舒适度评分87.63±9.7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时期(55.18士10.42,P<0.01).结论 舒适护理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面康复.

    作者:李玉梅;张秀芹;李遵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CU护理工作量调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目的 比较CCU各病种住院1~3 d及各班次的护理工作量,以合理安排护理人力,提高护理效率.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CCU 84例患者住院1~3 d各班次的护理内容进行工作时数(下称工时)测定.结果 CCU各病种的护理工时随住院日的增加而减少,同病种入住CCU当日的护理工时与入住后第1、2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不同病种住院当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同病种白班的护理工时高于中班、晚班(均P<0.05).结论 CCU患者住院1~3 d各日及各班次所需的护理工时不同,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弹性制排班.

    作者:缪卓慧;王惠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黑热病患者的护理

    对1例黑热病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提出在做好消毒隔离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发热护理、皮肤护理、锑剂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是保证黑热病治疗成功的因素.

    作者:裴小玲;冉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眼罩蔽光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眼罩蔽光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温箱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眼罩蔽光护理,观察两组进奶量、体重、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15 d观察组进奶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配戴眼罩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促进其生长.

    作者:王香香;丁明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初诊高血压病患者心理、个性和行为特征对控烟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初诊高血压病患者心理、个性和行为特征对控烟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84例初诊高血压病吸烟患者行控烟治疗,连续3个月后评价控烟效果,并采用A型行为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控烟效果佳者38例,占45.24%;控烟效果差者46例,占54.76%.前者A型行为问卷、EPQ问卷(除外内外向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者(P<0.05,P<0.01);SCL-90除偏执、阴性项目外,其余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者(P<0.05,P<0.01).结论 A型行为类型、神经质和精神病性人格特征及负性情绪是影响控烟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实施控烟的同时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郑彤;姜华;张晓丹;刘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护理

    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急诊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以增加全身血液灌注,并采用扩冠、抗凝等治疗纠正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提出早期正确诊断,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陆剑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目的 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方法 将400例应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穿刺.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粗直、血流丰富血管(两组各14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较细、塌陷血管(两组各60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炎发生率,2类血管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进法可提高较细、塌陷血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各类血管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陈吉莉;朱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护理级别是否与护理服务需求一致,为照护老年人提供准确客观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 将153例等级护理老年人分别按医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分为一般照顾护理(自理)、半照顾护理(介助)、全照顾护理(介护)三级,比较不同分级法的差异.结果 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医嘱分级法较老年人实际需求较远,改进措施除增加医护人员和改善相关条件外,可将Barthel指数分级法作为标准分级的补充来替代医嘱分级法,以尽可能满足老年人需求.

    作者:卢慧芳;王惠珍;高钰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DCA循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PDCA循环有效落实、提高临床基础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对临床基础护理合格率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PDCA循环实施6个月,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达98.7%、96.7%,较前(70.0%、67.4%)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PDCA循环是落实临床基础护理的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陈玉萍;罗远芳;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生理盐水洗胃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生理盐水洗胃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27例口服AOPP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以清水洗胃,观察组以生理盐水洗胃.比较两组接诊时及洗胃后1 h血清胆碱酯酶、血清钠浓度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洗胃后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清钠浓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生理盐水洗胃可避免AOPP患者洗胃后出现的低钠血症及血压下降.

    作者:陈宗媛;张文;周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创气道咳痰机辅助咳痰无效患者排痰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气道咳痰机辅助咳痰无效患者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体位引流、翻身叩背等常规方法排痰,观察组采用无创气道咳痰机协助排痰,1次治疗4~6个片段(1个片段包括4~5个循环,1个循环包括1次气体吸入和1次气体呼出).连续治疗3 d.结果 两组患者第1次排痰护理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气分析、首次排痰时间及排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无创气道咳痰机协助排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潴留,对畅通呼吸道、维持血氧饱和度作用显著.

    作者:向利红;陈冬娥;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53例因高血糖危象急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泵组(20例)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小剂量组(33例)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血糖控制后改为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连续10 d后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均可迅速降低高血糖(均P>0.05);泵组降糖更稳定(均P<0.01),但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能迅速降低血糖,可使血糖维持在较稳定水平;充分补液和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可望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武仁华;袁丽;唐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责任护士竞聘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更有效的责任护士竞聘与绩效考核方法,大限度调动护士潜能.方法 设立岗位职数、条件,改革原竞聘流程,增加综合素质测评和绩效考核力度.结果 改进方法后护士对竞聘工作满意度,患者对责任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改进前(均P<0.01).结论 改进后的责任护士竞聘方法有效可行.

    作者:刘书香;刘红;陈蓉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腔引流管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有效措施.方法 自行研制胸腔引流管固定器,应用于2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固定效果满意度,有无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发生.结果 28例患者无1例发生胸腔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疼痛可耐受,患者对固定效果满意.结论 此固定器可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腔引流管固定,能有效解决胸腔引流管滑脱和术后疼痛问题.

    作者:饶晓玲;魏敏;万喜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传染病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防护行为、自我防护意识及知识掌握情况,以提高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157名护士自我防护知识、自我防护行为及因工作感染疾病状况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在暴露性护理操作中每次和经常进行防护者分别为7.0%~87.9%、7.0%~47.0%;防护知识掌握率为32.5%~70.7%,需要防护知识培训者87.9%,需要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者100%;因工作而感染疾病者23.6%,主要原因为未采取防护措施.结论 需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感染疾病.

    作者:申桂云;刘建芬;牛仙飞;林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试论现行护理工作范畴及界定

    分析我国目前护理工作范畴及弊端,提出护理工作范畴急需相关政策给出明确的界定,以减少护理人员从事非护理工作、督促医院合理配置和使用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24 h血压波动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1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n=92)和中青年组(n=88),均采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测量数据包括SBP、DBP和MAP,从记录的原始数据统计24 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24 h MAP、dMAP、nMAP)、夜间血压下降率(SBPF、DBPF)、脉压(PP)及24 h血压负荷(24 h SBPL、24 h DBPL)等指标,以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结果 老年组以SBP增高为主,中青年组以DBP增高为主;老年组24 h SBPL高,SBPF与DBPF低,呈非杓型改变;中青年组24 h DBPL高,SBPF与DBPF高,呈杓型改变;PP随增龄而明显增宽,两组各时间段P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SBP增高、PP增宽、24 h血压呈非杓型改变为特点;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合理用药、科学有效地控制血压、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生活习惯为其护理要点.

    作者:杜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