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护士竞聘方法的改进

刘书香;刘红;陈蓉美

关键词:责任护士, 竞聘上岗, 流程再造, 考核
摘要:目的 探讨更有效的责任护士竞聘与绩效考核方法,大限度调动护士潜能.方法 设立岗位职数、条件,改革原竞聘流程,增加综合素质测评和绩效考核力度.结果 改进方法后护士对竞聘工作满意度,患者对责任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综合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改进前(均P<0.01).结论 改进后的责任护士竞聘方法有效可行.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山东省293所二、三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和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护理部主任的情绪衰竭(EE)、去人格化(DP)分量表得分分别为13.71±9.52、5.27±4.37,处于低度倦怠水平;个人成就感(PA)分量表得分33.61±11.06,处于高度倦怠水平.护理部主任感知到上级中等程度的社会支持;支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质支持、认同价值和关心利益;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中除关心利益外,其余4个维度与EE和DP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除物质支持外,其余4个维度与PA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能降低她们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增进个人成就感.

    作者:徐东娟;臧小英;迟蔚蔚;王克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目的 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方法 将400例应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穿刺.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粗直、血流丰富血管(两组各14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较细、塌陷血管(两组各60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炎发生率,2类血管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进法可提高较细、塌陷血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各类血管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陈吉莉;朱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士长领导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长领导行为方式并分析各因素对领导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领导行为描述量表(LBDQ-Ⅻ)调查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20名临床护士对其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评价.结果 12种护士长领导行为中,定规得分高,显著高于关怀得分(P<0.01);不同医院、科室及不同学历的护士长,其定规和关怀领导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长的领导行为以定规为主导,而不同医院文化、科室及护士长学历是其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

    作者:黎巧玲;车文芳;郑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在校学生癔症发病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在校学生癔症发病原因,以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降低发病率.方法 自行设计在校学生癔症发病原因调查表,对83例癔症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癔症学生中,女生79例(95.2%),发病学生平时性格属敏感、内向、任性、偏激类型;与人争执或被殴打、恋爱受挫、学习压力大为发病主要诱因;高中、中专、大专学生癔症发病率分别为21.7%、35.0%、28.9%,高于其他学历学生;各学历段学生癔症发病主要诱因均有不同.结论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家庭、学校、社会、医院应予以高度重视,在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和维护.

    作者:王晓娟;贺喜元;李玉肖;周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护理级别是否与护理服务需求一致,为照护老年人提供准确客观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 将153例等级护理老年人分别按医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分为一般照顾护理(自理)、半照顾护理(介助)、全照顾护理(介护)三级,比较不同分级法的差异.结果 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医嘱分级法较老年人实际需求较远,改进措施除增加医护人员和改善相关条件外,可将Barthel指数分级法作为标准分级的补充来替代医嘱分级法,以尽可能满足老年人需求.

    作者:卢慧芳;王惠珍;高钰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DCA循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PDCA循环有效落实、提高临床基础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对临床基础护理合格率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PDCA循环实施6个月,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达98.7%、96.7%,较前(70.0%、67.4%)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PDCA循环是落实临床基础护理的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陈玉萍;罗远芳;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压疮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从压疮主要研究方法、经典学说和危险因素等方面阐述压疮的发生机制,结合近年相关研究,提出组织损伤的始动因素、各危险因素在压疮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危险因素的人群特异性等研究疑点,认为压疮机制研究应体现因素完整性和人群针对性.

    作者:王彩凤;巫向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析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医疗器械日常保养、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知识欠缺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用周期缩短、维修率高、维修费增加等.提出进一步加强护士教育,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等措施,以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降低医疗成本,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陈莉;李丹;王安翠;邹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保留灌肠插管深度研究

    目的 探讨浅插管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即抬高臀部15 cm,肛管插入肛门4 cm开始灌肠,拔管后继续抬高臀部30 min.结果 观察组肛门异物感及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肛门出血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可减轻肛管对患者痔及直肠黏膜的刺激,增加患者治疗舒适度且不影响疗效.

    作者:张伟英;李铭德;周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实习护生针刺伤伤口处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护生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后伤口处理情况,为制订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完成10个月实习的140名护生进行实习期针刺伤后伤口处理情况调查.结果 85.71%护生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后61.66%护生未经消毒处理,36.67%护生经消毒处理(其中行规范消毒处理者仅占5.00%);针刺伤后续处理中,53.34%护生未行后续处理,仅0.83%护生进行血液检测.结论 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后伤口处理不规范,须增强职业防护教育和管理,以减少锐器伤发生率.

    作者:段明娟;钟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方法探讨

    目的 改进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的方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置管时当胃管前端到达口咽部时旋转胃管180°后继续置入所需长度.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 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55.0%,观察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60.0±8.0)s,显著短于对照组[(108.0±21.0)s,P<0.01)].结论 改良法具有置管成功率高,操作安全方便的优点,更适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

    作者:陈志娜;曾丽雯;何瑾云;黄少华;王大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EXCEL软件在排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EXCEL软件进行护士排班的有效性,提高护理管理者工作效率.方法 应用EXCEL软件的数据有效性功能进行排班,应用表格的统计功能统计护士出勤.结果 减少了护士长排班和统计护士出勤时间,资料便于保存与查询.结论 应用EXCEL软件进行排班实用、方便,提高了办公信息化程度.

    作者:彭金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士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倦怠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护士的工作倦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CMBI)、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自尊量表对175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护士工作倦怠检出率为69.1%(121/175),其中轻度倦怠占50.4%(61/121)、中度倦怠占43.8%(53/121)、高度倦怠占5.8%(7/121);人格特征对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具有重要影响(P<0.05,P<0.01).结论 临床护士普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其人格特征对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相关行政及护理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永鑫;李艺敏;时金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CU护理工作量调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目的 比较CCU各病种住院1~3 d及各班次的护理工作量,以合理安排护理人力,提高护理效率.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CCU 84例患者住院1~3 d各班次的护理内容进行工作时数(下称工时)测定.结果 CCU各病种的护理工时随住院日的增加而减少,同病种入住CCU当日的护理工时与入住后第1、2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不同病种住院当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同病种白班的护理工时高于中班、晚班(均P<0.05).结论 CCU患者住院1~3 d各日及各班次所需的护理工时不同,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弹性制排班.

    作者:缪卓慧;王惠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及其负担,以及近5年来国外相关机构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实施的干预措施.提出我国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干预模式.

    作者:杨筱多;姜亚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腔引流管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有效措施.方法 自行研制胸腔引流管固定器,应用于2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固定效果满意度,有无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发生.结果 28例患者无1例发生胸腔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疼痛可耐受,患者对固定效果满意.结论 此固定器可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腔引流管固定,能有效解决胸腔引流管滑脱和术后疼痛问题.

    作者:饶晓玲;魏敏;万喜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用包装纸无菌包阻菌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医用包装纸无菌包的阻菌效果.方法 将60个医用包装纸实验包灭菌后随机分为A1、A2、A3三组各20个,分别保存在供应室、妇科病房、外科病房的开放式物架上及专用无菌物品柜内20周,每周每组随机抽检1个包行细菌培养,同时观察各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结果 不同保存区域,不同温、湿度(19~33℃、20%~80%),60个实验包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20周内医用包装纸阻菌效果可靠,可取代棉布包装,以节省医疗资源,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董霞;项惠;高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补救方法的改进

    在采用韩玉敏[1]介绍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过程中,我们发现,补救时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比直接推进后连接液体成功率更高,介绍如下.

    作者:娄皓;柏亚玲;孟涛;马春燕;代林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护理

    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急诊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以增加全身血液灌注,并采用扩冠、抗凝等治疗纠正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提出早期正确诊断,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陆剑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退休护理人员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退休护理人员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对65名退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该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11.37±4.55,显著低于国内城市老人(P<0.05);高级职称、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好、社会关系好、目前心境好的退休护理人员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该群体的其他成员(P<0.05,P<0.01);其相关因素主要有职称、社会关系、目前心境、社会支持与焦虑(P<0.05,P<0.01).结论 加强对退休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改善其精神心理状况,以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作者:闫贇;于晓丽;张海润;全鹤;厉萍;娄凤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