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陈莉;李丹;王安翠;邹晓华

关键词:医疗器械, 维护, 管理
摘要:分析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医疗器械日常保养、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知识欠缺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用周期缩短、维修率高、维修费增加等.提出进一步加强护士教育,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等措施,以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降低医疗成本,保证医疗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输液贴拔针按压止血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拔针后应用输液贴按压止血的方法.方法 将门诊输液患者460例按输液日期分为两组,均用医用输液贴按压,单号输液采用鱼际按压为观察组(248例),双号输液采用手指按压为对照组(212例),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结果 两组出血、淤血及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鱼际按压止血可有效降低出血、淤血及疼痛发生率.

    作者:秦春霞;王连平;杨荣娟;袁秋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生理盐水洗胃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生理盐水洗胃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27例口服AOPP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以清水洗胃,观察组以生理盐水洗胃.比较两组接诊时及洗胃后1 h血清胆碱酯酶、血清钠浓度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洗胃后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清钠浓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生理盐水洗胃可避免AOPP患者洗胃后出现的低钠血症及血压下降.

    作者:陈宗媛;张文;周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腔引流管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有效措施.方法 自行研制胸腔引流管固定器,应用于2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固定效果满意度,有无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发生.结果 28例患者无1例发生胸腔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疼痛可耐受,患者对固定效果满意.结论 此固定器可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腔引流管固定,能有效解决胸腔引流管滑脱和术后疼痛问题.

    作者:饶晓玲;魏敏;万喜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制订提高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15名更年期女性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 更年期女性SCL-90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10个因子除躯体化和焦虑因子分高于常模外(均P<0.01),其余8个因子分类似(均P>0.05)或显著低于常模(P<0.01);城市更年期女性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6个因子分显著低于农村更年期女性(P<0.05,P<0.01),仅偏执因子分高于农村更年期女性(P<0.05);SCL-90各因子评分与EPQ各量表(除E量表与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P量表与其他,L量表与躯体化、强迫症状外)均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其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密切相关;城市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优于农村更年期女性.对农村更年期女性应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社芬;荆怀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析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医疗器械日常保养、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知识欠缺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用周期缩短、维修率高、维修费增加等.提出进一步加强护士教育,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等措施,以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降低医疗成本,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陈莉;李丹;王安翠;邹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初诊高血压病患者心理、个性和行为特征对控烟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初诊高血压病患者心理、个性和行为特征对控烟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84例初诊高血压病吸烟患者行控烟治疗,连续3个月后评价控烟效果,并采用A型行为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控烟效果佳者38例,占45.24%;控烟效果差者46例,占54.76%.前者A型行为问卷、EPQ问卷(除外内外向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者(P<0.05,P<0.01);SCL-90除偏执、阴性项目外,其余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者(P<0.05,P<0.01).结论 A型行为类型、神经质和精神病性人格特征及负性情绪是影响控烟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实施控烟的同时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郑彤;姜华;张晓丹;刘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退休护理人员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退休护理人员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对65名退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该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11.37±4.55,显著低于国内城市老人(P<0.05);高级职称、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好、社会关系好、目前心境好的退休护理人员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该群体的其他成员(P<0.05,P<0.01);其相关因素主要有职称、社会关系、目前心境、社会支持与焦虑(P<0.05,P<0.01).结论 加强对退休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改善其精神心理状况,以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作者:闫贇;于晓丽;张海润;全鹤;厉萍;娄凤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护理

    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急诊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以增加全身血液灌注,并采用扩冠、抗凝等治疗纠正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提出早期正确诊断,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陆剑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实习护生针刺伤伤口处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护生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后伤口处理情况,为制订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完成10个月实习的140名护生进行实习期针刺伤后伤口处理情况调查.结果 85.71%护生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后61.66%护生未经消毒处理,36.67%护生经消毒处理(其中行规范消毒处理者仅占5.00%);针刺伤后续处理中,53.34%护生未行后续处理,仅0.83%护生进行血液检测.结论 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后伤口处理不规范,须增强职业防护教育和管理,以减少锐器伤发生率.

    作者:段明娟;钟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短管型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方法介绍

    在应用静脉留置针过程中笔者摸索出单手送套管的操作方法,2001~2006年应用于临床850例次,效果理想.

    作者:陈杏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传染病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防护行为、自我防护意识及知识掌握情况,以提高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157名护士自我防护知识、自我防护行为及因工作感染疾病状况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在暴露性护理操作中每次和经常进行防护者分别为7.0%~87.9%、7.0%~47.0%;防护知识掌握率为32.5%~70.7%,需要防护知识培训者87.9%,需要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者100%;因工作而感染疾病者23.6%,主要原因为未采取防护措施.结论 需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感染疾病.

    作者:申桂云;刘建芬;牛仙飞;林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2周后)患者实施3个月的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SAS、SDS及SCL-90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满意度/舒适度评分87.63±9.7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时期(55.18士10.42,P<0.01).结论 舒适护理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面康复.

    作者:李玉梅;张秀芹;李遵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士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倦怠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护士的工作倦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CMBI)、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自尊量表对175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护士工作倦怠检出率为69.1%(121/175),其中轻度倦怠占50.4%(61/121)、中度倦怠占43.8%(53/121)、高度倦怠占5.8%(7/121);人格特征对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具有重要影响(P<0.05,P<0.01).结论 临床护士普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其人格特征对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相关行政及护理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永鑫;李艺敏;时金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试论现行护理工作范畴及界定

    分析我国目前护理工作范畴及弊端,提出护理工作范畴急需相关政策给出明确的界定,以减少护理人员从事非护理工作、督促医院合理配置和使用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化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86例肿瘤化疗患者于化疗前、后应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进行测评.结果 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化疗前,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疼痛、疲劳、食欲减退、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做好针对性的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江妙玲;王妙君;黄华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理专业毕业生应聘技能考核成绩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方法 归纳、分析2003~2005年参加我院应聘技能考核的387名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护生)考核成绩.结果 387名护生考核总分74.2±20.9,本科生、大专生成绩优于中专生(均P<0.05),本科生与大专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能力成绩本科生显著优于大、中专生(均P<0.01);总分及综合能力三级医院实习护生显著优于二级医院实习护生(均P<0.01);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扣分相对集中的条目为护理评估、沟通技巧及应变能力等,考核较好的条目为无害化终末处理,理论知识的回答及准备工作等.结论 护生应聘技能考核成绩一般,其中综合能力相对薄弱,二级医院带教水平低于三级医院.应针对护生技能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升带教水平,以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金学勤;龚月香;张莉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用包装纸无菌包阻菌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医用包装纸无菌包的阻菌效果.方法 将60个医用包装纸实验包灭菌后随机分为A1、A2、A3三组各20个,分别保存在供应室、妇科病房、外科病房的开放式物架上及专用无菌物品柜内20周,每周每组随机抽检1个包行细菌培养,同时观察各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结果 不同保存区域,不同温、湿度(19~33℃、20%~80%),60个实验包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20周内医用包装纸阻菌效果可靠,可取代棉布包装,以节省医疗资源,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董霞;项惠;高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目的 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方法 将400例应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穿刺.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粗直、血流丰富血管(两组各14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较细、塌陷血管(两组各60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炎发生率,2类血管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进法可提高较细、塌陷血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各类血管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陈吉莉;朱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山东省293所二、三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和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护理部主任的情绪衰竭(EE)、去人格化(DP)分量表得分分别为13.71±9.52、5.27±4.37,处于低度倦怠水平;个人成就感(PA)分量表得分33.61±11.06,处于高度倦怠水平.护理部主任感知到上级中等程度的社会支持;支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质支持、认同价值和关心利益;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中除关心利益外,其余4个维度与EE和DP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除物质支持外,其余4个维度与PA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能降低她们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增进个人成就感.

    作者:徐东娟;臧小英;迟蔚蔚;王克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创气道咳痰机辅助咳痰无效患者排痰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气道咳痰机辅助咳痰无效患者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体位引流、翻身叩背等常规方法排痰,观察组采用无创气道咳痰机协助排痰,1次治疗4~6个片段(1个片段包括4~5个循环,1个循环包括1次气体吸入和1次气体呼出).连续治疗3 d.结果 两组患者第1次排痰护理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气分析、首次排痰时间及排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无创气道咳痰机协助排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潴留,对畅通呼吸道、维持血氧饱和度作用显著.

    作者:向利红;陈冬娥;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