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化OSCE模式在护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

陈军;蔡福满;尹志勤;王世泽;施秀剑

关键词:学生, 护理, 毕业, 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标准化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简化OSCE应用在本科护生毕业考核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参考经典OSCE模式设计简化OSCE,对2002级120名本科护生进行毕业考核.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生对该模式的评价.结果 85.0%护生认为简化OSCE考站设置合理,98.0%护生认为能体现临床实践能力及应该推广该模式;但仍有28.0%护生不适应该模式.结论 简化OSCE应用在护生毕业考核中,能体现护生的综合素质,但应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改进.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英语护理本科生专业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五年制英语护理本科生(下称英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以及英护专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有关管理和教育部门提供教育反馈信息.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无记名调查66名英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英语及英护学习态度和喜欢或不喜欢英护专业的原因.结果 81.8%英护生入校时并未填报护理专业,且81.8%愿意转专业学习;现阶段31.8%愿意从事护理工作,36.4%持中立态度,31.8%仍不愿从事护理工作;选择喜欢英护专业原因人次为76,选择不喜欢的原因人次为197.结论 英护生专业态度不容乐观,英语护理教育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李岩;赵光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为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亚健康筛选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08名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62名(57.41%)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症状表现以躯体和心理症状为主;亚健康护士工作压力得分42.10±24.10,显著高于健康护士(22.60±21.80,P<0.01),工作压力源主要为工作责任重、工作琐碎、没有成就感等;亚健康护士消极应对得分为0.95±0.64,显著低于常模(1.59±0.66,P<0.01).结论 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发生率高、工作压力较大、压力源表现多样,但护士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管理者应重视临床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以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陈伟璇;郑爱英;陈静芳;郑润红;邱东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量化培训对PICC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质量,降低其相关并发症.方法 护理部拟定量化培训计划,规范PICC操作程序,并对静脉治疗小组的28名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并记录培训前后PICC的穿刺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 培训后PICC穿刺时间由培训前的(27.82±9.33)min缩短为(18.82±7.83)min;一次置管成功率由培训前的77.78%升至93.33%;并发症发生率由培训前的17.78%降至4.44%,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量化培训可有效提高PICC的护理质量,促进管理规范化.

    作者:喻姣花;赵光红;李燕君;彭汉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3种肠道清洁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肠道清洁方法用于放大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 296例接受放大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甘露醇组(378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431例)和大肠水疗组(487例),分别采用口服甘露醇、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大肠水疗法进行肠道准备.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和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大肠水疗组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显著高于甘露醇组(均P<0.0125);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25).结论 大肠水疗法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甘露醇,不良反应少,但费用较高;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清洁效果与大肠水疗法相似,不良反应相对少.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经济能力选择佳的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房玲;王成文;易秀芝;陈敏珍;喻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1例IVF-ET移植后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对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宫内妊娠并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密切病情观察和胎儿监护等护理措施,手术成功,患者恢复好,宫内胎儿继续妊娠并发育良好.

    作者:李积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介绍2种气管套管堵管材料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气管套管堵管材料多样,有橡皮、软木塞、棉签及胶布等.但消毒处理不严,易造成继发感染.特别是棉签、胶布类物品,随着呼吸,有堵管不严的可能或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为了确保气管切开患者的堵管安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充分利用便利医疗条件,改进了堵管方法和材料,介绍如下.

    作者:王慧;王军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制无菌冰袋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肌的保护至关重要.心脏停跳后一般使用无菌冰屑或冰泥来降低心脏表面温度,但冰屑颗粒大小不均匀且较锋利,容易损伤心脏表面,造成复跳后心脏表面渗血.冰泥对心脏表面损伤较小,但容易融化,若手术时间长,需频繁添加冰泥,影响手术操作.我院手术室在100例体外循环手术中采用自制小冰袋进行心脏表面的降温,效果满意.

    作者:周妮;曾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改良静脉穿刺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方法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24例患者(300肢)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患者150肢)和对照组(110例患者150肢),观察组在踝部上方5 cm处扎紧止血带,逆心穿刺踝部旁侧的大隐静脉;对照组向心穿刺拇趾基底部旁侧的浅静脉或足背浅静脉远端.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及显影效果.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显影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时采用大隐静脉逆心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

    作者:廖新彬;魏光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饮用温开水对腋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用温开水对腋温的影响及其影响时间.方法 对71名(健康成人)和在其中随机抽取的20名受试者分别于饮用50℃、40℃温开水前及饮用后0、10、20、30、40、50 min测量腋温.结果 71名受试者饮用50℃温开水及20名受试者饮用40℃温开水后0、10、20、30、40 min的平均腋温均较饮用前显著升高(均P<0.05),至50 min时体温才接近饮用前(均P>0.05);饮用40℃与50℃温开水后各时段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饮用温开水后不宜立即测腋温,至少应间隔50 min,40℃与50℃温开水对腋温影响的差异可忽略.

    作者:余海苏;王桂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0.45%盐水氧气射流雾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0.45%盐水氧气射流雾化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10 mg进行气管内间断滴入湿化,3~5 ml/次,每2小时1次;观察组用0.45%盐水氧气射流雾化,每2小时1次,每次15~20min.两组均连续湿化15 d.结果 观察组痰液黏稠度、痰液活菌比例、肺部感染发生率、气道湿化效果、氧合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0.45%盐水氧气射流雾化用于气管切开患者可更好地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肺通气、氧合作用,降低肺部感染.

    作者:黄红玉;李春艳;吴永平;龙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冰袋兜的设计与应用

    骨折早期由于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出血,引起局部肿胀、淤血,临床上常在骨折早期(24 h内)采用冰袋局部冰敷,以达到止血、减轻肿胀的目的.常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骨折处.但由于冰袋硬、不易固定,如果毛巾滑落,冰袋直接接触皮肤还易引起冻伤.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冰袋兜,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顾英;顾辛幸;季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体位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体位变换对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产程中采取常规分娩体位;观察组实施体位干预,即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后取40°~70°斜坡位,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会阴裂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干预体位后使骨盆倾斜度异常得到纠正,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并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作者:刘金环;陈殿红;赵文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保留灌肠对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留灌肠对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按就诊序号单号分为观察组、双号分为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用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用西黄芪胶、氢化可的松、呋喃唑酮或庆大霉素、止血粉、象皮粉等行保留灌肠.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射性直肠炎加用保留灌肠可提高疗效.

    作者:李冬香;阎福华;蒋兆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简易乙醇冰袋制作方法的改进

    《护理学杂志》2006年12月第21卷第23期上介绍了简易乙醇冰袋的制作[1].我科通过借鉴并加以改进,总结出取材更方便、能提供更多规格冰袋的制作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龚晓霞;蔡锡雅;陆浩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工肘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骨毁损患者的护理

    总结24例人工肘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骨毁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提出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做好功能锻炼指导,是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嫩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发实用、确切的激励方案,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7所三甲综合性医院的430名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一般满意度条目均分分别为3.80±0.42、3.64±0.43、3.50±0.57.不同年龄、职务、轮班方式和用工性质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该4项是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应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实施内在激励的同时兼顾外在激励,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作者:彭文涛;李继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配合

    总结12例肝切除术患者术中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的应用配合经验.提出术前做好充分的各项准备,熟悉闭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程富英;卓宏;曾俊;夏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新护士轮岗支助组运作模式尝试

    目的 提高医院夜间急诊护理质量,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方法 在急诊科成立支助组,将新护士4人编为一组,夜间担任全院临床科室支助工作,3个月轮换1次.结果 在同时间段夜间急诊量增加25.26%的情况下,患者投诉从5例下降至1例,服务满意度从91.88%升至98.13%.新护士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支助护士显著高于非支助护士(P<0.05,P<0.01).结论 新护士轮岗支助组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

    作者:屈静林;程秀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美国医疗信息隐私保护立法介绍与启示

    总结信息化时代美国保护患者医疗信息隐私方面的立法概况,分析其特点为立法完备精细,操作性强;政府主导,技术先行,重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对隐私权全程保护,责罚严厉;努力追求保护隐私和维护社会公益间的平衡.提出我国应加强隐私权的立法,增加医疗信息安全运行的技术研发投入,重视对患者权利保护的细化规定,加大对侵害患者隐私权的惩罚力度等措施,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作者:邢小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6所医院手术用物清点与记录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执行手术用物清点制度的现状,提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05年9月对中南三省46所医院的151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级别、月手术量、被调查者年龄、职称及手术用物清点与记录情况.结果 全部手术清点器械者42人(27.81%),全部记录29人(19.20%).不同级别医院手术用物清点和记录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月均手术量越多,手术用物清点和记录状况越好(均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用物清点及记录现状不容乐观,应在完善手术用物清点制度、细化清点内容及对象的基础上,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意识,预防医疗事故,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赵体玉;张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