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压静脉法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段水英

关键词:静脉穿刺, 静脉远心端, 回压法, 血管充盈度, 一次穿刺成功
摘要:目的 提高静脉血管充盈不佳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12例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按输液单双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双日采用传统方法如握拳、拍打局部使静脉充盈后进行静脉穿刺(传统法);单日采用从静脉远心端向近心端推压3~6次后行静脉穿刺(回压法).比较两种方法浅静脉充盈程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回压法浅静脉充盈良好率显著高于传统法(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回压法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回压静脉穿刺方法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针对国内外护士高离职意愿现象,就护士离职意愿的相关因素如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外界环境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护理生产力提供依据;并针对其研究方法及应用局限性提出展望.

    作者:陈芙蓉;阎成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家庭干预对癫(癎)患儿生活质量及其家庭支持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癫(癎)患儿家庭支持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于患儿出院前、出院1年后评定家庭支持功能、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 出院1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对照组为32.1%,两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癫(癎)患儿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孙爱莲;楚平华;李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Orem自理模式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精神科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IPRO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躯体生活自理及工具性自理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P<0.05,P<0.01).结论 应用Orem自理模式训练可有效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和社会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高彩凤;姬玉平;高诚;吴英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婴幼儿与成人护理单项成本的核算与比较

    目的 比较婴幼儿与成人各个护理项目的成本,为管理部门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按单项成本核算方法,对内科、儿科每日位于前10位的7个护理项目的各成本构成及总成本进行核算,并与目前管理部门所制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婴幼儿各个护理项目的人力成本和总成本是成人的1.18~2.50倍和1.14~2.23倍.各护理项目的核算成本与管理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不相符,除雾化吸入可以收回成本外,其他项目的成本回收率较低.结论 管理部门需依据护理质量管理的要求,在评估科室护理服务人力成本投入的前提下,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制定合理的专科收费标准,才能真正体现专科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

    作者:徐友芳;肖华鑫;黄素美;张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甲壳胺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壳胺对溃疡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彻底清创后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庆大霉素混合液(两种药液按5:1混合)湿敷创面;观察组将甲壳胺粉剂均匀撒于创面(厚度约1 mm),再湿敷上述混合药液于创面.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甲壳胺可促进压疮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可用于压疮的辅助治疗.

    作者:李珂;张福卿;孙淼;包凤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红花浸液推拿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目的 探讨红花浸液推拿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 将5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浸液推拿硬肿处皮肤.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硬肿消退时间、体温回升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红花浸液推拿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吴雪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非PVC输液软包装输液卡的改进

    针对原非PVC输液软包装中输液卡设计的缺陷对输液卡进行改进,即增大输液卡面积,增加必需的信息栏.结果改进后的输液卡信息完整、使用方便,能满足用药安全、节约护理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需要.

    作者:陈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婴幼儿手部静脉穿刺固定方法的改进

    患儿由于处于心理和生理的特殊年龄阶段,常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加上患儿手形小、血管管经小、易滑动等特点,静脉穿刺难度较大,易出现一次穿刺成功率低、药物渗漏的现象.

    作者:潘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办公用电热台板用于溶解甘露醇结晶

    冬天25%甘露醇注射液容易结晶,给输液治疗带来麻烦.临床上通常使用电炉煮沸法溶解结晶,此法存在工作效率低、缺乏安全性等诸多缺点.我科2004年开始使用办公用电热台板(南昌太阳岛文具教具厂生产)溶解甘露醇结晶,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佳英;柳学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老年专科护理的实践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专科护理的实践模式,为更好地开展专科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 660例老年住院患者开展老年专科护理实践,如建立老年护理专业架构,成立老年专科护理小组,规范专科护理程序,实行专科护理会诊、查房以及引进相关评估工具等.结果 实施老年专科护理后老年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如压疮、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病区护士老年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考核优良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建立老年专科护理实践模式,可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及老年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的学习热情和业务能力.

    作者:宋慧娟;刘雪琴;李漓;申校燕;王灵晓;王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黄连联合昆布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观察

    慢性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干涩、痒感;晨起时咽部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过劳时可出现咽部红肿、疼痛、恶心、干呕、声嘶等症状;病程长,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作者:刘新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等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中等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8名中专护生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仅19.39%护生因热爱护理事业而选择护理专业,38.78%护生上课时只能维持20~30 min的注意力,81.63%护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其课堂学习行为,87.76%护生喜欢课堂教学采取师生互动辅以生动课件的教学方式.结论 中专护生的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应对中专护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兴趣;优化课程设置,注重科学实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人文教学.

    作者:陶新学;黄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医院评审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

    目的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按照中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建立护理质控组织、完善护理质控体系;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程序和操作规范,完善评价标准;强化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注重护理过程管理;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结果 2006年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显著高于2005年(均P<0.05).结论 中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强化全院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中医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重要作用.

    作者:范德兰;万长秀;刘继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温热疗法联合肢体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肿胀

    目的 探讨温热疗法联合肢体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急性脑卒中伴患肢肿胀患者随机分为A组(22例)、B组(21例)和C组(27例).均按常规予以抬高患肢,在此基础上,A组实施温热疗法,B组实施运动疗法,C组实施温热联合运动疗法,治疗2周后评价三组患肢肿胀程度.结果 三组治疗前后、治疗后三组患肢肿胀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治疗后患肢肿胀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C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均P<0.05).结论 温热疗法、运动疗法均为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肿胀康复的有效方法,而温热联合运动疗法效果更佳.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曼陀罗药酒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对5例曼陀罗药酒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结果5例痊愈出院.提出早期彻底清除胃肠内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给予氧疗、使用特效解毒荆、加强心理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汪晓攀;夏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患者的护理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筛查出无症状低血糖患者46例,并对此类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严密监测血糖,给予饮食、运动、健康指导.结果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提出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鸣明;孟健;高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硬膜外阻滞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5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0.5%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阻滞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治疗9~15 d,5例治愈,20例好转,均无并发症发生;住院10~20 d,平均15.0 d出院.结论 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加强穿刺处皮肤护理及疼痛护理是硬膜外阻滞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代淑艳;孙玉珍;初春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局部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12只雌性新西兰成年免随机分为环磷酰胺(CTX)组、重酒石酸长春瑞滨(NVB)组和阿霉素(ADM)组各4只,分别将CTX、NVB、ADM注入兔的四肢血管周围建立化疗药物外渗模型,从每种模型中随机选择2只兔分剐采用50%硫酸镁溶液和1:5 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外渗局部,并进行肉眼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1:5 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后局部肿胀消退指数显著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均P<0.01),且炎性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1:5 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可明显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作者:陈一芬;耿志林;李承军;朱月兰;朱骏;庞素珍;程久芬;张红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开口棉签存放方法及时间的探讨

    无菌物品打开后要求一次用完,未用完且没有被污染的物品可继续无菌存放24 h.但在临床工作中,灭菌棉签打开后一般一次不能用完.很多医务人员习惯将剩余的棉签放人工作服衣袋中,方便随时使用,但存在污染问题.

    作者:郭霞;魏新;孟祥凤;秦爱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 时461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包括置管时间、地点、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医生、置管部位皮肤、导管的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 461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30例(6.5%),感染与患者年龄、置管医生操作技术、置管地点、导管留置时间、惠者疾病类型相关(P<0.05,P<0.01);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株,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6株.结论 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保持置管环境的洁净,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作者:林成娟;孙代艳;丁国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