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糖尿病

张芸

关键词:糖尿病, 老年, 中医
摘要: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是世界上老年人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本文就中医从虚从瘀论治老年糖尿病做出相关阐述.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术后肺部感染50例

    目的:观察定喘汤治疗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为中药定喘汤加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为西医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好转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2%、8%、4%、96%;对照组有效率、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12%、12%、88%,P值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谢新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较之单纯的西医疗法,在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等方面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下乡胃镜检查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情况,收集数据信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6700名已婚妇女病检查分析及中医的防治

    目的:了解妇女病发病情况和妇女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把握当前妇女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方法:对6700例妇女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出常见病所占比率和发展趋势.结果:患病率达64.80%,疾病顺位前四位依次为:宫颈肥大、宫颈糜烂、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妇女病的防治.

    作者:李积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怡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怡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等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加用怡心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30/4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怡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能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熊果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目的:本实验拟用熊果酸干预处理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证实其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进诱导凋亡作用,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survivin在熊果酸与该细胞株作用后表达,探讨熊果酸诱导HL-60细胞调亡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相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Survivin蛋白.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80μmol/LUA作用24 h的HL-60细胞可看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40umol/L、80umol/LUA可使G0/G1期细胞增多,出现G0/G1期阻滞,S期和G2/M期细胞数减少,凋亡细胞峰(Sub-G1)及凋亡率逐渐增高,Bcl-2、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当UA浓度为40μmol/L时,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斌;李剑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姚荷生活用防已茯苓汤的案例分析

    本文收集了名医姚荷生先生运用防已茯苓汤加减辨治的亲笔病案77例,通过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客观探讨其运用本方的辨证指征与加减方法,挖掘其活用本方的学术思想与独到经验,推广名方防已茯苓汤的使用范围,启迪后学对经方、经典的活学活用.

    作者:吴科;黄波;刘英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特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为特征.临床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从辨证论治、单药治疗、专方治疗、自拟验方四个方面对近年来(1989~2009)单纯中药治疗帕金森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为中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提供依据.

    作者:马振旺;刘雨芙;季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六味芍甘汤治疗中老年足跟痛68例临床体会

    足跟痛又称跟痛症,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病症.通过中医药治疗,探讨中医药治疗中老年足跟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自拟六味芍甘汤水冲内服(华润三九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日一剂,分两次服.治疗68例.结果:痊愈56例,有效11例,无效1例.结论:六味芍甘汤有较强的解痉止痛,抗炎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索用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自拟胃炎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炎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1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胃炎灵治疗组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和枸椽酸钾对照组治疗,每组各80例,疗程4周.结果:胃炎灵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炎灵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一种盐水折管封管法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盐水折管封管法在静脉留置针中使用,其疗效显著,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果.

    作者:邢红英;刘巧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小鼠血清IL-18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的方法复制哮喘小鼠模型.将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A正常对照组、B哮喘模型组、C防哮饮小剂量组、D防哮饮中剂量组、E防哮饮大剂量组、F布地奈德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18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B组与A、C、D、E、F组相比,小鼠血清IL-1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C、D、E、F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1);D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高于F组(P<0.01);E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中药防哮饮通过上调IL-18表达水平,从而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作用,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作者:宾博平;王婷婷;黄小琪;梁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保和丸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和改进保和丸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保和丸作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TLC鉴别保和丸中的山楂、半夏和连翘,HPLC测定连翘苷含量.结论:本试验对保和丸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胡旭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几点体会

    简述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总结个人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经验.

    作者:汤婷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产后尿潴留的观察和辨证施护

    目的:探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对80例发生尿潴留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情况恰当处理治愈率达100%.结论:对产后尿潴留的患者通过临床观察,有针对性处理,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郑玉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因素、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应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工作,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李峥嵘;董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从心脾论治阳痿35例

    本文介绍了用中医中药从心脾论治阳瘘,其疗效显著.

    作者:潘应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根管治疗后再感染的原因与预防

    根管治疗是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病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用特有的器械将存在于髓腔内、根尖周的病源刺激物取出,以达到防治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病的目的,但它也有局限性,在失败的诸多因素中,根管内及根尖周微生物的再感染是主要的,只有在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及牙冠修复过程中尽可能严格的按照要求和步骤操作,才能将根管治疗后再感染的几率降到低.本文对根管治疗后再感染的原因及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NIH-CPSI)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华;李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22phox和NOX4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罗格列酮保护心脏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10只),糖尿病组(B组,13只)和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13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组织中CTGF和Cu-Zn-SOD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心肌p22phox和NOx4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B组)大鼠大鼠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A组)显著升高(P<0.05),心肌Cu-Zn-SOD显著低于A组.罗格列酮治疗后,糖尿病大鼠(C组)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Cu-Zn-SOD显著高于B组.结论:罗格列酮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的过度表达,升高心肌Cu-Zn-SOD的表达水平,降低心重/体重(心脏肥大指数)和心肌CTGF表达,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晓慧;郭志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60例

    目的: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更加确切.方法:将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病程、梗塞面积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俩组,每组30人.对照组以常规西医治疗原则治疗,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人,好转26人,无效1人;对照组治愈0人,好转20人,无效10人.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的治疗疗效.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我们单纯的以西医药物治疗,同时结合中药口服、康复治疗,对患者中枢神经的有效正性刺激,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张鹏;高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