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的优点在于,从病理上进行根治.目前老百姓比较认可的中药湿热敷,就是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效果很理想,没有副作用,疗效彻底.
作者:冉文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根据2009年1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相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1.9%,其中显效:39例,有效:18例,全部患者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有效率高,副作用小,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胸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胸痹患者根据不同的症候辨证治疗和同期84例胸痹患者经普通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做对比.结果:治疗组84例中痊愈占18.1%,显效占33.3%,好转占38.9%,无效占9.7%,总有效率90.3%.对照组84例中痊愈占11.1%,显效占27.8%,好转占41.70%,无效占19.4%,总有效率80.6%.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胸痹的疗效良好.
作者:江小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震荡是外力作用于头部后而出现意识障碍的脑外伤.对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医疗护理措施,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互为补充,标本兼治,收到了满意疗效.
作者:任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制备消脂益肝口服液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建立消脂益肝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法,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消脂益肝口服液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靠,临床总有效率92.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制剂组方科学,工艺合理,质量稳定,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海;宋瑞雪;卢永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的方法复制哮喘小鼠模型.将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A正常对照组、B哮喘模型组、C防哮饮小剂量组、D防哮饮中剂量组、E防哮饮大剂量组、F布地奈德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18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B组与A、C、D、E、F组相比,小鼠血清IL-1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C、D、E、F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1);D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高于F组(P<0.01);E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中药防哮饮通过上调IL-18表达水平,从而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作用,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作者:宾博平;王婷婷;黄小琪;梁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22phox和NOX4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罗格列酮保护心脏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10只),糖尿病组(B组,13只)和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13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组织中CTGF和Cu-Zn-SOD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心肌p22phox和NOx4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B组)大鼠大鼠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A组)显著升高(P<0.05),心肌Cu-Zn-SOD显著低于A组.罗格列酮治疗后,糖尿病大鼠(C组)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Cu-Zn-SOD显著高于B组.结论:罗格列酮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的过度表达,升高心肌Cu-Zn-SOD的表达水平,降低心重/体重(心脏肥大指数)和心肌CTGF表达,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晓慧;郭志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探讨了西药常规用药并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血塞通滴丸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明显,能极大地减少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晏学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较之单纯的西医疗法,在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等方面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下乡胃镜检查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情况,收集数据信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激素副反应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2%,对照组为69.3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激素的副反应表现(柯兴样体征、骨质疏松、继发感染、血糖升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胰腺炎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008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所选病例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83.33%),有效5例(13.89%),总有效率为97.22%,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和恶心呕吐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血和尿淀粉沉淀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医结合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且能加速患者血、尿淀粉沉淀的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纯中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麻黄杏苏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观察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15例,占86%,好转7例,占5%,无效12例,占9%,总有效率91%.临床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咳嗽消失的平均时间为(6±1)天.结论:麻黄杏苏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澄;魏炳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人2009年1月~2010年3月在本人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人自拟中药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08%,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药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林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特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为特征.临床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从辨证论治、单药治疗、专方治疗、自拟验方四个方面对近年来(1989~2009)单纯中药治疗帕金森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为中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提供依据.
作者:马振旺;刘雨芙;季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用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0年5年期间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56例,给予饮食补肾粥、口服补骨丸,另加用外用中药浴治疗,为时6个疗程(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纽总有效率为94.6%.结论:采用饮食补肾粥、口服补骨丸以及中药浴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促进坏死骨的修复,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疼痛的症状.
作者:王献忠;蒋金旺;陈海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简述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总结个人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的临床经验.
作者:汤婷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定喘汤治疗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为中药定喘汤加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为西医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好转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2%、8%、4%、96%;对照组有效率、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12%、12%、88%,P值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谢新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疾病之一.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到鉴别诊断、灵活辨证施治,同时以中医治疗为主,西医配合为辅的思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作者:黄天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6-2008年在我所就诊的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实施动态监测,进行管理.结果:不同等级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差异较大,有显著性差异,且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中发生心血管病的比例增高.结论:实施动态血压监测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盈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筋膜内血肿有临床疗效.方法:取病患部位的压痛点针刺后拔罐.结论:采用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筋膜内血肿疗效较好.
作者:陈振霖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