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杨建军

关键词:健脾愈胃汤, 西药, 胃溃疡
摘要:目的:讨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较之单纯的西医疗法,在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等方面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下乡胃镜检查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情况,收集数据信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是世界上老年人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本文就中医从虚从瘀论治老年糖尿病做出相关阐述.

    作者:张芸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刺加拔罐治疗筋膜内血肿24例

    目的:探讨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筋膜内血肿有临床疗效.方法:取病患部位的压痛点针刺后拔罐.结论:采用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筋膜内血肿疗效较好.

    作者:陈振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复方联合苯溴马隆对痛风石切除术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联合苯溴马隆对痛风石切除术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痛风石切除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数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术前1天及术后第3天检查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术后3天起治疗组给予口服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以及苯溴马隆片50mg,其中,中药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早晚各一次,连服14天;对照组只给予口服苯溴马隆片50mg,每日1次,连服14天.14天后复查血清尿酸,比较观察两组术后血清尿酸变化及治疗后血清尿酸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能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联合苯溴马隆片能有效降低痛风石切除术后血清尿酸水平,与单纯口服苯溴马隆对比,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张会良;蔡亮;杨健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胸痹与疾病相关性的临床观察研究和临证思维

    目的:探讨老年胸痹的临床疾病和证型分布情况,分析临证思路.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病科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60岁以上的139例合并胸痛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的分布规律和证型特点.结果:老年胸痹为脏腑气血亏虚,痰湿瘀阻,常伴食积食滞和化热,而引发疾病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为肺部疾患、糖尿病神经症、胸壁疾患等.结论:不同疾病的胸痛常有不同的伴随症状,胸痹的诊治应注意辨证与辨病的统一.

    作者:吕均;樊慧;张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药促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中药薏仁与普贝生促足月妊进娠引产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足月妊娠未临产的初产孕妇,随机分为中药组(薏仁组)与西药组(普贝生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中药组采用薏仁150g煮糖后顿服;西药组孕妇经阴道后穹隆置入普贝生1~2次.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及对于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①普贝生组宫颈BishoP评分增加3.95±1.22,薏仁组增加2.98±0.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普贝生组促产的有效率为91.1%,其中显效率为82.2%;薏仁组有效率为66.7%,其中显效率为40.0%,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普贝生组顺产率为71.1%,进入产程时间32.5±15.4h,产程7.5±2.4h;薏仁组顺产率53.3%,进入产程时间38.6±12.5h,产程12.3±5.6h,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仁与普贝生均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但薏仁的安全性明显好于普贝生.

    作者:肖文辉;钟荣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6700名已婚妇女病检查分析及中医的防治

    目的:了解妇女病发病情况和妇女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把握当前妇女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方法:对6700例妇女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出常见病所占比率和发展趋势.结果:患病率达64.80%,疾病顺位前四位依次为:宫颈肥大、宫颈糜烂、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妇女病的防治.

    作者:李积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各8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63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痊愈4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参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人参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人参汤治疗,并与西药治疗做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参汤较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黄干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较之单纯的西医疗法,在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等方面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下乡胃镜检查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情况,收集数据信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组织周围存在新血管形成,这些新血管形成涉及血管新生,动脉形成和血管发生3种机制.缺血性中风后新血管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严格调控.新生血管从正常脑组织向半暗带及缺血中心区延伸,增加受累脑组织再灌注及供氧量,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随着血管生成机制的阐明和调节血管生成方法的完善,调节血管生成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策略.

    作者:孙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特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为特征.临床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从辨证论治、单药治疗、专方治疗、自拟验方四个方面对近年来(1989~2009)单纯中药治疗帕金森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为中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提供依据.

    作者:马振旺;刘雨芙;季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功能性便秘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番泻叶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9%,对照组是37.1%.两组间疗效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加摩腹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耳穴贴压加摩腹疗法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魏爱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怡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怡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等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加用怡心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30/4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怡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能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NIH-CPSI)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华;李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及76例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治

    精神分裂症是西医的病名,是各类精神病中患病率高,危害性大,病因未明的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本文依据西医对精神分裂症的分型,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进行辨证施治.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李东垣升阳法之研究概述

    李东垣升阳法是东垣创立脾胃内伤学说基础上形成的独特治法,是东垣以脾胃为中心的学术思想在治法层面的突出表现,从古到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科.升阳法作为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部分,其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治法肇始于仲景<伤寒杂病论>,历经唐宋时期的探索和学术积淀,至金代李东垣<脾胃论>问世,升阳法的理论、具体治法和临床应用等,初成体系.

    作者:李露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根管治疗后再感染的原因与预防

    根管治疗是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病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用特有的器械将存在于髓腔内、根尖周的病源刺激物取出,以达到防治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病的目的,但它也有局限性,在失败的诸多因素中,根管内及根尖周微生物的再感染是主要的,只有在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及牙冠修复过程中尽可能严格的按照要求和步骤操作,才能将根管治疗后再感染的几率降到低.本文对根管治疗后再感染的原因及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科学合理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80例60岁以上的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抗生素+热毒宁)和对照组(抗生素组)各40例,分别治疗14d后,比较疗效,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的安全有效,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窦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增生性膝骨关节炎136例

    目的:探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30号1.5寸毫针快速进针穴位,留针,加电针治疗仪,针完在膝关节局部拔罐.结果:在136例中,病愈48例,占35%;显效60例,占44%;好转26例,占19%;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占98%.结论:针刺配TDP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殿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22phox和NOX4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罗格列酮保护心脏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10只),糖尿病组(B组,13只)和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13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组织中CTGF和Cu-Zn-SOD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心肌p22phox和NOx4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B组)大鼠大鼠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A组)显著升高(P<0.05),心肌Cu-Zn-SOD显著低于A组.罗格列酮治疗后,糖尿病大鼠(C组)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Cu-Zn-SOD显著高于B组.结论:罗格列酮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的过度表达,升高心肌Cu-Zn-SOD的表达水平,降低心重/体重(心脏肥大指数)和心肌CTGF表达,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晓慧;郭志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