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港穿刺座冲洗量的体外实验

乔爱珍;马威;朱秋红

关键词:脂肪乳, 静脉输液港, 0.9%氯化钠溶液, 剂量, 体外实验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穿刺座冲洗量.方法在静脉输液港输完250 ml脂肪乳后,用10 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进行脉冲式冲管, 观察冲洗液量及输液港内脂肪乳的残留量.结果冲洗到5 ml后输液港的穿刺座和导管清亮.结论用静脉输液港输注脂肪乳后或者输入2种不相容药物中间必须用0.9%氯化钠溶液10 ml进行脉冲式冲管,以冲净输液港内的残留物,保证永久性导管的通畅.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牵引加双柏散外敷治疗颈椎病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牵引加中药双柏散外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2例)和观察组(20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颈牵引治疗基础上加双柏散外敷,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牵引加双柏散外敷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陈海兰;龚博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九华膏治疗Ⅱ、Ⅲ期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九华膏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压疮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换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九华膏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九华膏治疗Ⅱ、Ⅲ期压疮效果可靠、安全,操作简便.

    作者:温杏良;吴晓霞;郑倩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CRRT加复合抗惊厥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毒鼠强中毒抢救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地西泮和德巴金联合止痉、洗胃、保持呼吸道通畅、多参数生命体症监护等治疗、护理重度毒鼠强中毒.结果所有患者经联合抗惊厥治疗1 h后,抽搐次数明显减少或消失,24 h后病情明显好转,7例重度中毒患者成功获救,无1例死亡.结论 CRRT加复合抗惊厥治疗毒鼠强中毒方法可靠,也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莉;严莹;杨海燕;刘汉;王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一次性无菌保护套用于肠外减压

    临床上肠穿孔、肠梗阻、肠套叠、肠坏死做肠切除时常需做肠内减压或肠外减压.以往常用无菌敷料垫于床旁,上端垫于肠管开口下,下端接污物桶,然后行肠外减压,此法易污染、臭味重.

    作者:杨晓兰;朱静;罗文姣;刘智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不同时期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对不同时期老年痴呆症(AD)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社区老年人进行AD疾病筛查,对确诊AD不同时期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回访,了解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AD患者(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AD患者(家属)对疾病认知、生活规律、娱乐活动、记忆锻炼、饮食调护、晚期生活自理等方面的认识;健康教育对AD的早发现、早治疗,延缓病情发展,减少残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玉娥;周莉;陈招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港穿刺座冲洗量的体外实验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港穿刺座冲洗量.方法在静脉输液港输完250 ml脂肪乳后,用10 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进行脉冲式冲管, 观察冲洗液量及输液港内脂肪乳的残留量.结果冲洗到5 ml后输液港的穿刺座和导管清亮.结论用静脉输液港输注脂肪乳后或者输入2种不相容药物中间必须用0.9%氯化钠溶液10 ml进行脉冲式冲管,以冲净输液港内的残留物,保证永久性导管的通畅.

    作者:乔爱珍;马威;朱秋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预防血管内导管感染探讨

    血管内置入导管是当今医学的重要干预方法,但导管感染并发症仍居高不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4个过程)能正确指导护理实践,有效预防导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瑞春;李幼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肿瘤化疗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周围皮肤及针尖细菌感染的特点,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工作.方法对143例需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后,采集留置针周围皮肤及针尖部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结果细菌检出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143例286例次中,皮肤检出38例次,检出率26.6%;针尖检出20例次,检出率14.0%;留置时间≤4 d组的细菌总检出率为11.1%,5~7 d组的细菌总检出率为4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 d组的细菌检出率为88.2%,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肿瘤化疗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被细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应加强置管护理,加强局部皮肤的清洁消毒工作;留置时间好控制在4 d左右.

    作者:蚁静君;应文娟;王仕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护理流程管理尝试

    根据护理的活动、顺序和职责,设计、实施护理流程,并不断改进流程,使护理管理流程化,工作程序化,从而改变了工作随意性及盲目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张泓;李善玲;赵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改良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中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CA)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改良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9例(68例次)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CVVH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次)和对照组(34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观察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治疗时间、实际超滤量、各种生化指标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静脉壶凝血情况、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以及治疗时间和实际超滤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钙、钠、碳酸氢根浓度及体外活化凝血时间(A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68例次治疗过程中无1例次发生体外循环凝血,19例患者无1例诱发或加重出血,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CVVH治疗安全有效,护理中需注意监测患者各项指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鄢建军;杨瑞;杜翔;张仲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跌倒相关评定量表的研究概况

    寻求客观的老年跌倒测评工具,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范老年跌倒事件的发生.对国内外有关老年跌倒的测定方法及评定量表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促进相关工作者交流,进一步探讨老年跌倒的危险因素及评定方法,并为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使有潜在跌倒危险的老年人能客观预测其跌倒风险.

    作者:郝燕萍;刘雪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4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内容包括一般药物治疗和脱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可起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

    作者:王珊玉;林友平;万长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细分理论在高校附属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介绍细分理论的主要内容、运用细分理论分析高校附属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特点;指出基于细分理论以学生为主体的的高校附属医院的护理工作重点在于预防与引导,以文化为切入点,促进与学生患者的沟通,以及强调身体护理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作者:周桃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社区急危重患者的程序化转运

    为及时、迅速转运患者,提高社区急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杜绝和减少转运患者中医疗纠纷的发生,为社区医护人员提供临床参考.对53例急危重患者采用程序化转运,包括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评估、科学有效的转运方法等.结果转运过程中无1例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提示采用程序化转运方法可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效率,有效地保证转运安全,对患者的后续治疗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钟爱珍;李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建立社区老年公寓护理模式探讨

    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给整个社会的老年护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总结现有老年人护理模式,提出一种新型的社区老年公寓模式.此模式综合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和老年公寓模式的优点,既方便,又减轻了子女的负担,还解决了医疗服务配备不全的问题.

    作者:陈洪海;陈忠;黄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液体给氧法介绍

    给氧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一般为鼻导管式、面罩式、鼻塞式,或高频喷射(HFJV)式,均为经过呼吸道提高血液内含氧量及其饱和度,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我院自1995年8月至2005年11月使用液体给氧治疗呼吸道疾病患者500余例,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雪燕;廖勇;廖春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输液法探讨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礼仪在输液中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对临床146例老年患者在输液操作及拔针操作中实施健康教育输液法,在不同时间评价患者输液法知晓情况及其满意度.结果患者在不同时间均能对健康教育输液法知晓,其中输液第5天知晓率高;60.96%患者非常满意,34.25%患者满意.结论良好的护士职业礼仪在输液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实施健康教育输液法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自理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护士的自身形象.

    作者:陕海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不同时间中药内服治疗溃疡性胃脘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中药内服治疗溃疡性胃脘痛的效果.方法将312例需中药内服治疗的溃疡性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7例)和观察组(155例),分别予中药餐后服药(对照组)和餐前服用(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于饭前服用中药对溃疡性胃脘痛止痛效果更好.

    作者:蒋笑怡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手型输液固定夹板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常常遇到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老年痴呆及小儿患者,手部输液时因难以固定手及前臂,陪伴必须时刻在旁守护.如输液时稍有不慎即可导致针头滑出或液体漏出血管外.鉴此,2004年1月笔者自行设计了手型输液固定夹板,用于患者静脉穿刺成功后对手部的固定、制动,经临床应用2年共2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萍;张素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音乐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存在抑郁情绪的74例MHD终末期尿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次血透期间予音乐疗法,采用Zung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血透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两组血透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可以减轻MHD患者抑郁情绪,减少血透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海英;冯佩兰;宋晓宇;车小波;莫世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