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分子聚合物绷带在骨科患儿固定中的应用

陈小莲;陈爱莲;吴菊欣

关键词:儿童, 骨折, 高分子聚合物绷带,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儿应用高分子聚合物绷带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2例骨科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石膏绷带固定,观察组采用高分子绷带固定,分别观察、记录固定术后绷带的断裂和反潮例数、塑形及干燥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绷带断裂和反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其塑形及干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高分子聚合物绷带固定效果较好,且操作方便,是良好的骨科外固定材料.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胃管置入方法探讨

    根据神经外科患者病情特点,分别对神志昏迷患者、神志清醒但不配合者及特殊患者胃管置入方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冯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分析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认为可能为原发疾病或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影响,术后睡眠紊乱,语言沟通障碍等多方面的因素引起.提出需充分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加强护患沟通,促进患者睡眠,并加强护理人员精神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

    作者:肖美莲;陶新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间苯三酚联合氧化亚氮用于第一产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与氧化亚氮联合应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间苯三酚与氧化亚氮联合应用组(观察1组,40例),单用间苯三酚组(观察2组,40例)和不用药物组(对照组,40例).结果间苯三酚可显著缩短活跃期时间(P<0.01),间苯三酚与氧化亚氮联合应用既可明显缩短活跃期时间,还可达到良好的分娩镇痛疗效(P<0.01).应用间苯三酚和氧化亚氮后产后2小时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改变(均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氧化亚氮联合应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有明显的缩短产程和镇痛作用.

    作者:朱文娟;尹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剖宫产产妇口服大黄苏打片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后6 h开始服用大黄苏打片,3次/d,3片/次,连服3 d;对照组不服用任何促排气药物.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2、16.77,均P<0.01);且观察组产妇术后6 h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21、6.83,均P<0.01).结论口服大黄苏打片能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瑞红;邵志伟;马雨慧;李湘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系统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行CAB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术前均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满足患者需求、增强抗病信心,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分散患者注意力、深化患者角色等.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于入院时、术前1 d、术后3 d、术后5 d进行调查,统计SAS、SDS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前1 d、术后3 d、术后5 d SAS、SDS评分及阳性率分别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CABG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杨意念;刘希红;戴小明;邵燕;杭铮;何文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次性剔除角膜金属异物及锈环法

    角膜异物是眼科常见的眼外伤,尤其是金属异物损伤角膜后形成的锈环很难剔除.以往为减轻角膜损伤程度,通常采取肉眼下分次剔除,即先清除异物再清除锈环的方法.

    作者:公重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次性输液管固定手术缝合针线介绍

    手术缝合针线常规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方盘中,护士常将针穿上缝线备用.由于缝线漂浮于液面,针线相互缠绕,易打结,给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急诊手术时,易延误手术时间,不利于及时顺利地实施操作.笔者采用一次性输液管固定手术缝合针线,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张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会阴Ⅲ度损伤患儿行前会阴入路手术围术期护理

    总结11例会阴Ⅲ度损伤行前会阴入路手术患儿的护理,认为术前重点做好心理、饮食、肠道准备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伤口局部清洁、干燥,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及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义莲;周红;李红燕;云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粘贴手术巾在眼科内眼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减轻眼科内眼手术患者眼部刺激症状.方法将行眼科内眼手术的120例(120只眼)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行术前准备不剪睫毛,将睫毛外翻后用粘贴手术巾粘贴于眼部皮肤;对照组60例按常规准备,即剪除睫毛,不用粘贴手术巾.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毕、术毕、术后3 d及术后7 d眼部刺激症状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内眼手术患者应用粘贴手术巾行术前准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手术操作更加方便.

    作者:王靖;范湘鸿;郭珊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操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恢复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2 9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 4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恢复操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均P<0.01),腹胀、呼吸道感染率及肩背部疼痛情况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1);无1例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结论恢复操能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帮助和促进腹腔残余CO2吸收,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机体全面康复.

    作者:刘昌丹;李玉肖;刘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恩纳乳膏应用于手术患者静脉穿刺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恩纳乳膏应用于手术患者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在静脉穿刺前30min使用恩纳乳膏,观察其镇痛效果,生效时间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结果使用恩纳乳膏后患者对静脉穿刺及手术疼痛的惧怕率显著降低;使用30 min、60 min无痛率分别为52.5%、80.0%,与20 min(10.0%)相比,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均P<0.01):患者达到完全镇痛的时间小儿、女性显著短于成人、男性(均P<0.01).结论恩纳乳膏应用于手术患者的静脉穿刺,镇痛效果好,并可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心理.

    作者:田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穴位注射联合头皮针刺治疗梅尼埃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方法对50例梅尼埃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头部晕听区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果痊愈31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92.0%.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晕听区对梅尼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海林;王全权;黄慧敏;章茂森;董井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应急排班模式及应用

    手术室工作繁忙又紧张,要求护士有充沛的精力,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和慎独、奉献精神.基层医院手术室小,护理人员少,人员结构不合理,应对紧急手术对其是严峻考验.我院制定应急排班模式,于2002年4月至2005年6月完成应急手术14例次,无1例差错事故发生,获得医生、患者肯定,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金菊提取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金菊提取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287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2例).观察组采用由金银花、野菊花等中药加工精制成的金菊提取液行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雾化液超声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7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9.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时间分别为(10.4±1.6)d、(14.6±1.8)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5.P<0.05).结论金菊提取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疗程短、疗效肯定.

    作者:陈舒燕;蔡兰珠;陈雪权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自制一种表带式跟踪卡

    我院位于鄂西北地区,就诊者文化素质不一,部分患者来自山区,识字不多,对住院环境不熟悉,外出时,容易走错楼层.为防止意外,2004年1月,笔者自行设计研制一款表式跟踪卡,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许继红;邢海燕;李幼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烧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应用

    目的探讨烧伤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Ⅱ~Ⅲ度烧伤、切痂植皮面积≥15%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止痛,观察组采用芬太尼0.5 mg加氟哌利多5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自控静脉镇痛,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睡眠质量与血糖值.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毕、术后第1天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烧伤术后应用自控静脉镇痛可缓解患者术后应激状态,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许玮;迟英芳;吴晓文;李晓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表面麻醉置胃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后经鼻腔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胃管,观察组用1%盐酸丁卡因滴鼻及舌根部,麻醉生效5 min后置胃管.结果观察组置胃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恶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对照组血压、心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表面麻醉置胃管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刘艳杰;齐宏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经远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7例枕大孔畸形患者实施经远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结果7例患者术后病情均较术前明显好转,顺利出院.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颅骨牵引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康复锻炼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海燕;邱春兰;姚志茹;谢淑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安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6例(600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1例(300眼)与观察组165例(300眼).对照组行传统的LASIK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导入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角膜地形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可提高LASIK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殷秀云;刘彩云;刘会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剖宫产横切口术后宫底按压法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剖宫产术式由传统的腹壁纵切式改为下腹壁横切式.纵切口两侧皮下脂肪厚薄一致,皮肤对合好,常规按压宫底时对切口影响不大.但横切口由于切口上下皮下脂肪厚薄不一,即使手术过程中对合良好,按压宫底时易造成切口上下缘外翻.鉴此,笔者探索出一种适应横切口手术的宫底按压法,于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应用于384例产妇,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