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分子聚合物绷带在骨科患儿固定中的应用

陈小莲;陈爱莲;吴菊欣

关键词:儿童, 骨折, 高分子聚合物绷带,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儿应用高分子聚合物绷带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2例骨科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石膏绷带固定,观察组采用高分子绷带固定,分别观察、记录固定术后绷带的断裂和反潮例数、塑形及干燥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绷带断裂和反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其塑形及干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高分子聚合物绷带固定效果较好,且操作方便,是良好的骨科外固定材料.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美合作创办护理教育探讨

    通过对中美合作创办护理专业的探讨,提出取得中美合作创办护理专业的成功,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改造实训场所、在实习医院创建特别病区、调整考试形式和内容等.

    作者:李和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穴位注射联合头皮针刺治疗梅尼埃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方法对50例梅尼埃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头部晕听区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果痊愈31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92.0%.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头皮针刺晕听区对梅尼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海林;王全权;黄慧敏;章茂森;董井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经远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对7例枕大孔畸形患者实施经远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结果7例患者术后病情均较术前明显好转,顺利出院.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颅骨牵引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康复锻炼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海燕;邱春兰;姚志茹;谢淑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剖宫产产妇口服大黄苏打片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后6 h开始服用大黄苏打片,3次/d,3片/次,连服3 d;对照组不服用任何促排气药物.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2、16.77,均P<0.01);且观察组产妇术后6 h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21、6.83,均P<0.01).结论口服大黄苏打片能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瑞红;邵志伟;马雨慧;李湘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分析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认为可能为原发疾病或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影响,术后睡眠紊乱,语言沟通障碍等多方面的因素引起.提出需充分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加强护患沟通,促进患者睡眠,并加强护理人员精神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

    作者:肖美莲;陶新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中仰卧位的摆放

    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中仰卧位的摆放方法.方法制作系列支衬垫用于15例脊柱后凸50°~85°患者术中仰卧位的摆放,并根据手术的要求调节手术床的角度.结果术中患者体位稳定,感觉舒适,手术野暴露清楚,手术进行顺利.结论自制支衬垫有助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手术体位的稳定舒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高兴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新型喂药奶嘴的制作与应用

    目的探讨婴幼儿新型喂药奶嘴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巨结肠患儿术前行测压检查需口服给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喂药奶嘴连接注射器喂药,对照组采用常规喂药方法(即以小匙或小杯喂药).观察两组患儿喂药一次成功率,所需时间,患儿呛咳、呕吐发生率,患儿服药配合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喂药成功率、患儿服药配合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喂药所需时间,呛咳、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新型喂药奶嘴连接注射器喂药能显著提高喂药的成功率,其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有利于患儿的检查治疗和康复.

    作者:朱丹;郭先娥;万晓婷;高利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生肌玉红膏加艾灸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加艾灸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外用生肌玉红膏加艾灸治疗,对照组用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6例,有效2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11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4,P<0.05).结论外用生肌玉红膏加艾灸治疗溃疡期压疮,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作者:陈娟娟;唐卫民;谭素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ICU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与管理

    对ICU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进行阐述,包括记录缺乏及时性,缺乏真实、可靠性,缺乏准确性,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提出需提高对ICU护理记录单的思想认识,增强护士法律意识,提升护士业务素质,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有效应用护理文件信息系统等对策,以提高护理文书质量.

    作者:沈文英;王欣然;毕越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适时镇痛对腹部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上腹部术后疼痛患者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的时机及效果.方法将80例上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在VAS评分2~3分、4~5分和6~7分时肌内注射哌替啶1次,注射后3、6 h再次评分观察镇痛效果,并记录48 h内用药次数.结果肌内注射哌替啶3 h和6 h后VSA评分三组比较,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48 h内肌内注射哌替啶2次或≥3次的人数比较,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P<0.01).结论术后VAS评分2~3分时肌内注射镇疼药时机佳,能有效的缓解疼痛,减少用药次数.

    作者:延英芹;张英美;常奎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间苯三酚联合氧化亚氮用于第一产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与氧化亚氮联合应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间苯三酚与氧化亚氮联合应用组(观察1组,40例),单用间苯三酚组(观察2组,40例)和不用药物组(对照组,40例).结果间苯三酚可显著缩短活跃期时间(P<0.01),间苯三酚与氧化亚氮联合应用既可明显缩短活跃期时间,还可达到良好的分娩镇痛疗效(P<0.01).应用间苯三酚和氧化亚氮后产后2小时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改变(均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氧化亚氮联合应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有明显的缩短产程和镇痛作用.

    作者:朱文娟;尹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表面麻醉置胃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后经鼻腔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胃管,观察组用1%盐酸丁卡因滴鼻及舌根部,麻醉生效5 min后置胃管.结果观察组置胃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恶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对照组血压、心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表面麻醉置胃管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刘艳杰;齐宏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胃肠术后患者舒适度自评与护士评估差异的比较

    目的比较胃肠术后患者对自身舒适程度评价与护士评估的差异,为准确评估病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55例胃肠术后患者的不舒适程度进行调查,并与护士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对疼痛、持续胃肠减压、体位、结肠造口及担心预后、自理能力改变、担心医疗费用支付方面所致的舒适度的评价与护士评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需正确评估胃肠术后患者各方面不舒适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利于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刘少君;周立平;刘文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简易腹带的制作与应用

    腹带在促进腹部伤口愈合和减轻腹部张力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因此应用较多.而临床使用的腹带都是按照成人标准体型订制的统一型号,无法满足婴幼儿、过度肥胖者、极度消瘦者的需要,而简易腹带的制作和应用解决了以上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金力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颈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比较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锁穿组(41例)和颈穿组(48例),颈穿组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穿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颈内静脉穿刺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路径.

    作者:万宏伟;李晓昕;柳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寻找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查入住胃肠外科的输液患者210例次.结果输液卡填写不完整76例次,输液滴速与填写滴速不符45例次,特殊药物串连27例次,液体外渗12例次,药物配制后放置时间>2 h 49例次,输液对象错误1例次.结论应重视对输液的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加护士的编制,对患者开展输液全程的健康教育及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以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王良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充分发挥护士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对护士在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中的作用以及目前我国护士在ADR监测中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护士具有医生和药师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但部分护士对ADR的认识不足,监测知识欠缺,在ADR监测中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出护士应在宣传、收集方式、填报质量、撰写ADR病例报告等方面多做工作.

    作者:韩美芳;魏润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益口联合阿昔洛韦预防桥小脑角肿瘤术后面部单纯性疱疹

    目的探讨益口含漱液配合阿昔洛韦口服预防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后并发面部单纯性疱疹病毒(HS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均给予阿昔洛韦口服,200 mg/次,3次/d.疗程10 d;同时采用生理盐水于术前3 d及术后1~7 d行口腔护理,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益口含漱液漱口并涂搽口唇黏膜.结果对照组15例(88.2%)并发面部HSV感染,观察组仅6例(25.0%)并发HSV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口含漱联合阿昔洛韦预防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后面部HSV感染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文素琼;顾建华;陈克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护理

    对58例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腺样体切除术,通过术前细致的检查和精心的准备,加强与患儿及其父母的沟通,纠正伴随病症;术后注意观察创面出血,鼓励患儿及早进食,做好出院健康指导.结果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12个月,有效53例(91.4%).提示术前、术后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尹华;汪艳;徐艳红;张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次性输液管固定手术缝合针线介绍

    手术缝合针线常规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方盘中,护士常将针穿上缝线备用.由于缝线漂浮于液面,针线相互缠绕,易打结,给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急诊手术时,易延误手术时间,不利于及时顺利地实施操作.笔者采用一次性输液管固定手术缝合针线,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张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