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林安;何群;李丽;陆莹莹;李庆群
提出职业紧张是护士的一种职业性危害因素,过度的职业紧张因素持续存在会对工作能力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就护士职业紧张的现状系统地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职业紧张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志清;杜玉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热疗前及热疗过程中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68例行热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96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治疗前72 h及治疗中增加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治疗2个周期后恐惧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肿瘤患者对热疗的恐惧心理.
作者:李蓉;黄赛菊;余宗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尿量的精确测量对于心脏术后患者病情的观察十分重要.临床中我们习惯用量杯来测量尿量,但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心脏病患儿测量不够准确.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用废弃的氯化钾溶液空瓶(容量为200 ml的塑料制品,每小格10 ml)做量杯测量尿量,既准确又方便.临床应用于38例患儿,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临床配制溶解粉状药物时,通常于注入溶剂后用力摇匀药物,待其溶解后再抽吸.而粉状药物在放置过程中易粘附在瓶底,不易溶解,增加摇匀时间,若溶解不彻底则造成药物的浪费及患者用药剂量不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快速溶解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魏红云;敬丽华;余壁湘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氧气流量表在未使用期间,要求用防尘帽罩住氧气输出口的接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上盖莫菲氏滴管的小乳胶帽作为防尘帽效果较好.
作者:赵玉珍;朱建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于2005年1~6月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结果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经济效益显著优于2004年同期(均P<0.01).结论坐标式护理管理模式更民主,有利于护理团队精神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宫兆瑛;刘筱丽;张梅欣;董爱玲;唐松军;刘春兰;王晓霞;张倩;于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小儿家长对常见小儿急症的看护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家长知识来源、就诊意向,为进一步制定科学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80名1~5岁小儿家长进行小儿急症知识来源、就诊意向及看护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儿家长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格率分别为71.11%、92.22%、68.33%,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长其知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家长想了解的急症知识依次为紧急处理、家庭护理常识、致病因素、常用药选择、送院指征;家长知识来源依次为医护人员、科普书籍、自身经验,来自社区护士仅13人,占7.22%;家长认为佳的知识获取途径为社区健康中心热线电话、针对性科普手册等.结论家长需要获取常见小儿急症看护知识,其知识、行为有待提高,应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多途径、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小儿急症看护知识与行为的教育.
作者:陶艳玲;何小梅;韩颖;陈瑞娟;廖新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急性发作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宣教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于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不进行健康教育.宣教组住院期间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出院后仍定期进行健康教育.随访2年,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住院治疗情况.结果宣教组支气管哮喘发作率及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加强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健康宣教,采取科学防治和护理,可以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及住院率.
作者:邱碧秀;贺永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将9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有利于排出体内毒素,能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秋霞;郑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掌握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定性测定的意义及方法,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怀疑ACS患者在发病<6 h、6~72 h、>72 h于床边采血进行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发病≤72 h cTnI阳性率低于和显著低于Mb、CK-MB(P<0.05,P<0.01),>72 h高于和显著高于Mb、CK-MB(P<0.05).结论cTnI为ACS特异性指标,床边cTnI定性测定有利于提高ACS诊断率,行cTnI检测的同时应积极救治患者.
作者:谭维;温宇英;吴红军;李运锋;陈冬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水准越来越高.由于临床各专科划分越来越细,患者因治疗需要而转科的现象较为普遍,患者在转科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如病情变化、引流管脱出等极易增加患者痛苦.为加强安全管理,明确各科责任,将医疗护理纠纷杜绝在萌芽阶段,2005年2月我院设计制作了患者转科记录单,在全院各科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学龄期住院患儿心理压力源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对215例学龄期住院患儿,通过访谈记录和问卷调查2种方式,分析导致患儿产生心理压力的有关因素,针对心理压力源制定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担心学习成绩下降和疾病预后以及孤独感是患儿的主要心理压力源,女性患儿心理压力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P<0.05).经护理干预后患儿心理压力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学龄期住院患儿存在诸多心理压力,尤以女性患儿突出.及时制定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其心理压力.
作者:齐爱华;宋岩;谭桂兰;张桂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食欲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微量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抚触,2次/d,非营养性吸吮每2小时1次.结果观察组每天增加的奶量和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抚触与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增加早产儿的食欲,加速体重增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胡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以保证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对全院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情况调查表,对住院患者进行培训前(44例)和培训后(88例)的调查.结果培训后护患关系,语言清晰,内容通俗,使用语言、非语言形式,沟通技巧熟练程度及沟通内容掌握程度较培训前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进行护士沟通技巧培训对密切护患关系、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文炼;陈明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麻疹疫苗是儿童计划免疫疫苗之一.在日常接种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稀释麻疹疫苗常常会产生许多泡沫,给吸取准确的剂量带来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疫苗的耗损系数.鉴此,笔者摸索出了一种新的稀释方法,可有效消除泡沫的产生.介绍如下.
作者:袁诚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薄荷脑、大黄、乙醇敷脐预防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便秘的效果.方法将84例住院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入院第1天采用薄荷脑、大黄、乙醇敷脐预防便秘,24 h更换1次;对照组不用任何通便药物.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薄荷脑、大黄、乙醇敷脐预防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便秘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范素云;黄美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脑血管病患者多有肢体瘫痪,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常需于护士及家属协助下进行较长时间的被动功能锻炼,由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鉴此,我们研制出一种瘫痪肢体康复器,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于682例(脑梗死502例,脑出血180例)肢体瘫痪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丽;张红秋;张凤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为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8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到血液污染的护生占63.89%,受到针刺伤者占50.00%;护生均自己清洗工作服;仅16.67%护生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33.33%护生完全知道洗手程序,知道针刺伤后会感染哪些疾病及其处理者分别占11.11%、16.67%.结论实习护生严重暴露于职业危害中,防护知识极度缺乏.医院应加强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带教老师的素质培养,落实对实习护生的防护用品的供应,以培养和提升护生的防护意识.
作者:唐晓芸;谭伟;李玉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认知式自助疗法对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实施BiPA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通气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式自助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BiPAP使用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BiPAP配合技巧、自我护理、注意事项掌握率,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式自助疗法的应用可提高BiPAP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潘岁月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是直肠癌、结肠癌的诱发因素,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常采用开塞露纳肛和肥皂液灌肠缓解便秘,但均给患者带来不适,且效果欠理想.为减轻患者痛苦,我科对180例患者采用开塞露灌肠法,收效甚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彩云;廖光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