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凤荣;包影;初篮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危重烧伤患者实施零间隙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2例危重烧伤患者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通过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弹性排班、重点突出等方法实施零间隙护理模式.对照组按常规等级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患者出院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呼吸循环功能和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基层医院危重烧伤患者实施零间隙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黄春霞;吴鲤霞;周美春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应用双头精细过滤输液器对890例患者进行10 480例次输液.结果2例输入甘油果糖的患者出现刺激性疼痛停止输液,1例发生静脉炎,余均顺利完成输液,无输液反应及药物混浊发生.提示双头精细过滤输液器通过其合理的设计能够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患者的输液反应,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王卫青;赵东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调查烧伤病房陪护人员的现状,探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做好陪护的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身心护理.方法自行设计烧伤陪护人员现状调查表(内容包括陪护人员从业性质、培训现状、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有无考核监督等)对84名烧伤病房陪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71.4%陪护人员接受了岗前培训,仅11.7%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81.7%陪护人员培训时间为3d,59.6%职责不明确,100%无考核监督机制.结论烧伤病房陪护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及考核监督,加强烧伤陪护人员的管理将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丁汉梅;付京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状况对产妇抑郁的影响,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初产妇,采用Smilk-stem家庭功能评估问卷及自评抑郁量表(SDS)调查分析其家庭功能及抑郁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家庭功能状态中高功能家庭80例(80.00%),发生抑郁27例(33.75%);一般家庭18例(18.00%),发生抑郁4例(22.22%);失职家庭2例(2.00%),发生抑郁1例(50.00%).32例抑郁产妇中轻度抑郁状态21例(65.60%),中度11例(34.40%).结论需加强对高功能家庭、产妇抑郁状态、相关因素的认识和教育,为产妇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作者:洪普;谢小华;莫海燕;史春英;曾玉贤;邱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利于术野的暴露和手术的顺利完成.方法自制新生儿手术体位摆放辅助物品,用于46例出生2 h至28 d需仰卧位、侧俯卧位、截石卧位及侧卧位手术患儿的体位摆放.结果术野暴露充分,术中患儿呼吸、循环正常,关节、神经功能完好,皮肤无擦伤,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针对新生儿特点,合理摆放体位,有利于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董忠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结合国外护理专业岗位的分类和职业发展对目前我国护理人员专业岗位设置和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目前我国护理人员配备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护理的专业岗位分类单一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是影响我国护理专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陶红兵;方鹏骞;陈茂盛;高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为促进护士身心健康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对倦怠的概念、基本理论,护理工作倦怠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翠丽;邹凌燕;王克芳;高庆岭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发生游离角膜瓣(12眼)、角膜血管翳出血(21眼)、角膜瓣下异物残留(10眼)、欠矫及屈光回退(23眼)、眼干(28眼)、激素性高眼压(9眼)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100眼恢复正常,3眼经LASIK补充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LASIK治疗近视发生的并发症,经早期发现、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恢复正常.
作者:耿东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预防鼻泪管探通术后瘢痕形成的有效应用浓度.方法将36只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2只,分别采用0.50%、0.10%、0.02%浓度MMC注入泪囊,于注射后14 d、30 d、3个月进行局部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B、C组局部病理改变显著优于A组(均P<0.05),B组优于C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0.10%MMC可有效抑制瘢痕形成,提高鼻泪管探通术成功率.
作者:邵培红;王艳华;廉德花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HG)患者的个性、应对、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为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41例HG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与46例无妊娠剧吐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G患者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情绪的稳定性与SCL-90总分及所有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内外倾向性与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HG患者的应对方式、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HG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需针对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实施早期心理行为干预.
作者:厉萍;马弢;高庆岭;曹枫林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前,静脉加压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注射器通过输液器排气管,向瓶中推注空气.但因排气管(须剪去尾端空气过滤器)开口与注射器针头衔接不紧密,操作中液体易自衔接处喷出,造成污染和浪费.
作者:李振梅;张桂云;谢来芬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声带任克氏水肿压榨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喉镜对110例声带任克氏水肿患者实施压榨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正确调节显微镜、及时更换合适的吸引器头、保护好患者牙齿等.结果手术治愈92例,治愈率83.6%;好转18例,好转率16.4%,总有效率100%.结论显微喉镜下声带任克氏水肿压榨术效果显著;护理人员术中的密切配合对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黄俊卿;黎金环;李漫天;郭金凤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复方蛋油纱条与化腐散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24例(188处)压疮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疮面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制蛋油纱条及化腐散换药.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愈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复方蛋油纱条加化腐散在压疮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王春霞;魏金枝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选择28例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的质量跟踪,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有针对性地处理.结果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6 d.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主要有心理护理、相关健康知识宣教、积极的术前准备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上述措施是安全实施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益琼;王丹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联系卡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学生均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教学,教改组采用临床实践联系卡教学.结果两组学生的基础护理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满意度比较,教改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运用临床实践联系卡,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使学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作者:田玉凤;王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对43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行近排腕骨切除术.结果39例腕痛完全消失,4例轻微疼痛不适,但不影响关节活动.提出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充足的术前准备及功能锻炼,术后病情观察、伤口疼痛的处理、手部水肿的处理及功能锻炼是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文娟;娄湘红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佳留置时间.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为8组,均在双耳内侧缘静脉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并分别留置1~17 d,观察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时间对静脉管壁物理刺激所造成的炎性影响.结果50只家兔共取到75个有效活体标本进行病理检验及内套管的细菌培养,其中7 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0,中度以上静脉炎发生在9 d以后;13 d内留置针内套管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严格遵守规程操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可适当延长至7~9 d,但注射刺激性药物、化疗药物仍应严格控制留置时间.
作者:姜凤荣;包影;初篮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下肢骨折后的卧床患者常因脱穿不便,一般不穿内裤,用床单遮盖,易影响患者形象和仪表,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紧张、害羞,影响治疗效果.我科设计制作了一种多开口式患者内裤,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舒芙蓉;何会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减轻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强迫体位导致的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颈肩、背部及肢体按摩,针对性宣教与沟通,指导深呼吸训练和听音乐.对耐受力差者实行俯卧位,床上及床下头低坐位和站立头低位交替.术后2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除对卧位及持续时间的正确认知2项外,焦虑状态、舒适度及眼部各项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强迫体位导致的不适与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贾俊卿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喉癌术后患者的适应状态、适应测量及影响适应的因素进行综述,提出对喉癌术后适应干预的研究应该针对患者的年龄与性别、个性特征提供不同的应对、治疗方式、术后时间、社会支持和信息等方面知识.
作者:李菁;李峥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