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壳糖止血海绵的药效学研究

宋炳生;李汉宝;陈家英

关键词:壳聚糖, 止血海绵, 止血剂
摘要:目的:研究壳糖止血海绵对家兔耳静脉创口的吸渗、止血作用及皮肤烫伤后促进愈合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刀片划破血管,分别用壳糖止血海绵、明胶海绵和纱布压迫出血处,30 s后去除海绵和纱布,观察止血效果;在家兔烫伤创面,分别敷壳糖止血海棉、明胶海棉和纱布,观察10天内脱痂情况. 结果:与明胶海绵组比较,壳糖止血海绵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促进创口愈合,创面脱痂时间缩短. 结论:壳糖止血海绵对创口的止血、促愈合疗效确切.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营造重症监护室以人为本的护理氛围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unitI, 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的地方,ICU先进的监测设备和医护人员精心的医疗护理,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使之恢复了健康.然而,ICU的特殊环境、管理制度和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所经受的痛苦体验,往往导致患者情绪异常.有调查显示,ICU中约有50%的急、危、重症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对200例外科患者专访表明,高达86%的患者有精神或行为异常,而胸部手术后精神障碍则更为多见.这些心理和精神的障碍不同程度地干扰了康复进程和愈后生活.因此,必须密切关注ICU患者的心理健康,预防并减少不良心理因素,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护理氛围.

    作者:仲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沟通技巧在产褥期护理中的应用

    产褥期是女性分娩后生殖器官和全身功能逐渐恢复的时期,也是产妇情绪极为敏感、脆弱的特殊时期.合理、适当的使用沟通技巧,可使护士与产妇建立起良好的共同参与式的护患关系,提高产妇对于产后知识的掌握程度,为顺利渡过产褥期创造良好条件,为母乳喂养营造温馨的氛围.

    作者:陈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丝状真菌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快速扩增法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丝状真菌中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 方法:将菌丝液氮研磨成粉状后溶于三羟甲基氨甲烷缓冲液(TE),煮沸15~20 min后,用上清做模板扩增DNA片段,然后将PCR产物作琼脂糖电泳,把含有目的片段的胶切下后溶于TE,做第2次PCR的模板,PCR后琼脂糖凝胶电泳. 结果:获得大量目的DNA片段. 结论:此方法从丝状真菌中扩增DNA片段,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可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效果显著.

    作者:李立青;苏明权;郝晓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始于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玛斯(Me Master)大学医院,是近年国际上较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临床病案-问题-自学-讨论-总结.PBL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它以学员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有效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能切实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

    作者:鲁曼华;王春晖;展德廷;张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鼠死亡后外周血和尿液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大鼠死亡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和尿液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变化.方法:按Johns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死亡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和尿液中H-FABP含量. 结果:①实验组外周血H-FAB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其含量持续升高,12 h组H-FABP含量显著高于0 h组,48 h组显著高于24 h组.②实验组尿液H-FAB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死亡后其浓度呈现波浪状升高;心肌梗死大鼠死亡6 h组尿液H-FABP浓度显著高于0 h组,12、24 h时H-FABP含量降低,但仍显著高于0 h组,48 h组尿液H-FABP浓度再次升高,显著高于6 h组. 结论:心肌梗死大鼠死亡后外周血和尿液中H-FABP 浓度受组织自溶的影响出现异常升高,因而H-FABP外周血和尿液浓度检测用于死后诊断心肌梗死性猝死证据不足.

    作者:郎博娟;孟祥志;王琼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微透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微透析技术是一种活体细胞外液(ECF)生化物质采样技术,现已被广泛用于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作者简要介绍这项技术的原理、检测方法及其在神经重症监护(NIC)中的应用,并对这项技术的优缺点作评价,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丁鸭锁;王汉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组织因子及其非凝血功能的研究进展

    组织因子(TF)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7 000的跨膜糖蛋白,在调节凝血功能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TF在识别和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促血管新生和再狭窄等非凝血功能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TF及其非凝血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园;邱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有着其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临床特征.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关于GIST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相小松;李幼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自体胸腔积液上清作为培养液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体胸腔积液上清作为培养液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生长的影响. 方法:恶性胸腔积液中的TIL经贴壁法分离后,分别采用含有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CD3单克隆抗体(OKT3)及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的自体胸腔积液上清及含10%人AB型血清的RPMI1640进行培养,比较两种培养液对TIL的增殖速度、培养前后免疫表型变化和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结果:培养2周,经统计学比较发现,自体胸腔积液上清作为培养液对TIL的生长速度、免疫表型和对自体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与应用含10%人AB型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无差异. 结论:自体胸腔积液上清作为培养液培养TIL是可行的.为自体TIL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邹征云;刘宝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载脂蛋白B-100基因突变与脂蛋白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B-100(apoB-100)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重要组分之一,对于维持LDL结构的完整及血清胆固醇水平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apoB-100及其结构上的变化在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非常巨大.目前apoB-100的编码基因及蛋白质的部分结构已基本阐明,已发现了一些结构域和决定其主要生物功能的LDL受体结合部位中,能明显影响其结构与功能的基因突变点,即第3500氨基酸突变(R3500Q、 R3500W)及第3531氨基酸突变( R3531C ).apoB-100结构上的变异均不同程度地减低apoB-100与LDL受体结合的能力,其中为重要的变异是R3500Q,可直接导致个体高脂血症的发生.本文对apoB-100基因突变所造成其结构上的变异及这种变异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马百坤;陈慧;庄一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期刊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制

    期刊稿件处理工作量大、繁琐、重复劳动多,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在稿件、审理、编发、组版等工作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是编辑部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编辑部办公管理系统软件大多较复杂,且需投入较多人力,易造成浪费.我们在工作中自制了简易的期刊稿件信息管理系统,大大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童大;朱培元;马百坤;商学军;王安铁;陈丽艳;黄婷婷;黄宇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慢性胃炎患者固体餐胃排空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CG)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炎程度及是否活动性、临床症状等与胃固体排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30例诊断为CG的患者,根据Hp检测或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Hp阳性组(n=8)及Hp阴性组(n=22);活动性炎症组(n=16)和无活动性炎症组(n=14);炎症轻度(n=15)、中度(n=9)、重度(n=6).所有患者服标准试餐加不透X线的小钡条,5 h后摄腹部平片1张,观察胃内残留钡条数目,计算胃排空率. 结果:30例CG患者平均固体餐胃排空率为(67.8±40.1)%.Hp阳性者胃排空率为(75.0±39.2)%,Hp阴性者为(65.2±4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伴活动性炎症者为(58.8±42.1)%,无活动性炎症者为(78.2±36.5)%,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胃炎轻、中、重度患者胃排空率分别为(68.3±42.8)%,(76.1±33.5)%,(54.2±45.3)%,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Hp感染、炎症及是否活动性与CG的固体餐胃排空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姜柳琴;林琳;张红杰;林征;王美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梗阻性不稳定膀胱模型的尿流动力学评价

    目的:建立兔不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动物模型,并观察其尿流动力学的变化. 方法:取雄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假手术)组和梗阻组各15只.不全梗阻性手术后第8周,在氯胺酮和氟哌利多全麻下行尿流动力学等检侧. 结果:梗阻8周后,梗阻组兔的膀胱尿流动力学主要参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变化.梗阻组不稳定膀胱的发生率为60%.该膀胱出口不全梗阻动物模型无论从膀胱的病理或尿流动力学的改变,均与人类慢性膀胱出口不全梗阻类似. 结论:这一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慢性不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疾病的病理、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提供了一个平台.

    作者:龚隽;程文;高建平;张征宇;葛京平;周水根;周文泉;马宏青;魏武;薛松;徐振宇;王冬;许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中p16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4例PLC患者血清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 结果:PLC患者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76.6%(49/64),而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患者血清未检出p16基因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AFP)、疾病分期及转移状态无明显关系. 结论:p16基因检出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是PLC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作者:陈龙邦;林勍;唐永明;王晶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球样子宫平滑肌瘤钙化

    子宫平滑肌瘤是育龄女性的高发疾病,因其局部供血不足等原因,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囊性、玻璃样、钙化等变性,而子宫平滑肌瘤的钙化常以局灶点状钙化为主要形式,全子宫平滑肌瘤类似于鹅卵石的球样钙化实数罕见.国内自1994年至2004年共报道子宫平滑肌瘤钙化11例,其中>3 cm的球样钙化肌瘤有4例[1-4].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洪磊;孙惠敏;严循娣;刘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改良的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HNP)是临床常见的腹部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AHNP动物模型的制作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自1950年Farber等予以小鼠口服乙硫氨酸饲料成功诱发急性胰腺炎,至1980年Aho等首次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法诱导出AHNP,以及近年来采用的动脉微球注射法、胰腺包膜下均匀注射法、电针刺激法、腹腔注射精氨酸法[1-4]等,AHNP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历经了许多变革,各种模型制作方法有着不同的优缺点.本研究拟在经典的并得到广泛公认的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逆行注射致活剂(AHO)法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改进措施,介绍一种改良后的、简便可行的、适宜大批量制作AHNP动物模型的方法.

    作者:黄骞;全竹富;石群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与瓣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动态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发生与瓣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变化,同时对角膜瓣下并发症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对该院及外院行LASIK术后发生瓣相关并发症的27例患者35只眼进行观察处理.按3、7、15、30和60天不同时间进行视力、裂隙灯等检查. 结果:10例层间角膜炎患者经过1~2个月治疗,瓣下炎症全部吸收,视力恢复至0.8~1.5; 9例瓣皱褶、异位,经复瓣处理,视力恢复至1.0~1.2;1例外伤瓣丢失,经异体角膜磨镶移植术后,视力恢复至0.5~0.6;1例角膜瓣下感染、溶解,经去除病变角膜瓣加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术(PTK)治疗后角膜上皮愈合,但出现角膜瓣下雾状混浊(Haze)现象; 3例3只眼上皮植入经掀瓣刮除处理,视力后达0.8~1.0; 3例3只眼角膜瓣形成不全,6个月后再次手术,视力达1.0~1.2. 结论:LASIK术后与瓣相关并发症发生时间不等,临床以早发现、早处理恢复好.强调手术的规范性,建立严格的随访制度,将LASIK手术的并发症降至低.

    作者:姜涛;黄振平;薛春燕;杨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壳糖止血海绵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壳糖止血海绵对家兔耳静脉创口的吸渗、止血作用及皮肤烫伤后促进愈合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刀片划破血管,分别用壳糖止血海绵、明胶海绵和纱布压迫出血处,30 s后去除海绵和纱布,观察止血效果;在家兔烫伤创面,分别敷壳糖止血海棉、明胶海棉和纱布,观察10天内脱痂情况. 结果:与明胶海绵组比较,壳糖止血海绵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促进创口愈合,创面脱痂时间缩短. 结论:壳糖止血海绵对创口的止血、促愈合疗效确切.

    作者:宋炳生;李汉宝;陈家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免疫抑制策略研究进展

    新型、高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使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然而,免疫抑制剂的毒性作用对肾移植患者的人/肾长期存活率却产生明显影响,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对目前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免疫抑制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贾瑞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尼氟酸对大鼠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药尼氟酸(NFA)对大鼠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鼠Langendorff体外心脏灌注模型,阻断冠状动脉,模拟心肌缺血,观察心功能指标、心率和心律失常积分值的变化. 结果:NFA(10 μmol/L)可使缺血性心律失常分数值明显降低(P<0.01),但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影响;NFA对体外大鼠心脏具有明显的负性变时和变力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氯通道阻断药NFA具有明显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朱军;王跃民;马恒;张鹏;杨俊;赖小刚;周士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