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口服地高辛的护理

王翠凤;林勇;高勇;蔡明虹

关键词:老年人, 地高辛, 护理
摘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占住院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不仅在老年科,各专科病房亦有大量老年患者.老年人原发病多,常伴有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所以地高辛治疗非常普遍.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IL-2对人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和HCG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孕早期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泌的调节作用. 方法:选取培养至第4代生长良好的滋养层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IL-2继续培养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CG浓度. 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IL-2在低浓度(100 U/ml、400 U/ml)时促进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和HCG分泌(P<0.05);在高浓度(1600 U/ml、 6400 U/ml、25600 U/ml)时抑制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而对HCG分泌无影响.②IL-2与滋养层细胞增殖性之间呈负相关,与HCG分泌水平之间无相关性;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与HCG分泌水平之间呈正相关. 结论:①不同浓度的IL-2对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产生不同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为病理性妊娠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也为临床抗早孕、异位妊娠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②IL-2可能不直接对滋养层细胞HCG的合成与释放产生调节作用.

    作者:孙琪;杨永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自固化磷酸钙糊剂治疗根管感染的近期疗效

    通常的根管充填材料为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充填,而牙胶尖一旦超填不会被吸收,取出也较困难.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是一种新型的根管充填糊剂.我们用自固化磷酸钙单独进行根管充填,观察其吸收情况及疗效.

    作者:兰俊;赵俊;张森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即刻疗效的评价

    目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评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即刻临床效果. 方法:在100例冠心病患者的靶病变处置入147枚人工支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靶病变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变化. 结果:支架置入后靶病变处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即刻增益分别为1.44~3.74(2.47±0.49)mm、2.62~12.18( 6.47±1.87)mm2,直径和面积残余狭窄率分别为-11.28%~14.17%(3.50±0.04)%、-21.28%~26.3%(6.62±6.74)%,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即刻疗效是一种可靠而简易的方法.

    作者:田志强;江时森;陈锐华;宫剑滨;张启高;王立军;彭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绵体神经损伤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大鼠模型

    目的:为建立阴茎海绵体神经损伤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动物模型. 方法:通过对大鼠的局部解剖,识别并分离出海绵体神经、盆腔星状神经节、盆神经及腹下神经,并经海绵体穿刺连接多道生理记录仪,连续测定海绵体神经切断前、后电刺激海绵体神经、盆腔星状神经节所引起的海绵体内压改变,评估神经性ED动物模型的建立. 结果:勃起过程受神经支配,自主神经纤维通过盆神经及腹下神经汇入盆腔星状神经节,并通过海绵体神经支配阴茎勃起.实验显示,损伤海绵体神经可造成ED. 结论:用大鼠可以制作成理想的海绵体神经损伤后ED的动物模型.海绵体神经损伤前后刺激盆腔神经节,同时测定海绵体内压是评估ED动物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的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孙磊;戴玉田;黄兴;孙则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1985年5月至2003年5月手术治疗的8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良性肿瘤85例,恶性肿瘤4例.其中粘液性肿瘤80例,非粘液性肿瘤9例;粘液瘤中,左心房69例,右心房11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整切除肿瘤,87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病死率为2.2%.痊愈患者随访5个月至17年未见复发. 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少见,其中粘液瘤占80%以上,因随时可能发生栓塞,甚至猝死,故一旦明确诊断,应作为急诊手术;因有复发可能,即使良性肿瘤也应适当扩大手术范围.恶性肿瘤手术效果差.

    作者:罗立国;景华;胡小南;李忠东;李德闽;董国华;申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膀胱传入神经在膀胱过度活动中的研究进展

    所有的膀胱神经反射及兴奋传出均来自于膀胱的感觉传入.随意排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膀胱充盈的感觉.近年来,急迫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的探索已由原来主要研究逼尿肌而转向膀胱的感觉神经上.值得提出的是,既往研究逼尿肌往往缺乏对膀胱尿路上皮及固有层的研究.作者就这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程文;葛京平;高建平;张征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腺苷A1受体诱导心脏预处理延迟保护及其机制的探讨

    目的:了解腺苷A1受体诱导心脏预处理延迟保护效应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关系. 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A组:以腺苷A1受体激动剂二氯环戊腺苷(CCPA)预处理; K组:在CCPA处理前15 min注射NF-κB抑制剂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DTC);C组:对照组,仅注射等渗盐水;D组:仅注射DDTC.24 h后制成体外灌注心脏,低缺血180 min,间断灌注4℃心脏停搏液,再灌注60 min.观察心功能、心肌ATP等指标. 结果:A组心功能恢复率、心肌ATP含量都明显高于Κ、C、D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 结论:腺苷A1受体诱导预处理延迟效应可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而NF-κB可能起信号传递的作用.

    作者:朱水波;殷桂林;张殿堂;胡健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彩超引导下穿刺行无水乙醇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引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甚至可高达1000 ng/L以上,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颈强硬、皮肤瘙痒症、骨折、关节疼痛等[1,2],以往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并发症较多.

    作者:傅宁华;王炼;杨斌;方熙珍;姚绍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评价磁共振(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2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MR灌注成像,采用GRE-EPI序列,重建相对脑血容量(rCBV)彩图后,以肿瘤对侧对应部位和对侧正常脑白质为参照,分别计算出肿瘤大rCBV1及rCBV2,并与病理学分级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大rCBV1值分别为1.38±0.36和4.32±3.41,大rCBV2值分别为2.83±0.76和9.71±6.23;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rCBV1或rCBV2值与病理分级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另外,rCBV1、rCBV2间有高度相关性(r=0.736,P<0.001). 结论:MR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武洪林;陈君坤;张宗军;黄伟;卢光明;唐晓俊;李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门诊部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

    门诊部是医院的窗口,是连结医院和社会的桥梁,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结合门诊部的自身特点和工作难点,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扎实有效地做好门诊部的管理工作,是新时期、新形势对门诊部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李英年;林梅;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性体内观察组织代谢的方法,在脑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作者重点综述MRS在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以及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治疗后坏死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王斌;王汉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假体周围骨保护素表达与磨损微粒分布的关系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在假体周围各区的浓度变化,研究各区OPG表达与磨损微粒聚积之间的关系. 方法:临床选取4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病例,于术中按照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和Gruen-Amstutz股骨分区法,采取松动假体周围各区的反应界膜组织,采用羊抗人OPG多克隆抗体对界膜进行免疫标记,比较OPG在各个分区中的浓度,并以电镜观察统计界膜各个分区中磨损微粒聚积的数目. 结果:髋臼分区中OPG阳性细胞数目三区显著高于一区和二区(P<0.05),股骨分区中OPG的阳性细胞数目一区、六区和七区显著高于其余各区(P<0.05).髋臼分区中三区磨损微粒聚积数明显高于一区和二区(P<0.05),股骨分区中一区、七区中黑色磨损微粒均匀弥漫存在,明显高于其余各区(P<0.05). 结论:假体周围OPG的表达具有一定规律性,并与磨损微粒的局部聚积密切相关.

    作者:王骏骅;赵建宁;王与荣;吴苏稼;周利武;曾晓峰;郭亭;包倪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以探讨H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中的18只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另外18只行假手术.于术后第3、7、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HGF、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并行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肾HGF表达明显增加而TGF-β1表达却明显下降;在肾间质纤维化晚期,肾HGF表达明显下降而TGF-β1表达却明显上升,同时α-SMA和FN的表达明显增强,肾的病理改变明显,而且HGF表达与 TGF-β1、α-SMA及 F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结论:HGF可能是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它与TGF-β1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祝高红;朱忠华;张春;刘雪梅;邓安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肌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T1和M1基因多态性在终末期肾病(ESRD)进程中与血肌酐(SCr)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ESRD患者血标本118份,健康对照组血标本133份,即时记录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血钙及血磷值;用PCR测定GST基因型,血浆PTH的测定采用双位点放射免疫法(IRMA). 结果:GST T1 和M1基因同时缺陷(A组)、T1缺陷和M1非缺陷(B组)、T1非缺陷和M1缺陷(C组)以及T1和M1都不缺陷(D组)的分布频率,在ESRD组分别为16.9%、11.0%、44.9%和27.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4%、10.8%、46.7%和28.1%,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45).以上述四种基因型为分组依据,发现ESRD组A组SCr平均值高于B组(P=0.047)和C组(P=0.007). 结论:GST基因型频率在ESRD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布差异;ESRD组GST A组 SCr值高于B组和C组,提示GST在ESRD有毒物的代谢、保护细胞免受毒性化学物质攻击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马涛;蔡卫民;陈冰;胡伟新;周岩;任红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经鼻腔用药治疗全身性疾病的潜在优势和局限性

    鼻腔粘膜对药物有良好的渗透性,而且血流量丰富,不仅适合局部用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还可代替口服或静脉途径治疗某些全身性疾病,尤其适用于生物活性较强、易被消化道破坏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多肽、激素、疫苗等.同时,由于鼻腔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经鼻腔给药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文作者就经鼻腔用药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优势、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和药物对鼻腔粘膜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程向荣;王秋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人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人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95例HCC及其癌旁组织、8例非肝癌肝组织Survivin 蛋白以及8例HCC组织Survivin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HCC组织中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非肝癌肝组织(59.77% vs 26.00% 和 59.77% vs 0.00%,P<0.01);HCC组织中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7.5% vs 0.00%,P<0.01);Survivin 蛋白表达与肝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相关关系. 结论:Survivin基因在HCC组织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参与了HCC的发生过程;Survivin基因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提示其可能成为HCC特异性诊断指标或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成胜权;王文亮;晏伟;李擒龙;王文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放射性核素近距离治疗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虽已取得成功,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该文回顾性综述了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新研究成果,包括放射性核素的选择、不同源的形式对剂量学分布的影响、治疗质量的保证、近距离治疗在空腔脏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近距离治疗的新趋势和展望.

    作者:高立宁;杜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胸腺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手术治疗小儿MG 32例的随访结果,按Osserman临床分型分为I型17例,ⅡA型10例,ⅡB型5例.胸腺病理检查:增生19例,合并胸腺瘤3例,正常组织学表现11例.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3例,总有效率87.5%. 结论:胸腺切除术是治疗小儿MG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的处理至关重要.

    作者:陈修建;景华;常春林;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口服地高辛的护理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占住院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不仅在老年科,各专科病房亦有大量老年患者.老年人原发病多,常伴有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所以地高辛治疗非常普遍.

    作者:王翠凤;林勇;高勇;蔡明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β-连环蛋白在毛囊形态发生及毛囊干细胞增生分化的作用

    β-连环蛋白(β-catenin)是一个多功能、广泛分布的蛋白.它参与了包括胚胎形成及个体发育等许多生物过程,该文作者综述了β-catenin在诱导毛囊形态发生及毛囊干细胞增生分化中的关键性作用.

    作者:林常敏;李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