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唐玲

关键词:助产专业, 课程设置, 职业能力, 护理教育
摘要:通过对助产专业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专业要求、就业方向进行分析、预测和对大专层次的三年制助产专业职业能力进行逐级分解,设置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学科3大类17门主干课程、12门选修课程,用于40名学生的授课学习,反应良好.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神经原膀胱尿动力学检查的技术控制

    对150例神经原膀胱患儿行尿动力学检查.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严格把握尿动力学检查指征,做好患儿及仪器准备、信号控制、数据质量判断及分析等.结果检查准确率100%.其中无反射型膀胱69例,高反射型膀胱56例,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神经原膀胱;余25例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拟诊为遗尿.提示规范的技术控制可使儿童神经原膀胱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更客观、准确,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胡丹;李莹;杨荆艳;陈敏;杜茂信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高能量脉冲CO2激光治疗眼睑分裂痣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能量脉冲CO2激光治疗眼睑分裂痣疗效.方法对23例眼睑分裂痣患者行高能量脉冲CO2激光治疗1~3次,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角膜的保护,术毕创面涂足够的眼膏.结果疗效优21例,占91.3%;进步2例,占8.7%.结论高能量脉冲CO2激光可有效治愈眼睑分裂痣.

    作者:厉建鸣;戎惠珍;贾高蓉;魏根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围生期的护理

    对3 809例孕产妇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筛查,10例HIV阳性,占0.26%.对10例HIV阳性者根据其孕周及孕妇意愿采取健康教育、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母婴药物阻断治疗至分娩),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结果1例终止妊娠,4例接受药物阻断治疗,5例自然怀孕至分娩;7例剖宫产,3例阴道分娩;新生儿1例出生后2年死亡,3例状况良好,5例失访.提出孕产妇HI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筛查力度和管理治疗及追踪力度,控制HIV传播.

    作者:陶剑芳;朱丽红;周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药离子喷雾治疗亚急性湿疹效果观察

    目的提高亚急性湿疹疗效.方法对66例亚急性湿疹患者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喷雾局部治疗,连续2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44例,占66.67%;显效12例,占18.18%;有效9例,占13.64%;无效1例,占1.51%;总有效率98.48%,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离子喷雾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好,安全;护理中注意充分暴露皮损区及防止烫伤.

    作者:商燕畦;雷翠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重症化学烧伤患者的护理

    对8例眼重症化学性烧伤患者行人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结果5例角膜恢复透明,视力0.2~0.3;3例烧伤严重者角膜仍呈瓷白色,视力眼前手动至指数,均保存了角膜,为角膜移植提供了条件.提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术眼用药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是其护理要点.

    作者:唐九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胸脐皮瓣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对17例外伤致肢体筋膜、肌腱缺损患者行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皮肤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移植皮瓣情况,行引流及冲洗等.结果17例均植皮成活.提示高质量的护理是患者痊愈的保证.

    作者:王军;宋翠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凡士林纱布小包装环氧乙烷灭菌效果观察

    目的解决凡士林纱布灭菌难、保管难的问题.方法将厚度为8层(1块)、16层(2块)、24层(3块)、32层(4块)、40层(5块)凡士林纱布分别采用聚乙烯袋包装,将含活菌量5×105~6/片的枯草黑色变种芽胞(ATCC 9372)置凡士林纱布的中央(方法1)或将菌片与凡士林纱布直接混合(方法2)或在每小袋凡士林纱布上、中、下3层中间各放入3 M化学指示卡1条(方法3),再用3 M纸塑包装纸封口,共225个样本采用环氧乙烷(EO)灭菌柜进行6 h灭菌.方法1、方法2于灭菌后行细菌培养,方法3分别于灭菌后第3、6、9、12个月检查化学指示卡和行细菌培养.结果化学指示卡显示灭菌完全达标,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灭菌彻底、有效期长,保管简便,携带使用方便.

    作者:王新芳;杨伟业;梁亚群;贺双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通过对助产专业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专业要求、就业方向进行分析、预测和对大专层次的三年制助产专业职业能力进行逐级分解,设置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学科3大类17门主干课程、12门选修课程,用于40名学生的授课学习,反应良好.

    作者:唐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气管插管后置胃管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留置胃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26例,传统组按常规方法置胃管,改良组用软枕垫高头部15 cm,使头肩部和颈项偏向右侧后按常规置管.结果置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改良组显著短于和低于传统组(P<0.05,P<0.01);一次插管成功率改良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改良组方法可提高置胃管成功率和减轻患者不适.

    作者:黄林华;陈燕珠;郑汉琪;杨虹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真空采血法与传统采血法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高效、安全采集血标本方法.方法将76例行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幼儿、58例体表小静脉穿刺采血婴儿、160例体表静脉采血成人分别随机分为两组各38、29、80例,分别采用真空采血系统和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种方法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质量合格率.结果真空采血系统采血一次成功率及标本质量符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采血法(P<0.01,P<0.05).结论真空采血系统应用范围广,安全,采血标本质量好.

    作者:彭清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倒悬旋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倒悬旋扳法牵引治疗.结果痊愈40例,好转38例,未愈22例.有效率78.0%.提示倒悬旋扳法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莲宝;黄学琴;舒琴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经口腔置胃管在新生儿破伤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新生儿破伤风一次性置入胃管成功率,避免诱发抽搐.方法对31例新生儿破伤风予地西泮0.5~0.8 mg/kg肌内注射30 min后,自口角一侧插胃管,证实其在胃内后固定并行管饲.结果31例均一次置管成功,留置胃管16~28 d.结论新生儿破伤风经口腔置入胃管成功率高,有利于减轻患儿的治疗性痛苦.

    作者:黎小平;冯佩兰;张木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手术室设专职医学工程师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论述了手术室设置医学工程师的必要性,其在手术室的主要职责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丽;殷玉萍;傅守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

    对1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做好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及呼吸道护理,维持循环、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及再发AMI.结果均手术成功,治愈出院;随访7~10个月,心功能恢复良好.提示及时、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秀波;王淑霞;李松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我是怎样考上研究生的

    考研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件相对容易的事,但对40岁以上的在职人员来说就比较难了.在我认识的同学中有考了2年、3年,甚至4年才考上或仍未考上的.本人是在职工作人员,从事护理工作有20多年了.

    作者:姚晚侠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血压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压变化及相关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记录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从脊髓休克期至肌力基本恢复期的血压及24 h出入量,观察分析其血压变化.结果随着脊髓休克的好转及肌力的恢复,血压逐渐回升.结论颈脊髓损伤患者血压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在护理中主张脊髓休克期取平卧位,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逐渐进行斜立位训练,以提高自身对血压的调节能力;注意避免自主神经不良反应(AD)的诱因,对出现AD者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血压.

    作者:朱薇;陈迎春;唐顺玲;杜国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心脏术后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目的预防心脏术后低钠血症.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50例心脏疾病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其适量摄盐;术后严密监测电解质和观察患者精神状况.结果8例术后发生中、轻度低钠血症,占16.0%;经对症处理后纠正.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心脏手术后低钠血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文慧;王克芳;李德才;杨丽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不同方法护理会阴切口排异性裂开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排异性裂开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将96例上述患者按切口裂开次序分为三组各32例,第1组采用红外线照射切口,2次/d,15 min/次;第2组采用新鲜无菌胎膜覆盖切口,更换2次/d;第3组采用新鲜无菌胎膜覆盖加红外线照射.三组均持续至切口愈合.结果三组切口均愈合.愈合时间,第3组显著短于第1、2组(均P<0.01);第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第3组为0,低于第1、2组(9.4%、12.5%),但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胎膜加红外线照射护理会阴侧切后裂开切口,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作者:冯文;刘卫英;罗抗封;唐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例右侧单肺移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按照护理程序对1例右侧单肺移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该例肺移植患者与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术后恢复良好,肺功能明显改善,术后64 d出院.提出术前周密的准备,术后对循环、呼吸系统和排异反应的严密监护以及严格的感染预防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茅昌敏;孟爱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的护理进展

    综述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提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实施亚低温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早期康复训练是本病的护理要点.

    作者:韩秀华;韩清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