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05年10期文献
  • 手术室设专职医学工程师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论述了手术室设置医学工程师的必要性,其在手术室的主要职责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丽;殷玉萍;傅守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思考

    分析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为:工作量超负荷,智能压力明显,管理体制不合理等.提出为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采取协商式排班制,关心、理解护士,解决晋升难的问题及培养临床护理专家等,以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谭冬梅;吴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新型医用床搬移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对于危重、骨折、手术前后及需检查的患者,常采用多人抬的方法搬移,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鉴此,笔者于2002年3月12日自行设计研制了新型医用床搬移装置(下称新装置),经临床应用1年(58例患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张世旭;颜红;张沪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倒换床单法在护理颈椎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颈椎损伤患者须卧床休息、颈部制动、行牵引治疗,这给更换床单带来极大的不便.为避免翻身不当而增加患者的疼痛,或造成骨折部位移位而影响愈合,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根据人体力学原理总结出一套新的床单更换法,通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卷筒式套被套法的改进

    传统的卷筒式套被套法[1]单人操作时,费力费时.笔者设计了一种新的单人操作卷筒式套被套法.报告如下.1方法①被套正面向内,平铺于床上,开口端向床尾,将被套开口端下层向外、向床头方向翻卷约60 cm,然后拉平开口端上层.②将棉胎平铺于被套上,上端与被套封口边齐.

    作者:张玉珍;黄永荣;蒲德琼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经口腔置胃管在新生儿破伤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新生儿破伤风一次性置入胃管成功率,避免诱发抽搐.方法对31例新生儿破伤风予地西泮0.5~0.8 mg/kg肌内注射30 min后,自口角一侧插胃管,证实其在胃内后固定并行管饲.结果31例均一次置管成功,留置胃管16~28 d.结论新生儿破伤风经口腔置入胃管成功率高,有利于减轻患儿的治疗性痛苦.

    作者:黎小平;冯佩兰;张木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凡士林纱布小包装环氧乙烷灭菌效果观察

    目的解决凡士林纱布灭菌难、保管难的问题.方法将厚度为8层(1块)、16层(2块)、24层(3块)、32层(4块)、40层(5块)凡士林纱布分别采用聚乙烯袋包装,将含活菌量5×105~6/片的枯草黑色变种芽胞(ATCC 9372)置凡士林纱布的中央(方法1)或将菌片与凡士林纱布直接混合(方法2)或在每小袋凡士林纱布上、中、下3层中间各放入3 M化学指示卡1条(方法3),再用3 M纸塑包装纸封口,共225个样本采用环氧乙烷(EO)灭菌柜进行6 h灭菌.方法1、方法2于灭菌后行细菌培养,方法3分别于灭菌后第3、6、9、12个月检查化学指示卡和行细菌培养.结果化学指示卡显示灭菌完全达标,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灭菌彻底、有效期长,保管简便,携带使用方便.

    作者:王新芳;杨伟业;梁亚群;贺双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真空采血法与传统采血法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高效、安全采集血标本方法.方法将76例行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幼儿、58例体表小静脉穿刺采血婴儿、160例体表静脉采血成人分别随机分为两组各38、29、80例,分别采用真空采血系统和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种方法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质量合格率.结果真空采血系统采血一次成功率及标本质量符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采血法(P<0.01,P<0.05).结论真空采血系统应用范围广,安全,采血标本质量好.

    作者:彭清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三年制高职护生焦虑状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高等职业护生(下称高职护生)焦虑状态、应对方式及二者之关系,为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引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对726名三年制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及高校大学生(均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16,P<0.01).结论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作为护理教育者应关注护生的心理问题,鼓励护生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促进护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井坤娟;王彦;王艳茹;王琳;甘恒志;西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小品演示赛在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培养护生专业化行为和对待事物的态度,以及在今后工作中能够自觉运用健康教育知识,满足患者不同时期的需要.方法采取教师提出表演主题,由护生撰写剧本,老师修改完善;护生以组为单位准备,并在训练结束后举行健康教育小品演示赛,评出一、二、三等奖.结果护生掌握健康教育程序、灵活运用健康教育技巧、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均较训练前有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采用小品演示赛教学方式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江燕;汪晖;方汉萍;王怡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通过对助产专业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专业要求、就业方向进行分析、预测和对大专层次的三年制助产专业职业能力进行逐级分解,设置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学科3大类17门主干课程、12门选修课程,用于40名学生的授课学习,反应良好.

    作者:唐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的护理进展

    综述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提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实施亚低温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早期康复训练是本病的护理要点.

    作者:韩秀华;韩清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

    对1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做好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及呼吸道护理,维持循环、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及再发AMI.结果均手术成功,治愈出院;随访7~10个月,心功能恢复良好.提示及时、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秀波;王淑霞;李松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胸脐皮瓣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对17例外伤致肢体筋膜、肌腱缺损患者行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皮肤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移植皮瓣情况,行引流及冲洗等.结果17例均植皮成活.提示高质量的护理是患者痊愈的保证.

    作者:王军;宋翠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心脏穿透伤行心脏修补术患者的急救护理

    对21例心脏穿透伤患者在气管插管麻醉下急行心脏修补术治疗.结果治愈20例,死亡1例,治愈率95.24%.提出急诊科护士紧急组织抢救,手术室护士快速默契配合及相关手术器械平时处于备用状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邢海云;张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心脏术后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目的预防心脏术后低钠血症.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50例心脏疾病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其适量摄盐;术后严密监测电解质和观察患者精神状况.结果8例术后发生中、轻度低钠血症,占16.0%;经对症处理后纠正.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心脏手术后低钠血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文慧;王克芳;李德才;杨丽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

    对31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行抗病毒、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给氧、退热、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隔离等治疗和护理.结果20例治愈,11例死亡.提出CM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而密切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范秋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按腹部外科手术进行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指导、按摩、音乐疗法等措施,术后7 d采用Prince-Henry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陈冬娥;胡德英;董英莉;张香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儿童神经原膀胱尿动力学检查的技术控制

    对150例神经原膀胱患儿行尿动力学检查.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严格把握尿动力学检查指征,做好患儿及仪器准备、信号控制、数据质量判断及分析等.结果检查准确率100%.其中无反射型膀胱69例,高反射型膀胱56例,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神经原膀胱;余25例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拟诊为遗尿.提示规范的技术控制可使儿童神经原膀胱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更客观、准确,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胡丹;李莹;杨荆艳;陈敏;杜茂信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应用循证护理解决手术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实践

    目的解决手术患者术中压疮、机械损伤所致角膜炎、术中低温状况、高频电刀灼伤等问题.方法分手术专科进行循证和实施护理干预,连续7个月.结果与未实施循证护理同期比较,压疮发生率由3.1%降至0.2%,角膜炎由35.0%降至2.2%,静脉炎由4.2%降至1.5%,高频电刀灼伤由偶有发生降至0,且减少了术中渗血.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解决手术过程中的问题,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思;刘小玲;王银莲;周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体外循环下肺癌心房癌栓切除并自体肺移植的手术配合

    对1例左中央型肺癌并发心内巨大癌栓患者根治性切除心内癌栓、肺部肿瘤并实施自体肺移植术.结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患者术后72 h下床活动,随访1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恢复正常工作.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无瘤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胜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气管插管后置胃管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留置胃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26例,传统组按常规方法置胃管,改良组用软枕垫高头部15 cm,使头肩部和颈项偏向右侧后按常规置管.结果置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改良组显著短于和低于传统组(P<0.05,P<0.01);一次插管成功率改良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改良组方法可提高置胃管成功率和减轻患者不适.

    作者:黄林华;陈燕珠;郑汉琪;杨虹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儿科手术中巧用头皮针头

    手术前,我们通常以静脉留置针代替头皮针头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废弃的头皮针头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增加了医疗垃圾.鉴此,我科将头皮针头用于50例手术患儿骶管麻醉术中,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吕春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代替洗眼壶洗眼

    洗眼是眼科常见的护理操作.常规消毒洗眼壶,壶内倒入适量生理盐水进行洗眼,操作完后将洗眼壶重新消毒备用.由于洗眼壶为玻璃制品,多采用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法,耗材、耗时,而且灭菌效果难以监测.为解决这些问题,我科于2004年2月开始采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代替洗眼壶用于洗眼,临床运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莲芳;梁月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药离子喷雾治疗亚急性湿疹效果观察

    目的提高亚急性湿疹疗效.方法对66例亚急性湿疹患者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喷雾局部治疗,连续2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44例,占66.67%;显效12例,占18.18%;有效9例,占13.64%;无效1例,占1.51%;总有效率98.48%,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离子喷雾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好,安全;护理中注意充分暴露皮损区及防止烫伤.

    作者:商燕畦;雷翠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倒悬旋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倒悬旋扳法牵引治疗.结果痊愈40例,好转38例,未愈22例.有效率78.0%.提示倒悬旋扳法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莲宝;黄学琴;舒琴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孕产妇全程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保证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知信行正确率和母婴生活质量.方法应用临床路径对观察组82例孕产妇实施全程(孕<12周至产后42 d)健康教育,对照组82例孕产妇实行常规教育.结果接受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频次,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接受健康教育后不同时段知信行正确率均显著提高(均P<0.01),但观察组各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自然分娩率、剖宫产医学指征及母乳喂养、婴儿抚触及游泳率等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孕产并发症及产褥期产妇异常情况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教育质量与效果,提升母婴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宇;范植蓉;王虹;刘玉娥;朱文惠;丁永艳;张华玲;胡君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量化健康教育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医疗恐惧的影响

    目的探讨量化健康教育对先心病患儿医疗恐惧的影响.方法将64例先心病手术患儿按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进行量化健康教育,让惠儿循序渐进地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对照组接受随机健康教育,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常规准备内容、术后注意事项等.采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测定干预前后患儿的医疗恐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医疗恐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可显著减轻患儿的医疗恐惧心理.

    作者:马春晖;李平;杨丛平;应雪妮;李满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EP)与早早孕鉴别诊断的特征性依据,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132例疑似异位妊娠妇女按诊断分为A(EP流产,51例)、B(EP孕囊破裂,14例)、C(EP行保守治疗成功,28例)、D(宫内正常妊娠,26例)及E(宫内妊娠流产,行诊刮术,13例)五组,均行子宫内膜厚度、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值检测.结果D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孕酮值显著大于A、B组(均P<0.01),子宫内膜厚度、β-HCG及孕酮值大于C、E组(P<0.05,P<0.01);A、B组β-HCG、子宫内膜厚度值与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孕酮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孕酮不足是导致宫内外妊娠流产的主要原因;β-HCG、孕酮值的测定结合子宫内膜厚度测量能预测妊娠的趋向、提示妊娠的着床部位,防止误诊误治.护理中注意检测前指导、密切观察腹痛情况、规范采集血标本,以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方秀莲;宋茜;黄诚刚;王晓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血压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压变化及相关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记录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从脊髓休克期至肌力基本恢复期的血压及24 h出入量,观察分析其血压变化.结果随着脊髓休克的好转及肌力的恢复,血压逐渐回升.结论颈脊髓损伤患者血压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在护理中主张脊髓休克期取平卧位,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逐渐进行斜立位训练,以提高自身对血压的调节能力;注意避免自主神经不良反应(AD)的诱因,对出现AD者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血压.

    作者:朱薇;陈迎春;唐顺玲;杜国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例右侧单肺移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按照护理程序对1例右侧单肺移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该例肺移植患者与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术后恢复良好,肺功能明显改善,术后64 d出院.提出术前周密的准备,术后对循环、呼吸系统和排异反应的严密监护以及严格的感染预防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茅昌敏;孟爱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例枢椎齿突骨折经口咽前路齿突截骨矫形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手术配合

    对1例枢椎齿突骨折C1~2脱位伴不全瘫的患者,行经口咽前路齿突截骨矫形、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术前予心理支持、口腔准备及呼吸训练,术中熟练地配合,术中及术毕保持正确体位.结果手术顺利,术后3个月复查,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植骨融合良好,四肢运动感觉正常.提示优质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芮琳;周亚昭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自制取环钩在取宫内节育器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解决常规方法取宫内节育器(IUD)困难的问题.方法对52例取IUD失败患者采用自制取环钩配合宫腔镜系统取IUD.结果均一次取IUD成功.手术时间(6.12±0.53)min,出血量≤6 ml,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自制取环钩实用,配合宫腔镜系统取IUD效果好、安全.

    作者:于桂云;张宇靖;王凤文;赵淑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围生期的护理

    对3 809例孕产妇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筛查,10例HIV阳性,占0.26%.对10例HIV阳性者根据其孕周及孕妇意愿采取健康教育、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母婴药物阻断治疗至分娩),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结果1例终止妊娠,4例接受药物阻断治疗,5例自然怀孕至分娩;7例剖宫产,3例阴道分娩;新生儿1例出生后2年死亡,3例状况良好,5例失访.提出孕产妇HI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筛查力度和管理治疗及追踪力度,控制HIV传播.

    作者:陶剑芳;朱丽红;周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不同方法护理会阴切口排异性裂开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排异性裂开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将96例上述患者按切口裂开次序分为三组各32例,第1组采用红外线照射切口,2次/d,15 min/次;第2组采用新鲜无菌胎膜覆盖切口,更换2次/d;第3组采用新鲜无菌胎膜覆盖加红外线照射.三组均持续至切口愈合.结果三组切口均愈合.愈合时间,第3组显著短于第1、2组(均P<0.01);第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第3组为0,低于第1、2组(9.4%、12.5%),但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胎膜加红外线照射护理会阴侧切后裂开切口,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作者:冯文;刘卫英;罗抗封;唐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继发开角型青光眼的护理

    对16例(16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手术(NPTS)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术后1、3、6、12和24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3.52士4.71)mmHg、(16.30±4.11)mmHg、(16.38±4.26)mmHg、(16.54±4.39)mmHg和(17.60±4.58)mmHg,与术前眼压[(46.24±9.32)mmH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随访24个月,15例眼压15~21 mmHg;1例眼压升高,再行穿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降至20 mmHg以下,手术成功率为93.75%.提出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视力、眼压变化,眼部炎症反应及滤过泡情况,指导患者按时复诊是保证手术效果的护理要点.

    作者:丁体英;余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眼病的疗效.方法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治疗33例(34眼)缺血性眼病,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改变.结果10例由0.10~0.40(治疗前)升至0.60~1.20;23例指数、光感(治疗前)中22例升至0.05~0.50,1例视力无改变.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眼病可有效提高其视力.

    作者:康凯燕;陈文莺;周佩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重症化学烧伤患者的护理

    对8例眼重症化学性烧伤患者行人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结果5例角膜恢复透明,视力0.2~0.3;3例烧伤严重者角膜仍呈瓷白色,视力眼前手动至指数,均保存了角膜,为角膜移植提供了条件.提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术眼用药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是其护理要点.

    作者:唐九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高能量脉冲CO2激光治疗眼睑分裂痣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能量脉冲CO2激光治疗眼睑分裂痣疗效.方法对23例眼睑分裂痣患者行高能量脉冲CO2激光治疗1~3次,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角膜的保护,术毕创面涂足够的眼膏.结果疗效优21例,占91.3%;进步2例,占8.7%.结论高能量脉冲CO2激光可有效治愈眼睑分裂痣.

    作者:厉建鸣;戎惠珍;贾高蓉;魏根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瑞典护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从瑞典护理界对护理研究的认识,护理研究的范围、方法、选题及基金的投入等方面概述瑞典的护理研究现状,提出建立更好的科研环境、培养更多的护理专家,争取更多的指定资助金等目标.

    作者:迟俊涛;厉萍;娄凤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我是怎样考上研究生的

    考研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件相对容易的事,但对40岁以上的在职人员来说就比较难了.在我认识的同学中有考了2年、3年,甚至4年才考上或仍未考上的.本人是在职工作人员,从事护理工作有20多年了.

    作者:姚晚侠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喉癌患者于术后3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0例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分为27.35±3.14,生活质量好者31例(62.0%)、差者19例(38.0%);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β=1.184)、对治疗的态度(β=1.175)及婚姻家庭配合(β=0.547)为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存在密切关系.提供精神心理支持,各方面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林小玲;许倩茹;梁煜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鼻咽癌放疗致鼻窦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致鼻窦炎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66例鼻咽癌放射性鼻窦炎患者行回顾性多因素分析.结果鼻咽癌放疗后发生鼻窦炎与T分期高(P=0.003)、有无鼻腔侵犯(P=0.024)、有无鼻咽冲洗(P=0.000)显著相关;与患者的性别(P=0.5947)、淋巴转移与否(P=0.4548)、腔内后装治疗(P=0.8799)无关;用滴鼻剂者鼻窦炎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用者(P<0.05).结论T分期高和鼻腔受侵犯是客观危险因素,需早发现早治疗;鼻咽冲洗和应用滴鼻剂是主观保护因素,加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全程鼻部护理,可降低鼻窦炎发生率.

    作者:曾婉明;张伟军;刘炽华;唐菊花;范丽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声振动疗法在喉癌术后止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声振动疗法用于喉癌术后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将87例喉癌术后男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止痛护理,观察组术后第2天开始行声振动疗法,1次/d,30~60 min/次.比较两组术后第3、5、7天的疼痛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53.3%、77.8%和95.6%,对照组为26.2%、33.3%和71.4%,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声振动疗法止痛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止痛护理方法,且安全.

    作者:张亚仙;夏虹;薛贵芬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