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云;张穗
颈椎损伤患者须卧床休息、颈部制动、行牵引治疗,这给更换床单带来极大的不便.为避免翻身不当而增加患者的疼痛,或造成骨折部位移位而影响愈合,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根据人体力学原理总结出一套新的床单更换法,通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21例心脏穿透伤患者在气管插管麻醉下急行心脏修补术治疗.结果治愈20例,死亡1例,治愈率95.24%.提出急诊科护士紧急组织抢救,手术室护士快速默契配合及相关手术器械平时处于备用状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邢海云;张穗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31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行抗病毒、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给氧、退热、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隔离等治疗和护理.结果20例治愈,11例死亡.提出CM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而密切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范秋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破伤风一次性置入胃管成功率,避免诱发抽搐.方法对31例新生儿破伤风予地西泮0.5~0.8 mg/kg肌内注射30 min后,自口角一侧插胃管,证实其在胃内后固定并行管饲.结果31例均一次置管成功,留置胃管16~28 d.结论新生儿破伤风经口腔置入胃管成功率高,有利于减轻患儿的治疗性痛苦.
作者:黎小平;冯佩兰;张木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解决手术患者术中压疮、机械损伤所致角膜炎、术中低温状况、高频电刀灼伤等问题.方法分手术专科进行循证和实施护理干预,连续7个月.结果与未实施循证护理同期比较,压疮发生率由3.1%降至0.2%,角膜炎由35.0%降至2.2%,静脉炎由4.2%降至1.5%,高频电刀灼伤由偶有发生降至0,且减少了术中渗血.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解决手术过程中的问题,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思;刘小玲;王银莲;周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综述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提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实施亚低温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早期康复训练是本病的护理要点.
作者:韩秀华;韩清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8例眼重症化学性烧伤患者行人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结果5例角膜恢复透明,视力0.2~0.3;3例烧伤严重者角膜仍呈瓷白色,视力眼前手动至指数,均保存了角膜,为角膜移植提供了条件.提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术眼用药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是其护理要点.
作者:唐九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手术前,我们通常以静脉留置针代替头皮针头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废弃的头皮针头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增加了医疗垃圾.鉴此,我科将头皮针头用于50例手术患儿骶管麻醉术中,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吕春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1例枢椎齿突骨折C1~2脱位伴不全瘫的患者,行经口咽前路齿突截骨矫形、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术前予心理支持、口腔准备及呼吸训练,术中熟练地配合,术中及术毕保持正确体位.结果手术顺利,术后3个月复查,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植骨融合良好,四肢运动感觉正常.提示优质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芮琳;周亚昭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17例外伤致肢体筋膜、肌腱缺损患者行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皮肤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移植皮瓣情况,行引流及冲洗等.结果17例均植皮成活.提示高质量的护理是患者痊愈的保证.
作者:王军;宋翠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论述了手术室设置医学工程师的必要性,其在手术室的主要职责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丽;殷玉萍;傅守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压变化及相关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记录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从脊髓休克期至肌力基本恢复期的血压及24 h出入量,观察分析其血压变化.结果随着脊髓休克的好转及肌力的恢复,血压逐渐回升.结论颈脊髓损伤患者血压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在护理中主张脊髓休克期取平卧位,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逐渐进行斜立位训练,以提高自身对血压的调节能力;注意避免自主神经不良反应(AD)的诱因,对出现AD者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血压.
作者:朱薇;陈迎春;唐顺玲;杜国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分析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为:工作量超负荷,智能压力明显,管理体制不合理等.提出为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采取协商式排班制,关心、理解护士,解决晋升难的问题及培养临床护理专家等,以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谭冬梅;吴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致鼻窦炎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66例鼻咽癌放射性鼻窦炎患者行回顾性多因素分析.结果鼻咽癌放疗后发生鼻窦炎与T分期高(P=0.003)、有无鼻腔侵犯(P=0.024)、有无鼻咽冲洗(P=0.000)显著相关;与患者的性别(P=0.5947)、淋巴转移与否(P=0.4548)、腔内后装治疗(P=0.8799)无关;用滴鼻剂者鼻窦炎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用者(P<0.05).结论T分期高和鼻腔受侵犯是客观危险因素,需早发现早治疗;鼻咽冲洗和应用滴鼻剂是主观保护因素,加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全程鼻部护理,可降低鼻窦炎发生率.
作者:曾婉明;张伟军;刘炽华;唐菊花;范丽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眼病的疗效.方法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刺激小脑顶核,治疗33例(34眼)缺血性眼病,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改变.结果10例由0.10~0.40(治疗前)升至0.60~1.20;23例指数、光感(治疗前)中22例升至0.05~0.50,1例视力无改变.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眼病可有效提高其视力.
作者:康凯燕;陈文莺;周佩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3 809例孕产妇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筛查,10例HIV阳性,占0.26%.对10例HIV阳性者根据其孕周及孕妇意愿采取健康教育、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母婴药物阻断治疗至分娩),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结果1例终止妊娠,4例接受药物阻断治疗,5例自然怀孕至分娩;7例剖宫产,3例阴道分娩;新生儿1例出生后2年死亡,3例状况良好,5例失访.提出孕产妇HI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筛查力度和管理治疗及追踪力度,控制HIV传播.
作者:陶剑芳;朱丽红;周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倒悬旋扳法牵引治疗.结果痊愈40例,好转38例,未愈22例.有效率78.0%.提示倒悬旋扳法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莲宝;黄学琴;舒琴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量化健康教育对先心病患儿医疗恐惧的影响.方法将64例先心病手术患儿按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进行量化健康教育,让惠儿循序渐进地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对照组接受随机健康教育,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常规准备内容、术后注意事项等.采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测定干预前后患儿的医疗恐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医疗恐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可显著减轻患儿的医疗恐惧心理.
作者:马春晖;李平;杨丛平;应雪妮;李满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解决凡士林纱布灭菌难、保管难的问题.方法将厚度为8层(1块)、16层(2块)、24层(3块)、32层(4块)、40层(5块)凡士林纱布分别采用聚乙烯袋包装,将含活菌量5×105~6/片的枯草黑色变种芽胞(ATCC 9372)置凡士林纱布的中央(方法1)或将菌片与凡士林纱布直接混合(方法2)或在每小袋凡士林纱布上、中、下3层中间各放入3 M化学指示卡1条(方法3),再用3 M纸塑包装纸封口,共225个样本采用环氧乙烷(EO)灭菌柜进行6 h灭菌.方法1、方法2于灭菌后行细菌培养,方法3分别于灭菌后第3、6、9、12个月检查化学指示卡和行细菌培养.结果化学指示卡显示灭菌完全达标,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灭菌彻底、有效期长,保管简便,携带使用方便.
作者:王新芳;杨伟业;梁亚群;贺双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预防心脏术后低钠血症.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50例心脏疾病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其适量摄盐;术后严密监测电解质和观察患者精神状况.结果8例术后发生中、轻度低钠血症,占16.0%;经对症处理后纠正.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心脏手术后低钠血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文慧;王克芳;李德才;杨丽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