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膜瓣移盖联合瓣下垫片术治疗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

王新华;崔秀兰;潘庆华

关键词: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 结膜瓣, 垫片, 护理
摘要:回顾性总结18例(18眼)结膜瓣移盖联合瓣下垫片术治疗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创面冲洗,加强心理护理,术后防止结膜瓣及下垫片移位与撕脱,对创面修复至关重要.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巧用回形针烧灼放血治疗指甲下血肿

    手指甲下血肿(下称甲下血肿)多因指端被重物砸伤或挤压所致.患者出现指甲下瘀血,指甲与甲床部分剥离,且伴指腹胀痛.临床除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若能及时采取甲下放血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并可保存指甲的完整.1990年5月至2003年5月我科门诊采用回形针代替注射器针头对980例甲下血肿患者行回形针头烧灼放血引流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消炎止痛膏外敷,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苏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瓦斯爆炸致肺挫伤患者的护理

    对13例瓦斯爆炸致肺挫伤患者通过分析其不同临床特点,对患者加强创面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实施呼吸道湿化、体位引流排痰、控制肺部感染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救治措施,结果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作者:王素云;周清宏;陈玉琴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游泳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230名足月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游泳组各11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游泳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出生后6 h开始游泳运动,2次/d,连续6 d.结果游泳运动后游泳组第2、4、6天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游泳运动能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长,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张嘉;周玉娣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即运动锻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等干预措施.6个月后测量两组骨密度(BMD)并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BMD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提高女性OP患者BMD,改善疼痛和睡眠症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凤元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差异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对医患关系认识的差异,以寻求促进改善医患关系的佳途径.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某市4家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解决医患冲突的主要手段等问题的认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对引起医患冲突的责任主体和法律适用、部分诱因(收费、患者过高要求、社会因素)认知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的一致性存在差异,提出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的一致性会极大地增强单方面措施的效果,而彼此相互沟通、尊重和理解是建立和谐医惠关系的根本措施.

    作者:潘传德;王建华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手术室经济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为加强手术室经济管理,运用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手术的需要调整工作时间,制订相对合理、操作性强的分配方案,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秋明;丁小容;刘凤玲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对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死官内对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为制定临床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观察和交谈的方式对18例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18例孕妇中抑郁症状发生率83.33%,其中SDS评分>60分占40.00%;焦虑症状发生率94.44%,SAS评分>60分占41.18%;不同年龄、学历、家人关心程度的患者其抑郁、焦虑状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孕妇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将57例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训练组术前行健康教育,术后进行患肢和关节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术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训练组术后24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菁;李敏;杜杏利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中药坐浴并碘伏涂搽治疗肛门成形术后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并碘伏涂搽治疗肛门成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肛门成形术后24 h用中药煎剂坐浴并碘伏涂搽伤口;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TDP灯照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煎剂坐浴并碘伏涂搽具有止痛、收敛、消肿、抗感染之效,利于伤口愈合和防止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亚琼;江兰;周海英;崔燕;陈晓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小剂量氯胺酮与芬太尼用于烧伤患者休克期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休克期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自控镇痛(PCA)效果.方法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CAT组),氯胺酮镇痛组(PCIKA组),芬太尼镇痛组(PCIFA组)和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镇痛组(PCIKFA组),每组15例.CAT组注射盐酸哌替啶50 mg加异丙嗪25 mg,PCIKA组用氯胺酮20 mg/ml加氟哌利多50 μg/ml,PCIFA组用芬太尼10μg/ml加氟哌利多50μg/ml,PCIKFA组用氯胺酮10 mg/ml加芬太尼5μg/ml加氟哌利多50μg/m1,3组均采用9500型PCA泵进行静脉PCA.参数设置均为负荷量1.5 ml,PCA量1 ml,锁定时间30 min,持续输注量1.5 ml/h,连续48 h.结果PCIKA组、PCIFA组和PCIKFA组镇痛后1、4、8、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镇痛前及CAT组(均P<0.01),而PCIKA组、PCIFA组和PCIKF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镇痛后各组MAP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PCIKA组为明显,HR均有不同程度减缓,其中PCIFA组较为显著和稳定,RR变化不大;PCIFA组注射负荷量后BP轻度升高;PCIFA组出现尿潴留2例,嗜睡3例.结论烧伤患者休克期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静脉PC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

    作者:熊玉珍;付京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我国眼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及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2000年眼科护理人力资源的一般情况.方法采用卫生部医政司统一编制的<2000年眼科现状调查表>,以信函方式调查我国2000年已注册的3 613所眼科医疗机构.结果3 613所眼科医疗机构共有眼科护理人员16 788人,占眼科卫生技术人员的41.94%,平均每所眼科医疗机构4.65人.结论我国眼科护理专业存在着护理人员短缺、护理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等现状.建议扩大护理专业招生量,调整招生比例;同时对在职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作者:徐海峰;张文斌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康惠尔溃疡贴治疗Ⅰ、Ⅱ期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快捷、有效的治疗Ⅰ、Ⅱ期压疮的方法.方法对32例压疮患者,按压疮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单号)及对照组(双号)各16例,观察组16例(21处)Ⅰ、Ⅱ期压疮应用康惠尔增强型溃疡贴,对照组16例(19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时间观察组(4.31±1.62)d,对照组(10.38±3.07)d,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用康惠尔增强型溃疡贴治疗Ⅰ、Ⅱ期压疮可缩短疗程.

    作者:孙学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肺癌患者的术后监护

    对52例肺癌术后患者加强生命体征、胸腔引流、呼吸功能、心功能及胸腔内活动性出血的监护;采取合理体位及行早期康复锻炼;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处理.结果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除1例多发性脑转移患者术后第5天死亡外,余51例术后恢复良好.提示全程严密监护及早期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艳;张用娥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沙滩椅体位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自行设计肩关节镜手术沙滩椅体位,其由Drager手术床、头托及配套的肩关节背板等构成.临床应用40例肩关节手术患者效果满意.该体位使患侧肩关节暴露充分,有利于手术,且手术医生操作方便,患者感觉舒适.

    作者:游春梅;曾俊;岳蕤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

    目的探讨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腺瘤切除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对36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腺瘤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包括呼吸道湿化、适时吸痰、加强气囊管理和控制肺部感染.结果9例患者出现呼吸道安全问题,经合理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均顺利渡过危险期,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伟娟;张萌;孔冬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吻合器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早期经鼻饲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对13例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第1天即开始使用肠内营养,8 d后检测各营养指标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第8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患者均顺利耐受肠内营养,肝功能、生化指标、营养状况等基本同术前,肠蠕动恢复较早,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靠,可有效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术后支持治疗.

    作者:刘希红;张亚琪;陈亚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孕妇保健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

    目的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教育知识及受教育的普及率.方法将孕妇保健学校仅有的单纯讲课形式改为讲座、座谈、示范互动以及网上健康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增加孕前准备、夫妻关系、分娩权益、婴儿的启发与培育、产后健美等内容.结果听课人数2004年较2003年增加39.89%,2004年7~12月产科住院人数较2003年同期增加18.95%,满意度由2003年的95.00%增至2004年的98.20%.结论孕妇保健学校开展讲座与网上论坛相结合的形式灵活,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邱彩凤;陆少霞;张秋霞;陈蔚瑜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防倒吸负压引流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负压引流装置广泛使用于手术室清除手术野的积血、积液,以保持手术野清晰,便于手术安全顺利进行.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缺乏防倒吸功能,如引流瓶更换不及时,引流液易被吸人中心吸引管道导致污染.长期使用则致中心吸引管道阻塞,影响负压吸引效果.鉴此,我们于2004年3月研制了防倒吸负压引流装置,经临床使用1年,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向英;于雪农;李晓译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实验组采用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4步法①由医护人员对入院患者进行宣教,讲明疾病的原因、过程及手术治疗方法.②分批组织患者远距离参观手术或观看手术录像及有关资料.③让术前患者与术后恢复期患者沟通交流,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④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讲解术式、注意事项等.结果实验组宣教后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23,P<0.05).结论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可降低手术患者焦虑水平,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董秀萍;孙中慧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重症复合外伤患者采用6 F血管鞘行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1例

    对1例因车祸发生急性严重复合外伤患者不能行外周浅静脉穿刺及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而采用6 F血管鞘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结果成功完成输血、补液,患者住院27 d痊愈出院.

    作者:鲁巧云;王春秀;钟淑清;匡翠华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