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黄晓晖;陈慕媛

关键词:血肿, 硬膜下, 钻孔引流术,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摘要:对1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颅内血肿、癫癎、脑脊液漏等)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人员必须对钻孔引流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充分认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对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以及时抢救生命.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4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对4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预防骨折及高钙危象;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副损伤、低钙抽搐,及时补钙、调整饮食以及健康指导.结果4例病人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护理并发症,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王萍;苏艳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溶媒用量的研究

    目的确定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溶媒的用量.方法采用2种方法稀释青霉素钠,常规法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皮试液;改良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6、7.33 ml稀释80万U、160万U青霉素钠,并配成青霉素皮试液.测量稀释液体积并计算皮试液浓度和含量.结果常规法80万U和160万U注射用青霉素钠溶解后,其溶液体积分别为4.34 ml、4.67 ml,均大于规定体积,配制的皮试液浓度分别为461 U/ml、428 U/ml,青霉素钠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2.20%、85.60%,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而改良法其溶液体积接近规定范围,皮试液浓度及含量符合<药典>规定.结论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6 ml、7.33 ml分别溶解80万U和160万U青霉素钠,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作者:陈晰敏;王心愉;陈淑敏;樊丽君;王颖;雷辉;田跃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术的护理

    对4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行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栓塞成功40例.提出术前进行颈动脉压迫试验为栓塞患侧颈内动脉作准备,做好眼部护理、出血情况的观察及皮肤准备,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可提高其栓塞成功率.

    作者:田琳;彭红梅;张琦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俯卧位手术体位支架应用效果观察

    正确的手术体位,可使术野显露良好,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1].我科于2002年7月使用俯卧位手术体位支架(杭州亚太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取代传统的俯卧位手术体位用物,为44例俯卧手术病人摆放卧位,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徐玉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唇裂Ⅱ期修复手术病人手术效果满意度调查分析

    对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行唇裂Ⅱ期修复手术的48例病人进行手术满意度调查,术前评估病人畸形程度、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术后出院前、出院后半年及1年调查病人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不同畸形程度、不同期望值病人对手术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提出术前帮助病人分析病情,调整心态及期望值,有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程培红;杨学馨;安丰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对1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颅内血肿、癫癎、脑脊液漏等)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人员必须对钻孔引流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充分认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对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以及时抢救生命.

    作者:黄晓晖;陈慕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颈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15例下颈椎爆裂骨折行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提出术前病人的心理准备、器械的选择,术中体位的摆放以及对于特殊内固定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莉蓉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1例颈前路椎间盘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对1例C5,6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全麻下行经前路椎间盘切除(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结果伤口一期愈合,病人症状缓解,14 d痊愈出院.指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是颈前路椎间盘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耿朝霞;高静;杨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运动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对运动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运动方案的制定原则进行综述.提出长期坚持有规律的运动,注意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并与补钙、均衡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药物结合,可发挥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雪琴;陈玉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氧疗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救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选择理想的氧疗浓度,探讨其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1只家兔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7只,模拟高原环境,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1 h后,行补液治疗.同时Ⅰ、Ⅱ、Ⅲ组分别给予80%、50%、30%氧气治疗,以选择理想的氧疗浓度.另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7只)和对照组(8只),同样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1 h后,两组均行抗休克治疗.同时实验组给予80%氧气吸入,对照组不予氧气,动态测定两组心肌收缩性能、动脉血气.结果Ⅰ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高于Ⅱ组和Ⅲ组,且动物存活时间较长,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碳酸氢盐(HCO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同时实验组的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的大变化速率(±dp/dt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救治中,采用80%浓度的氧疗效果优于50%、30%浓度的氧疗;氧疗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董燕;王仙园;周娟;郑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电磁导航下颅内肿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对12例颅内肿瘤病人应用电磁导航系统行颅内肿瘤切除,住院14~21 d,均临床治愈出院.提出术前做好解释工作、彻底备皮、制订护理计划;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对病人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晓艳;夏纯;朱顺芳;李利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整体护理

    对10例接受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术前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评估,术后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低血容量休克的预防、基础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功能锻炼,分别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刘莉萍;张青莲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15例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病人的手术配合,认为手术室护士术前熟悉病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掌握各种仪器及器械的应用,熟悉手术的每一步骤并紧密配合,术后做好仪器和器械的处理等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蒋细英;张兰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前臂游离皮瓣行口底再造术的术后护理

    总结50例口底癌病人行口底部分或全口底切除,前臂游离皮瓣行口底再造术术后护理.提出术后加强病室准备,保持口腔清洁,及时观察皮瓣色泽、质地,预防移植皮瓣血栓形成对皮瓣的成活十分重要.

    作者:蔡国静;黄文;商怀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69例皮瓣移植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对69例皮瓣移植术病人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65例皮瓣完全成活,4例发生坏死.提出术前预防感染,术中观察移植皮瓣的血液循环,术后加强皮肤护理、保温、严密观察血液循环、控制感染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萍;李红英;刘国伟;胡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于术前2 d由1名护士用统一指导语对7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进行询问调查.结果35例(44.9%)存在焦虑恐惧心理,19例(24.4%)存在抑郁心理,18例(23.1%)自尊心强,4例(5.1%)存在怀疑心理,3例(3.8%)存在孤独心理.针对上述心理问题采用恰当的心理护理,效果良好.提示做好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围术期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肖雪芬;李云;李慧敏;林伟茹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前臂皮瓣与钛网联合修复上颌骨缺损病人的术后护理

    对8例因肿瘤切除造成上颌骨缺损病人行游离前臂皮瓣与钛网联合修复手术,总结术后护理.提出做好皮瓣观察护理等对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张森林;孟兆业;程娟;王玉娟;唐静静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腿部按摩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将76例髋关节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予小腿按摩,比较两组病人患肢肿胀和疼痛的持续时间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提示小腿按摩法能缩短患肢肿胀、疼痛的持续时间,减少髋关节手术后DVT发生率.

    作者:钱雪梅;刘素霞;伍美群;杨春英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经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对1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行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治疗.结果10例病人TVT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提出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解除病人的疑虑和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李莹;胡丹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二腔导尿管在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2001年6月至2003年5月将二腔导尿管应用于我科住院须行保留灌肠的重危病人、老年病人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用物:一次性二腔导尿管(双腔气囊胶乳导尿管,广东湛江)、一次性20 ml注射器1支、余同灌肠常规用物.

    作者:刘荣;何玲玲;刘淑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