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少萍;徐永能;张月华;符霞;黄巧
对急诊科实施分组代班组长负责制管理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2003年实施后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明为高于2002年[实施前(P<0.01)].提示,该管理模式发挥了代班组长的管理潜能,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护士长将精力放于科室的管理及护理科研及发展上,从根本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春秀;李金学;岳涛;文秀华;何志秀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前使用的输液器下端安装了过滤器,采用传统的向上排气方法,总是有散在气体积存过滤器中,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更换过滤器的方向或反复排气,才能使气体彻底排除干净,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药液.
作者:王荣芳;刘藏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住院病人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系统教育培训,测试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病人血压、心率、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出院后跟踪随访3~6个月.结果病人接受系统教育培训后疾病知识评分和知识内容知晓及自我管理等能力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血压、心率、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出院后3~6个月,88.00%以上病人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遵医治疗,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体重、血糖、血脂等下降.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血压病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能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维护病人健康有积极意义.
作者:古彩英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对中专护理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教材体系结构不完善,教学设备和实习条件有限及课程时间安排不当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将单一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较好方法.
作者:罗志宏;娄钦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回顾性总结18例急性肾炎合并重症高血压患儿的护理.提出严密观察病情,测量血压时注意患儿的姿势正确和袖带选择,重视饮食、休息指导是患儿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博;李扬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自行设计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记录单并应用于448例行介入手术的病人,显示该记录单内容全面(既记录了手术护理过程,又使手术中一次性物品的消耗一目了然),规范了导管室的护理管理.
作者:尚喜艳;杨淑娥;颛丽丽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寻求合理防御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20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评定,并与全国常模青年组比较(常模组).结果临床护士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明显低于常模组(P<0.01)、敌对与常模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余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常模组(均P<0.01).各因子阳性率依次为强迫症状(42.57%)、忧郁(36.63%)、偏执(33.66%)、焦虑(32.67%)、恐怖(22.77%).并且与DSQ的投射、潜意显现、幻想、躯体化、幽默、理想化、假性利他和掩饰因子呈正相关,与分裂、压抑、回避、同一化、否认、消耗倾向、期望呈负相关.结论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应从改善护士工作与生活环境条件,调节人际关系,培养正确防御心理刺激和冲突的方式、方法着手,以减轻临床护士压力、保证其身心健康.
作者:沈红五;俞杰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现状、健康期望寿命及独立期望寿命.方法用问卷法调查1 041名≥60岁老年人卫生知识水平、收听收看卫生节目、日常生活能力、几种常见病患病情况;采用简略寿命表计算老年人年龄、性别、老年人及患病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和独立期望寿命.结果本组老年人整体卫生知识水平偏低;干部、经常收听、收视卫生节目的老年人卫生知识水平好于其他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几种常见病患病率增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健康期望寿命及独立期望寿命缩短(患病老年人比同年龄段老年人更短).结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卫生知识水平,预防和早期发现、治疗常见病,有利于延长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和独立期望寿命,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作者:王化玲;胡玮;吕宝良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对有自主咳嗽能力的气管切开病人33例,待其吸气时经气管套管将3~5 ml气管湿化液注入气管支气管,刺激病人自主咳嗽将痰液咳出,于气管套管口外吸去痰液,冲洗过程中持续给氧3~4 L/min,保持SaO2>0.92,根据病人痰量调整冲洗次数,1~2次/d,冲洗液量20~200 ml/次,至咳出痰液较清澈结束冲洗.结果12例于气管切开3~5 d放弃治疗,余21例冲洗10~15 d后,未发生继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存在的呼吸道感染被控制.
作者:张发;张靖;奚靖;王素平;赵燕;王爱红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中期老年性痴呆(AD)病人遵医行为的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确诊为AD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不进行遵医行为干预;观察组实施3 R训练、体能训练、饮食调整、服药、生活习惯、社会活动等遵医行为的全程护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生存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早、中期AD病人遵医行为,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卢少萍;徐永能;张月华;符霞;黄巧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将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随机分为手叩击排痰(手叩组,15例)和G5振动排痰机排痰(机叩组,1 7例).结果两组第1、3天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pH值、PaO2、PaCO2及第1、7天24 h排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对于COPD病人使用Gs振动排痰机可有效排除痰液,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病人症状,使PaCO2下降,PaO2上升.
作者:陈长英;王俊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100例患儿(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无针输液系统输液,与采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的100例患儿(对照组)比较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液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可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徐木兰;吴丽芬;张元元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介入治疗,术中出现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穿孔、低血压、心律失常、造影剂不良反应、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75例次.经采取密切病情观察、对症处理等积极的护理措施,病人均手术顺利,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痊愈出院.
作者:郑凤兰;王晓莉;王琳;于凤菊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86例脑梗死老年病人进行抑郁症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病人抑郁症状分为正常,轻度、中、重度3个层次进行分析与护理干预.结果提高了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燕玲;刁利华;刘方;邱贵凤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在侵入性护理操作教学中引入换位思考理念.通过演示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模拟病房进行角色扮演,临床见习、实习巩固教学效果,使护生能更好地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田建丽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创建医院静脉治疗指导组(下称委员会),建立指导委员会及科室小组二级管理模式,制订其职责、制度,组织学习先进护理理念、发挥骨干作用、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委员会的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及静脉治疗水平,促进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及科研意识,全面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邓胜平;戴晓婧;孙惠伶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对1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病人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9例临床症状5~10 d消失,出院3~6个月,CT复查瘤体缩小50%~60%.随访10个月至3年,8例未复发,1例双肾AML并肺转移者病情缓解,1例失访.护理要点:预防肾AML瘤体破裂出血,栓塞综合征的观察及对症处理,防止穿刺部位血肿.
作者:邓翠菊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对4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熏蒸和艾灸治疗,配合系统的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治愈40例,好转8例,治愈率83.3%,有效率100.0%.提示中药熏蒸配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提高其疗效.
作者:张琴;郭俐宏;冯晓敏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对护士接触抗癌药的主要环节和吸收途径,抗癌药对护士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DNA的损害和对育龄护士生殖结局的不良影响以及防护措施对护士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强调职业性接触抗癌药物时加强自身防护,可有效避免抗癌药物对护士的危害.
作者:江会;李武平;付菊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专科护士激励需求的现状,为专科护士的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10名专科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专科护士激励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科护士对激励的需求程度较高,评分为(2.88士0.12)分;对护理科研的需求排序第一;不同护龄、不同科室护士的激励需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专科护士制度实施过程中,护理管理者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管理优势,重视运用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因人施管,据需行激;创造条件满足专科护士的护理科研需求,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
作者:李秀云;徐蓉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