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习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黄惠根;黄红友

关键词:学生, 护理, 实习, 综合考核, 教师素质, 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法对150名实习护生在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工作的整体性、计划性和素质修养等综合技能考核项目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总体欠佳,其中在护理病历方面不及格者占10%,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方面不及格者占14%,应变能力及沟通方面不及格者占8%.结论要提高实习护生综合技能考核的成绩,必须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护生体格检查、诊断及书写等综合技能的培训;注重护生观察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人从医行为的研究

    目的提高高血压病人的从医行为及对特定知识的知晓率.方法根据调查结果, 对264例高血压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后病人的从医行为明显提高,教育前后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通过定期随访发现,病人良好的从医行为不随出院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从医行为,增强对高血压特定知识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

    作者:张文红;徐秀花;张秀云;沈小兰;潘菊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病人的护理

    肝动脉栓塞化疗(TAE)是目前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合并门静脉癌栓时,化疗后易出现肝功能衰竭,曾被认为是栓塞化疗的禁忌证.我科1997年4月至2002年4月对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进行了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龙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单人更换透析器的方法

    血液透析中心由于每班次病人上机较集中,以前当病人上机即发生透析器破膜时,其他护士就要停止手头工作予以配合.一人负责给病人回输生理盐水,其他人负责预充新的透析器.常规采用生理盐水在重力作用下,用输液(血)器与要预充的透析器连接.由于连接不严密,压力低,不易驱净透析器内的气泡,透析机上的空气监测器常因捕捉到气泡而报警,从而影响病人正常透析.我们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经过不断摸索,探索出单人即可完成更换透析器的方法.

    作者:果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阴道发育异常病人围术期护理

    阴道发育异常在造成经血潴留、性交困难或分娩阻碍时即需手术治疗,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功能性阴道,使经血能顺利排出,满足性生活要求和解除对分娩的阻碍.我科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阴道发育异常6例,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子纤维喉镜下胃管置入法的临床应用

    喉、咽、食管肿瘤或瘢痕狭窄病人常因吞咽困难或肿瘤压迫等原因,以常规胃管置入法插胃管时往往操作困难,难以一次成功.我科于2000年12月至2002年8月在电子纤维喉镜下行胃管置入21例,均一次成功,且损伤少,报告如下.

    作者:植少娟;刘和菊;林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全麻苏醒期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其护理对策

    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已受到临床广泛重视.为探讨全麻苏醒期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2年6月对36例手术病人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祝惠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的护理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是指应用药物和特殊手术器械以减弱跳动心脏的动度而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避免了体外循环所带来的心、脑、肾、血液等脏器和系统的损害及其相关的并发症,OPCAB在适应证选择上没有年龄限制,更适合于老年和重症病人[1].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我院共行OPCAB 75例,手术效果及近期随访结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谈锦艳;邱文娟;顾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糖尿病抑郁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给病人和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其病情的发展与转归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部分病人存在负性心理,尤其以抑郁多见,抑郁情绪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负面影响[1].我们在对64例糖尿病病人进行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涉及面广、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内容,将其用于有负性心理的病人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谢翠华;罗祥容;邓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病人的护理

    泪道阻塞引起溢泪是眼科常见病.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采用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病人34例(42眼),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琦;张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肥胖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相关关系的调查分析

    2001年1~12月,我科对10 565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其中4 279人为肥胖者.为了解肥胖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相关关系,笔者对健康体检者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元梅;林敏霞;石玲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术期护理

    胸、腰椎结核是高原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高原地区氧含量低、气候寒冷干燥,加之卫生条件、防御意识、就医意识淡漠,易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手术清除病灶与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为使病人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注重术前及术后的护理非常必要.我科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胸、腰椎结核36例,围术期护理如下.

    作者:刘艳;陈莉;白剑利;林会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临床后期多形式教学查房的实施

    护生临床后期教学(即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实习目标的完成,而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从2001~2002年我院对如何开展教学查房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将多形式多方法的教学查房应用于护理后期临床教学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胜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美克尔憩室的手术配合

    美克尔憩室属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发病率为1.75%,病变常位于距回盲部10~100 cm处回肠肠系膜对侧缘,大部分病人终身无自觉症状,仅有15%~30%病人因憩室并发出血、穿孔、溃疡、肠梗阻而有临床症状,与阑尾炎、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结肠息肉、肠梗阻等很类似,采用常规X线摄片、钡灌肠、纤维结肠镜等检查很难确诊[1].我院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对8例症状明显,多次辅助检查不能确诊的病人采用腹腔镜探查确诊加肠憩室切除术,效果满意.手术配合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体脱钙骨基质骨粒复合骨水泥的临床应用及其配合

    随着骨肿瘤保肢技术的不断提高,处理肿瘤术后骨缺损以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使骨缺损修复材料既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及组织相容性,又具备骨诱导和骨引导能力,我院骨肿瘤研究所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将异体脱钙骨基质骨粒(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和骨水泥(bone cement,BC)复合制成生物性骨缺损修复材料,用于骨缺损修复重建.经过临床应用发现,病理性骨折及并发症极少发生,而且异体脱钙骨基质骨粒复合骨水泥材料具有结构合理及良好的赋行性和组织相容性,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可为修复部位提供较为坚固的生物力学支持,是进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途径[1,2].

    作者:折燕玲;李红;陈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硬化胸腹水对肺功能和动脉血氧的影响

    为探讨肝硬化胸腹水对肺功能和动脉血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护理找到更好的依据,我科自1999年2月至2001年10月对4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进行了肺功能和动脉血氧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连珊;缪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变应性鼻炎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变应性鼻炎病人的自我健康意识,为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施教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例中53例曾按感冒治疗半年以上,仅29例坚持抗变态反应治疗.文化层次不同,其对宣教内容的需求各不相同:高学历者更想了解预防知识、本病的发展及预后,其次是检查的目的及发病原因;而低学历者较注重了解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其次是预防知识.结论对过敏性鼻炎病人须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强调过敏原皮肤测试的必要性,以及坚持抗过敏治疗的重要性;重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围术期抗变态反应治疗.

    作者:曲荣坤;董尚朴;林宇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可调式弹力吊带帽在颅颌牵引中的应用

    颅颌牵引是上颌骨骨折复位后对颌面骨进行固定的必要措施.一般需要持续牵引3~4周[1].传统的胶带牵引,由于易松脱、松紧度难以自行调节、进食费力、睡眠时体位受限等原因,常引起病人感觉不适而难以坚持治疗和护理,甚至引起骨折延迟愈合、不良愈合、错位愈合等不良效果.鉴此,2001年笔者自行研制出可调式弹力吊带帽,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少萍;肖柳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在《护理学基础》考试命题中的应用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能评价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检验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客观地为改进教和学提供必要的依据[1].因此,考试在某种意义上评价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也促进了考试方法的改进.从19世纪末以来,传统的经验考试发展到现代的科学化考试;在考试内容方面,正由考核记忆知识逐渐转变为侧重考核理解和运用,注意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故此,为提高<护理学基础>的考试质量,使考试更具科学化,笔者认为应按照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法进行试卷命题.

    作者:金莉光;王翠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通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临床上采用滴注或直接注入的方法进行肠内营养,操作较繁琐.鉴此,2002年笔者将静脉输液中使用的三通管(下称三通)应用于肠内营养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以滴注方法为例介绍如下.

    作者:秦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白内障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日益增长和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为使白内障病人从身心两方面积极配合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对我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复明中心(简称中心)就诊的106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以便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莉娟;王世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