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崇光;周建平;胡秋莲;余丹;姚洪亮
1例病人在应用枸橼酸阿奇霉素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提示初次应用该药,速度应缓慢,用药过程中须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
作者:王素云;谢金荣;柴新梅;黄静;王美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压力和应对方式,以期帮助病人正确应对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压力量表和Jalowiec应对方式量表对83例病人的压力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压力来自与疾病、环境和社会经济有关的压力原,其中25项压力原的平均压力程度为中度或以上;常采用乐观应对,其次为面对应对、寻求支持和依赖自我等应对方式;病人压力水平与寻求支持、依赖自我、逃避、宿命、姑息和情感应对方式的应用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存在多方面的压力并应用各种应对措施.护理人员应以压力和应对互动模式为指导,对病人进行评估和干预,帮助病人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卢惠娟;顾沛;李晓蓉;王轶青;杨红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回顾分析8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加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分流术、皮下埋置静脉泵的术后护理.结果病人均未出现脾静脉系统血栓,仅2例病人低热14 d,提示加强术后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可帮助病人康复.
作者:陈崇光;周建平;胡秋莲;余丹;姚洪亮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药物治疗是牙周炎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为全面了解牙周炎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了用药的原则是抗菌和减轻损害反应相结合,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理想的药物应该既可抗菌又可减轻损害反应有效、安全,无或少不良反应,作用时间长,不易产生耐药性.
作者:白碧荣;镡旭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22例外源性性早熟患儿施以积极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阴部护理,收到良好效果.提示应加大力度进行健康宣教以预防儿童外源性性早熟的发生.
作者:汪在华;郭汉萍;胡玲;李莉;黄小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63例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结直肠癌病人采用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穿刺局部的护理及重视并发症的预防等措施.结果病人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减轻,无明显出血等导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韩斌如;寇京莉;王欣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护理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不够,护理专业教育未很好纳入人文素质教育.应从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及招收一定比例文科生等途经加以改善.
作者:慕江兵;唐淑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307例AMI病人采用PEEL预后指数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AMI的病人PEEL预后指数越大,危险程度越高,住院早期病死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既往史、休克、心力衰竭、ECG异常和心律失常程度的加重,AMI病人住院早期病死率亦随之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AMI病人PEEL预后指数与住院早期病死率密切相关,是判断AMI预后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郑渝娜;许秀丽;梅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5例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属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评定.结果92.3%的病人家属知道疾病的诊断,但缺乏护理知识与技能;93.8%希望与医护人员面对面直接交谈健康教育知识;出院后86.2%选择护士家访.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
作者:张月华;卢少萍;符霞;徐永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改善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全胃切除术后病人60例,采用配对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护理;治疗组实施合理膳食方案.术后1、3、6个月及1年分别测量两组病人体重、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前血清蛋白及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等生化指标,并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从术后3个月起,治疗组的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针对病人个体的性别、体重、经济状况、术前饮食习惯等合理地调配饮食,大限度地增加了病人的营养摄入量,可改善其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冬娥;胡德英;蔡红玲;董英莉;张香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84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行为干预,内容包括医院管理者提供支持、护理管理者提供对策和护士自身调节三方面的措施.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行为干预前后进行测试,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和焦虑;阳性症状均分,干预前2.88±0.57,干预后2.63±0.43,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肿瘤护士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曾瑶池;罗帼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将135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对照组35例),加深插管组(对照2组35例)改良灌肠组(改良组65例)进行研究.结果改良组药液保留时间、治疗效果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采用改良法灌肠,可延长药液保留时间,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
作者:王瑛琳;张瑾;赵春;贺治芬;王怀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孕产妇实施孕期、围生期健康教育,结果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保证了新生儿能量的及早摄入,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明显提前.说明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蒲凤萍;李玉梅;唐亚梅;李满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采用改良式托板对120例病人行手指皮牵引进行观察.结果治疗4周骨折解剖对位95例,功能对位24例,10~15°成角1例.提示使用改良式托板行手指皮牵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牵引松紧度易调节,值得推广.
作者:庞景霞;周晓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1例左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进行护理.术前实施心理护理、颈总动脉压迫试验护理、眼部护理及行为训练;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穿刺点局部的护理及头部制动等.病人心理平稳,手术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冯慧萍;冉敏;梁雪飞;徐卫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1例巨大脐膨出合并先天性多器官畸形的新生儿进行护理.提示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及早纠正休克,加强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及伤口、并发症的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詹汉英;冯翠梅;杜翠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根据病人对术后营养知识缺乏的现状,将QC活动程序运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活动前50例和活动后9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QC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提示开展QC活动能提高病人术后营养知识知晓率,可促进病人体力恢复及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蒋凤莲;刘利坚;谢秋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颅脑损伤病人由于需要较长期卧床休息,加上脱水剂的应用,容易发生便秘,而颅脑损伤病人大多伴有颅内高压,用力排便会使颅内压升高.为了预防颅脑损伤病人发生便秘,1999年8月至2002年3月我科对96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生大黄糊剂贴敷于神阙穴,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赵秋月;徐利仙;曹芬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度空间护理模型(下称模型)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髋关节功能状况按康复程度分为四个层次,依层次施以不同的康复锻炼方法,于术后6个月进行置换髋关节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92.7±6.5,优良率93.3%,与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模型的应用,使我们科学地制定出置换髋功能恢复层次,并通过按层次施以不同的康复锻炼方法,获得满意的康复护理效果,提高了疗效.
作者:方汉萍;汪晖;杜杏利;陈海霞;刘芳萍;刘其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腹腔内脏出血病人往往病情危急,易引发休克,快速输血是抢救病人的关键措施之一.自体血回输具有快速、安全等优点,如何将自体血在短时间内回输,对病人的抢救及预后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一种简易的自体血回收装置,大大提高了腹腔血的回收再利用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军;肖艳丽;李菲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