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新生儿巨大脐膨出合并先天性多器官畸形的护理

詹汉英;冯翠梅;杜翠珍

关键词:婴儿, 新生, 疝, 脐, 多器官畸形, 护理
摘要:对1例巨大脐膨出合并先天性多器官畸形的新生儿进行护理.提示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及早纠正休克,加强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及伤口、并发症的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的有力保证.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对孕产妇实施孕期、围生期健康教育,结果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保证了新生儿能量的及早摄入,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明显提前.说明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蒲凤萍;李玉梅;唐亚梅;李满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改良托板在手指皮牵引中的应用

    采用改良式托板对120例病人行手指皮牵引进行观察.结果治疗4周骨折解剖对位95例,功能对位24例,10~15°成角1例.提示使用改良式托板行手指皮牵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牵引松紧度易调节,值得推广.

    作者:庞景霞;周晓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门静脉高压症置入静脉泵病人的护理

    回顾分析8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加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分流术、皮下埋置静脉泵的术后护理.结果病人均未出现脾静脉系统血栓,仅2例病人低热14 d,提示加强术后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可帮助病人康复.

    作者:陈崇光;周建平;胡秋莲;余丹;姚洪亮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PEEL预后指数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护理意义

    对307例AMI病人采用PEEL预后指数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AMI的病人PEEL预后指数越大,危险程度越高,住院早期病死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既往史、休克、心力衰竭、ECG异常和心律失常程度的加重,AMI病人住院早期病死率亦随之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AMI病人PEEL预后指数与住院早期病死率密切相关,是判断AMI预后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郑渝娜;许秀丽;梅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开展QC活动提高病人术后营养知识

    根据病人对术后营养知识缺乏的现状,将QC活动程序运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活动前50例和活动后9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QC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提示开展QC活动能提高病人术后营养知识知晓率,可促进病人体力恢复及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蒋凤莲;刘利坚;谢秋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睾丸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护理

    男性生育力低下有多种原因,若长期不治疗,往往会造成情绪和心理异常,从而影响夫妻关系,甚至导致家庭破裂或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睾丸活体组织检查可鉴别是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还是睾丸对促性腺激素缺乏反应所致的不育症.我院1989~2001年应用睾丸活体组织检查诊断男性不育症、无精症共3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珍;董莉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住院烧伤患儿的健康指导

    对347例住院烧伤患儿及其家长实施健康指导,内容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康复锻炼指导及安全防护知识指导等.结果健康教育效果优良率达85.6%.

    作者:丛敏;吴敏;赵宏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护理管理活动中的美学理念

    论述护理管理活动中管理者感性美,管理活动的理性美、环境美、艺术美.提出将美学理念寓于护理管理活动中,管理者的美学修养是关键.

    作者:王艳梅;张宁;秦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三度空间护理模型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度空间护理模型(下称模型)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髋关节功能状况按康复程度分为四个层次,依层次施以不同的康复锻炼方法,于术后6个月进行置换髋关节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92.7±6.5,优良率93.3%,与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模型的应用,使我们科学地制定出置换髋功能恢复层次,并通过按层次施以不同的康复锻炼方法,获得满意的康复护理效果,提高了疗效.

    作者:方汉萍;汪晖;杜杏利;陈海霞;刘芳萍;刘其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压力和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压力和应对方式,以期帮助病人正确应对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压力量表和Jalowiec应对方式量表对83例病人的压力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压力来自与疾病、环境和社会经济有关的压力原,其中25项压力原的平均压力程度为中度或以上;常采用乐观应对,其次为面对应对、寻求支持和依赖自我等应对方式;病人压力水平与寻求支持、依赖自我、逃避、宿命、姑息和情感应对方式的应用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存在多方面的压力并应用各种应对措施.护理人员应以压力和应对互动模式为指导,对病人进行评估和干预,帮助病人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卢惠娟;顾沛;李晓蓉;王轶青;杨红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脐带绕颈阴道试产786例临床观察分析

    比较786例脐带绕颈阴道试产者(观察组)与100例无脐带绕颈的正常足月分娩产妇(对照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评分及伴脐带血流异常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阴道助产数、胎儿窘迫发生率及脐带血流异常高于对照组(P<0.01,P<0.05),但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脐带绕颈伴脐带血流异常时剖宫产率明显增加.提示对脐带绕颈不伴脐带血流异常者分娩时只要观察仔细、处理得当,绝大多数胎儿可以自然顺产.

    作者:赵香枝;尹保民;赖海燕;温远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怀念叶欣

    作者:崔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调查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76名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调查.结果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护士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显著多于健康成人;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水平、各因子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水平、抑郁和敌对因子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临床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且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马伟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急救中的优势探析

    将80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插管;对照组42例采用普通导管插管,观察1 min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1 min插管成功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1. 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ETC插管在心肺脑复苏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其优势远远大于传统单腔导管插管.

    作者:曾艳;黄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病人的护理

    对63例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结直肠癌病人采用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穿刺局部的护理及重视并发症的预防等措施.结果病人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减轻,无明显出血等导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韩斌如;寇京莉;王欣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青光眼病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青光眼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62例青光眼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运用自主性健康教育方式,即首先评估病人的学习需要与学习状态,同病人保持协调;教育目标由护士和病人共同制定.对照组则运用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即依据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分析,护士自行制定教育计划,按步骤给病人施教.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为82.7%;病人对宣教内容主动咨询,观察组为96.3%,而对照组为69.1%;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6.3%,对照组为76.5%.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自主性健康教育方式教育效果明显优于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湿润烧伤膏用于输液外渗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外渗药物可使局部产生炎症反应,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对40例静脉输液外渗病人采用温润烧伤膏涂搽配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效果良好,同时与40例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时双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穴位贴敷预防颅脑损伤病人便秘疗效观察

    颅脑损伤病人由于需要较长期卧床休息,加上脱水剂的应用,容易发生便秘,而颅脑损伤病人大多伴有颅内高压,用力排便会使颅内压升高.为了预防颅脑损伤病人发生便秘,1999年8月至2002年3月我科对96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生大黄糊剂贴敷于神阙穴,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赵秋月;徐利仙;曹芬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合理膳食对全胃切除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改善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全胃切除术后病人60例,采用配对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护理;治疗组实施合理膳食方案.术后1、3、6个月及1年分别测量两组病人体重、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前血清蛋白及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等生化指标,并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从术后3个月起,治疗组的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针对病人个体的性别、体重、经济状况、术前饮食习惯等合理地调配饮食,大限度地增加了病人的营养摄入量,可改善其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冬娥;胡德英;蔡红玲;董英莉;张香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家居精神病病人抗精神病药中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服用抗精神病药中毒而来本院抢救的112例精神病病人中毒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服药自杀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多为青壮年,以故意服药者多见.提示必须加强精神药品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对自杀病人的防范,以降低药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韩凤珍;张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