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病人的护理

丁晓红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 护理
摘要:对20例肾上腺肿瘤病人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治疗,住院5.0 d出院.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密切监测血压及电解质变化;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引流管及并发症的护理,指导病人饮食和活动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去氨加压素对体外循环病人术后激活凝血时间的影响

    随机将40例择期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分为两组:用药组20例,于CPB结束时将去氨加压素0.3 μ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约75 gtt/min);对照组20例不用去氨加压素.结果用药组病人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去氨加压素可缩短CPB病人术后ACT,可减少CPB后出血.

    作者:张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棕床垫的制作与预防压疮的应用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一般采用2 h定时翻身护理[1],但对骨盆骨折、脊椎骨折者,勤翻身给病人不但带来剧烈疼痛,且有引起骨折错位的危险.鉴此,我们自制了一种预防压疮的棕床垫,自2001年3月至2003年1月,经临床应用85病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万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针灸加暗示治疗癔症性失语的护理

    对36例癔症性失语病人采用穴位针刺为主必要时行穴位注射加心理暗示及语言训练.结果全部病人发音正常,对话流利.提示应用针灸加暗示治疗,并加强心理护理,解除病人心理障碍,是治疗癔症性失语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洛灵;张瑜凡;朱琳;张现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护理程序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对35例机械通气病人在撤机过程中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撤机前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制定撤机护理目标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评价撤机效果.结果撤机前,30例肺功能良好,3例经2次复机后肺功能良好,2例因病情恶化死亡.

    作者:芦良花;蒋玲;冯海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水合氯醛不同给药途径用于眼科患儿制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眼科检查前不同年龄患儿对10%水合氯醛不同用药途径制动效果.方法对465例眼科检查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儿(151例)、幼儿(156)例、学龄前(158例)共3组;随机予口服(236例)或灌肠(229例)途径给药.结果制动效果,婴儿组口服给药明显优于灌肠法给药(P<0.01);幼儿及学龄前组灌肠给药法明显优于口服给药法(P<0.01).结论应用10%水合氯醛制动,婴儿宜选用口服,幼儿及学龄前患儿宜选用灌肠法给药.

    作者:杨远霞;林明色;胡穗曦;陈少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双氯芬酸钠联合阿托品用于肾绞痛镇痛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双氯芬酸钠、阿托品联合用于肾绞痛镇痛的疗效.将230例肾绞痛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92例)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加阿托品;对照1组(65例)单纯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对照2组(73例)肌内注射阿托品,观察镇痛程度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镇痛有效级别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2组镇痛效果明显低于上述两组;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1组类似,与对照2组比较,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提示双氯芬酸钠联合阿托品用于肾绞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伟;邝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椎体间融合器置入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康复护理

    目的评价康复护理对椎体间融合器(CIFC)置入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效果.方法将82例病人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术前进行耐受力训练,术后指导四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24个月观察组JOA评分及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提高CIFC置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手术效果.

    作者:江敏;汤晓丹;黄素芳;李光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昏迷病人鼻饲速度探讨

    将80例昏迷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均用普通一次性输液管滴入200 ml鼻饲流质,速度A组80 gtt/min,B组100 gtt/min.结果A组无1例窒息,B组出现2例窒息;两组鼻饲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昏迷病人鼻饲以80 gtt/min为宜.

    作者:张云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生物陶瓷置管术治疗传导性耳聋患儿的护理

    对96例(168耳)分泌性中耳炎致传导性耳聋患儿采用生物陶瓷置管术治疗.结果术后1周纯音听力平均提高10~25 dB,脱管后6~12个月听力达 27 dB.提示加强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预防脱落、堵管、中耳再感染,加强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魏翠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产后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形体恢复的影响

    将129例产妇随机分成训练组(74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常规进行产后健康指导,训练组增加形体训练,持续6个月,以体重指数(BMI)评价产妇形体恢复情况.结果产后1、3、6个月两组BMI均明显下降,而训练组下降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提示产后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形体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瑞贞;田丽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成人平卧位静脉输液时5(1/2)号头皮针的应用

    对240例静脉输液病人,均采用康寿牌输液器输液,单日选择5(1/2)号、双日选择6(1/2)号头皮针进行手背静脉穿刺,在输液高度为90、100、110 cm时分别测试两种型号头皮针的滴速,并评估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在同一输液高度,两组滴速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1/2)号头皮针在输液高度100、110 cm时即可达到成人输液滴速要求;6(1/2)号头皮针在高度90 cm时则超出滴速要求,并且穿刺时病人疼痛感明显.提示成人平卧位输液宜选用5(1/2)号头皮针,以有效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疼痛.

    作者:陈英;马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对15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人在发病的不同时期行药物、激光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在急性期得到及时治疗的病人,视网膜复位率达85.0%,视力改善率75.0%;晚期或复发病人术后视网膜复位率57.0%,视力改善率43.0%.提示早期诊断、治疗及全面细致地护理,对改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人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丁体英;聂晓东;高琴琴;纪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PICC无针输液系统在ICU病人中的应用

    对100例ICU病人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无针输液系统进行置管给药,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9.0%;操作时间平均13.0 min;留置导管时间平均95.0 d,无并发症发生.提示PICC无针输液系统安全、省时,应用效果肯定.

    作者:陈妙华;洪彩虹;周玉华;曾文;黄丽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子宫切除围术期病人不同饮食护理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饮食护理方法对子宫切除病人围术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9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饮食护理;观察组实施调整后的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浆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均较对照组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子宫切除病人围术期实施新的饮食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营养状况,不同程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球香;何卫玲;方秋英;胡高瞻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肌声学造影下化学消融治疗2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护理

    对2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心肌声学造影下化学消融治疗,术前熟悉病情,予以心理支持及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中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并发症等;术后置CCU,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胸痛、胸闷及心律失常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结果消融后静息时病人左室-主动脉压力阶差消除;术后1个月随访,病人胸痛、胸闷症状明显缓解.

    作者:杨慧敏;陈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血透效果影响因素及其防治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透效果的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血透病人和同期50例非糖尿病肾病(非DN)血透病人,分别观察其存活时间、死亡原因、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两组1~2年,>2年存活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其次为感染;首次透析时肾功能与病死率成正比;DN组透析低血压、心血管病变、感染及视网膜病变较非DN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血透前Glu,血透期间Al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充分的血透、减少透析时血糖的波动、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是减少终末期血透病死率,提高其存活时间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昌娥;陈少秀;杨红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头皮针漏液的补救方法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个别输液器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出现头皮针尾端部(与过滤器连接处)有少许液体渗出的现象,补救方法如下.

    作者:王海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足部保健对妇科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

    将60例妇科腹部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日当晚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足部保健,即术日当晚给以温水足浴10 min后行足部反射区按摩.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提示足部保健有利于术后病人早期恢复胃肠功能和正常饮食.

    作者:刘莉;区爱武;林蕾;曾芝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通过临床带教,发现部分护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实习中后期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中专层次的护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较差及带教方法欠佳等因素影响了实习质量.提出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加强护生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应用护理程序理论及个性化的带教,强调带教老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从而激发护生的工作、学习热情,以保证实习质量.

    作者:赵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我国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结合近年来我国护理人员中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内容、范畴、方法,综述了当前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聂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