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临床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前景

曹韵贞

关键词:艾滋病, 临床流行病学, 感染情况, 预防与控制, 撒哈拉以南, 发展中国家, 儿童死亡率, 发病趋势, 婴儿, 亚洲, 死因, 杀手, 非洲, 地区
摘要:在许多发展中国家,HIV流行已抵消多年来在降低婴儿和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的所有进步,HIV感染已成为世界五大杀手之一,也是全球儿童的一个主要死因.虽然HIV流行严重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但亚洲的感染和发病趋势在升高,我国的HIV感染情况也非常严峻,因此加强HIV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已十分迫切.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与多种胃部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幽门螺杆菌可表现为多重感染,感染后治愈较为困难,可能与其复杂的多因素致病机制相关.虽然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宿主、环境因素有关,但其各种毒力因子的遗传多样性亦起到重要作用.现已发现幽门螺杆菌有多种毒力因子,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对该菌全基因测序工作的完成,为探讨毒力基因及其相关功能提供了研究基础.cagA、vacA、ure是非常重要的毒力基因,分别编码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细胞空泡毒素和尿素酶.在不同菌株中,几种基因的表达各不相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毒力,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作者:严英;钱利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14 与咽炎相关的A型链球菌血清型的动态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和汉坦病毒研究近况--第五届国际HFRS/HPS和HV学术会议简介

    第五届国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和汉坦病毒(HV)学术会议于2001年6月中旬在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麓的安尼西(Annecy)市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42篇,其中大会报告59篇.现将会议有关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方面的报告内容简介如下.

    作者:白雪帆;杭长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肝干细胞,又称肝卵圆细胞(hepatic oval cell,HOC),在体内可分化为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目前HOC的分离和培养技术及干细胞移植技术已为肝病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主要就肝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的新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徐玉敏;谢青;周霞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肠道病毒71神经系统感染

    近年,肠道病毒71(EV71)感染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爆发流行的报道.EV71感染主要引起手足口病,但所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肌麻痹.EV71神经系统感染发病年龄一般小于5岁,而小于1岁的患儿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组.EV71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急性脊髓灰质炎样肌麻痹和脑干脑炎,其中神经性肺水肿是死亡的主要原因.EV71的检测方法有病毒培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抗体检测,较常用的方法仍是病毒培养.EV71感染的治疗包括IFN-α、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WIG)、新药Pleconaril,其中以Pleconaril效果好.

    作者:郭红梅;朱启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02 丙型肝炎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12 疟疾是否会在意大利再次流行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16 以甲状腺炎为主要表现的流行性腮腺炎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08 核苷类似物治疗引起肝炎与乳酸血症后的致死性门脉高压、肝衰竭与线粒体机能异常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13 水痘期间发生带状疱疹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探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进展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对于疾病与基因差异表达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为此人们建立了一系列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本文就这些方法从其原理、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优缺点及其改进方法等加以简要概述.

    作者:郑敏;蔡卫民;陈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泛昔洛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本文就近两年泛昔洛韦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移植术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相关进展、长期治疗后出现的耐药突变以及其他核苷类似物的交叉耐药等问题作了综述.

    作者:唐霓;郭树华;黄爱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01 全球抗结核药物耐药性趋势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真菌DNA免疫的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真菌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目前认为治疗真菌病除了抗真菌药外,还需使机体处于高免疫状态.DNA免疫被证实比传统疫苗能更有效地刺激细胞免疫功能.本文综述了近4年来真菌DNA免疫基础性研究的进展,概述了目前己研究的几种真菌DNA疫苗并分析了影响真菌DNA免疫的因素,讨论了增强真菌DNA免疫效应的策略.

    作者:沈继川;谢奇峰;姚集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公共卫生参比实验室电子监测报告网络实施的全球展望

    现代传染病监测系统环境变化日新月异,对特定人群相关疾病的新信息获取也显得十分重要.然而,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疾病监测,常常因监测资料不完整、信息滞后或数据不规范等,而不能与实验室及流行病学有机结合.新发传染病、抗生素耐药及生物恐怖等,需要全球加强监测.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国家希望改进传染病监测技术并期待实行电子报告系统,以弥补当前疾病监测中的一些蔽端.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将数据从公共卫生实验室直接上报到国家级监测数据库,的确为公共卫生官员迅速了解疫情并积极采取措施、阻止疾病进一步蔓延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手段.但是,电子监测报告系统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比应用一项新的技术简直要复杂得多.本文对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电子监测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介绍.

    作者:刘北斗;徐旭卿;闻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09 干扰素联合金刚烷胺与单用干扰素初治慢性丙性肝炎的随机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现代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细胞选择及研究进展

    生物人工肝作为肝功能衰竭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和肝移植必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在前期临床研究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作为生物人工肝核心部分的肝细胞来源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异种肝细胞、同种肝细胞、骨髓干细胞及基因工程细胞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了其在生物人工肝研究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作者:滕光菊;白雪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06 恩替卡韦口服28天治疗慢性HBV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群和毒力因子及其临床意义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尿道感染及脓毒尿症的主要病原菌,分子生物学术技术扩大了对其毒力因子的检测范围,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了概述.

    作者:尹晓琳;魏林;侯天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岛屿生态系统出现的感染性疾病:透视新西兰

    新西兰是一个拥有380万人口的南太平洋岛国,是波利尼西亚岛群中大的岛屿,地理位置隔绝,气候温和适中,具有与其他波利尼西亚岛国非常相似的生态特征.在对其出现的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发现有几个令人感兴趣的独有特征,即具有独特的本地动物群、缺乏本土陆地哺乳动物及外来动物群的介入.据推测,在首批居住者来到新西兰之前,仅存在相当少的感染人类的微生物.初的居住者波利尼西亚人就是现在的毛利人.自从欧洲人开拓殖民地,外来的流行性疾病在毛利人中开始发生.移民者不仅带来了大量在欧洲流行的感染性疾病,外来的动物群所形成的大量体外寄生昆虫,如不同动物的蚤、虱类等,也成为节肢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形成了新的潜在性动物传染病.

    作者:忻亚娟;闻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