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连粉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2例

冯玉芳;郭明兴;李英香

关键词:中耳炎, 化脓性, 中药疗法
摘要:我院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采用双黄连粉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 52例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小8岁,大67岁。无外伤史,病程短5个月,长38年,均为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1]。其中鼓膜小穿孔(直径<2 mm)16例,中穿孔(直径2~5 mm)19例,大穿孔(直径>5 mm)17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学杂志》2001年新举措

    及时回复为了更好地体现以读者、作者为中心的办刊宗旨,使护理科技信息高速传播,从2001年1月开始,收到作者投稿(以10元稿件处置费汇到为准)1周内完成微机登记及初审(节假日顺延),对初审被录用或未被录用稿件均立即以回执的形式回告作者,以便作者安心等待复审信息或及时另行处理稿件。 优先刊登护理科研文章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护理学科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鉴此,凡是具有课题号及资助基金的科研文章,本刊收稿即优先送审,将您的护理科研成果以快的速度报道出来,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护理学杂志》编辑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

    抗凝治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保证人工瓣膜功能正常、防止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我院1995年10月至1999年11月,对43例心脏瓣膜病病人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张用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留置导尿病人尿道口及尿液的霉菌监测

    为研究留置导尿病人尿道口及尿液的霉菌感染发生情况,对31例住院病人(观察组)的尿道口在不同置管时间用灭菌棉拭子采样,同时取尿液进行霉菌培养,并与31例非留置导尿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尿道口的霉菌检出率达74.2%,尿液的霉菌检出率达48.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插管时间的延长而检出率增高。提示留置导尿病人尿道口及尿液的霉菌生长与原发疾病严重程度、置管天数、尿道口护理不当及泌尿道的自然屏障遭到破坏有关,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抗细菌感染的同时,应积极监测霉菌并作出预防。

    作者:黄雪斐;葛素君;周群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母婴连体床的制作及应用

    我院1998年在创建爱婴医院的过程中,根据母婴同室的要求,将产妇休养床及婴儿床制成母婴连体床,并于2000年4月投入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材料及制作方法 在产妇休养床的一侧床边做一活动式的抽屉式小床。小床的底部及滑道分别用0.6 cm钢筋和3 cm角钢制成,护栏的边框和栏心分别和2.5 cm的角钢与扁钢制成。小床长75 cm,宽40 cm,深20 cm。见图1。

    作者:刘慧;马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1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的术前准备

    小肠移植是挽救短肠综合征及其他肠功能不全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小肠移植的成功除有赖于成功的手术及对排斥反应、血栓、感染的防治外,术前、术后妥善的管理措施也很重要。1999年5月20日我院成功地施行了我国首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病人目前已健康存活19个月,现将术前准备总结如下。

    作者:赵京霞;崔亮;刘彦君;贾淑梅;刘冰;罗兰;张海燕;王小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考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为了解中考生社会支持状况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3名中考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上低于女生(P<0.01);与大学生相比,中考生的客观支持评分高于大学生,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低于大学生(P<0.01);社会支持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呈正相关,与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5)。提示中考生客观支持的可获得程度较高,但对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及社会支持利用度较低,且主观支持不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有关。

    作者:冯怡;薛筷明;王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鼻内镜激光引导下泪囊造口术的手术配合

    随着内镜外科技术在鼻窦、鼻眼、鼻神经等相关外科学中的应用和激光技术的发展,经鼻内镜激光引导下行泪囊造口术以其面部无切口、损伤少、痛苦小、愈合快等诸多优点应用于临床。我院于1999年11月至2000年5月,对20例泪道阻塞病人在激光引导下经鼻内镜行泪囊造口术,疗效满意。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彭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对护理服务价格现状的思考

    医疗护理服务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技术性、需要高度责任心的服务活动,卫生服务价格作为医疗服务的货币表现,必须反映社会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1]。目前,虽然存在“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真正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费用却低到可以在医疗总费用中忽略不计的程度,尤其是护理服务费用。现就护理服务价格作如下探讨。

    作者:潘红英;吕国元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医护理文献的现状及对中医护理科研的展望

    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医护理临床工作中虽然重视了对中医护理的科研工作,但大多数仍处于对疾病的护理经验总结上。笔者查阅了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的10种相关杂志,对470篇有关中医护理的学术文章进行了分类和归纳,现对中医护理文献的现状及对中医护理科研的展望阐述如下。

    作者:张广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水的护理

    恶性肿瘤晚期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恶性胸水,其特点是血性、大量、持续、顽固、胸穿后再次增长,常引起病人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1994年1月至2000年6月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水4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郭庆凤;郭晓霞;何雪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身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为了解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身健康状况,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病疗效的影响。采用康耐尔心身健康问卷(Cornell Medical Index, CMI)对61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溃疡者)和61例无消化性溃疡病史且近3年无因躯体疾病而住院的老年人(普通者)进行调查。并将溃疡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一般溃疡病知识宣教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溃疡者在CMI评分中,D项(消化系统)、G项(神经系统)、N项(抑郁)、O项(焦虑)、R项(紧张)得分和CMI总分均高于普通者(P<0.05)。溃疡者中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提示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身健康状况较差,全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病疗效有积极影响。

    作者:刘海莹;吕欣;王红梅;董学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气管切开术后医源性感染原因与对策

    我院1990年3月至2000年7月收治51例气管切开病人,发生医源性感染4例。通过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起到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体外循环下隆突肿瘤切除并隆突重建术1例

    大气管肿瘤并急性梗阻临床极少见,病死率高,我科对1例隆突部位平滑肌肉瘤并大气管急性梗阻的病人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隆突肿瘤切除并隆突重建术,获得成功。护理如下。

    作者:王平;辛爱菱;王可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实施三线值班加强夜间护理质控

    为配合整体护理的开展,实施按职上岗,对夜间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质控,提高护理质量,在全院实施夜班护士三线值班制度。一线值班护士负责本病区的夜间护理工作;二线值班护士负责本科各病房夜间护理工作的指导、监控和协助;三线值班护士负责全院夜间护理抽查巡视工作,解决二线值班护士无法处理的疑难问题,质控二线值班护士夜班工作。三线值班制度减轻了一线值班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夜间护理质量,减少了夜间护理差错的发生。

    作者:张振路;王思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监护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67例均获成功。护理要点:①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准备;②术中严密监护生命体征,观察封堵器定位情况;③术后防止心律失常、低血容量、封堵器血栓和血管栓塞、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杨省利;王小燕;蔚虎文;惠昭岚;周小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刀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先进的医疗仪器不断产生并被广泛应用,超声刀作为一种新型而高效的手术用具,因其具有对手术部位及周围组织损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等优点[1]而应用于外科手术。我院2000年1月将超声刀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章虹霞;徐应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频喂养对母乳性黄疸干预治疗的观察

    母乳性黄疸(BMJ)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原因,其发生率欧美国家为0.5%~2.6%,我国青岛报告的为19.9%[1]。有研究表明喂养不当可能是产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之一[2]。为此,我们将高频母乳喂养作为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措施之一,并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月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介绍一种儿童手背输液固定带

    儿童静脉输液常选手背静脉进针,由于患儿不合作,加之腕部伸屈活动,经常发生渗漏。为限制腕部活动,临床上常采用小夹板或空药盒作为支撑物,然后以胶布粘贴或绷带固定,这既浪费胶布或绷带,增加了输液成本,又使患儿不舒适。1998年2月至2000年12月,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手背输液腕部固定带,经682例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材料:尼龙搭扣、宽(3 cm)橡筋松紧带、三夹板、人造软质皮革、海绵。

    作者:向方南;陈香珍;程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为了解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上海市社区内778名≥65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0.8%,女性重于男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与自尊评价、日常生活自理水平、社会支持、健康状态、经济状况、认知功能和主要照顾给予者等7个因素有关。据此提出心理护理应成为社区老年护理的重要内容;对老年人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必须立足于评估和控制那些与抑郁症状有关的影响因素。

    作者:吕探云;马敏芝;曹育玲;杨英华;袁浩斌;吴莎;李子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二次脑损伤危险因素对病人预后的影响与分析

    为探讨二次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低氧血症、低血压、高热、电解质紊乱)对病人预后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165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二次脑损伤危险因素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病人的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发生组治愈率明显低于未发生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提示重型颅脑损伤后,应重视可能继发引起二次脑损伤的因素,密切观察病情,保证呼吸道通畅及充足氧气吸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实施脑低温保护措施,维持电解质平衡。

    作者:谢莉;覃仕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