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华
为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笔者于1997~2000年尝试运用“四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1],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依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科针对患儿年龄小、陪护轮换频繁、且陪护中老年人记忆差等特点设计了医护患联心卡,卡上明确了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有关责任人,方便了患儿有问题时知道找谁,提高了满意度.
作者:边志卫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特别是巨细胞病毒性肺炎(cytomegalo virus pneumonitis,CMVP),可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我科 20 00年 5月至 2001年 1月共收治肾移植术后CMVP病人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杜乐燕;施冰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陪住率的控制与“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1].为此,我们对住院病人是否需要陪人及其需陪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根据病人的需求改进陪人管理措施,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强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作者:陆涯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1998年2月至2001年3月,我们用马铃薯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卢坚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探讨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将5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后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精神支持、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两组在入组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3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两组在3周后HAMD均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理丽;聂晓红;白小平;杜贵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解决病人周围静脉穿刺失败的输液问题,克服周围静脉切开后存在的不足 ,我们于1996年2月至2001年3月应用套管针对传统的静脉切开术进行了改良,临床应用19例 ,效果满意.
作者:刘凤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探讨糖尿病病人皮肤病变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对400例糖尿病病人皮肤病变不同年龄段、糖尿病类型及血糖值与皮肤病变及其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作相关分析.结果皮肤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类型、血糖值有极显著相关性(P<0.005),年龄越大,血糖值越高,皮肤病变发生率越高 .制定对皮肤感染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如控制血糖、做好预防感染及皮肤护理等是防止和减少糖尿病皮肤病变及感染的关键.
作者:曾秀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简称DTIH)指外伤后首次CT未见血肿,经过一段时间才出现的颅内血肿;或首次CT有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新的血肿,此新血肿即DTIH, 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1].因而,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对1995 年 8月至2000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68例DTIH病人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观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周春姣;欧瑞兰;汪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临床通常采用抗炎及饮食、支持疗法.1997~200 0年,我院采用中药外敷神阙穴配合红外线辐射热(TDP)照射治疗婴幼儿腹泻6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牧小茂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探讨手术病人术前的焦虑状态及术前熟悉手术环境对其焦虑水平的影响,将96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病人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2~3 d接往手术室进行环境熟悉、介绍情况等.对照组无此干预行为.两组采用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 STAI量表)分别于术前3~4 d及20~30 min测量其焦虑水平.结果术前20~30 min观察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术前3~4 d;对照组显著高于术前3 ~4 d(均P<0.05);且术前20~30 min观察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病人被送往手术室的过程及第一次进入手术室时,陌生的环境使病人的焦虑水平增高;而术前熟悉手术环境能有效降低其焦虑水平.
作者:李金娜;孔德玲;叶咏章;陈光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血管网状细胞瘤多发生于成人,大部分位于小脑和延髓背侧,可向第四脑室发展[1].遗传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属染色体异常疾病,家族中可有多人患病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全切除肿瘤可以获得治愈[1].但因肿瘤供血极丰富 ,手术难度及风险性极大,特别是巨大血管网状细胞瘤,因此病人心理负担极重.我科于20 00年5月4日收治1例,在病人4个月的住院时间内,我们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 ,使其痊愈出院.
作者:贾金秀;段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1999年9月23日,我院收治爆炸伤20例,因抢救及时,除1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外,余均临床痊愈出院. 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芳;肖晓林;孙燕;张凤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普及,人们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 tic myelopathy, CSM)认识的普遍提高,CSM诊断率呈上升趋势.我院1998年2月至2001年2 月采用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78例,获得满意疗效.护理如下.
作者:陶海莉;陈江宁;黄心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了解口腔科初诊病人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493例口腔科初诊病人.结果14.0%的病人对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不了解;21.3%的人未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12~20岁年龄段对口腔保健常识的认识较差.提示需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力度,尤其对于青少年和儿童.
作者:傅忠;彭国光;廖珊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90%以上为良性,该瘤细胞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从而引起阵发或持续性的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征候群,病情凶险,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治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措施,然而风险大[1].过去因术前准备不足致使手术死亡率高达25%~50%,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重视,以及围手术期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死亡率已下降至1%~5%[2].现将近年来嗜铬细胞瘤术前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周桂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为了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程序在多发伤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将50例多发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程序.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为(48.66±17.3 2) min,对照组为(70.66±15.5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 ).提示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可提高多发伤病人的抢救效率,为进一步处置创造良好的条件 .
作者:王如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教学方法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手段.为了促进学生对《护理学基础》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和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我系制作并开发《护理学基础》多媒体课件,运用于98级学生的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新月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大肠息肉临床上多见,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与炎性增生息肉,粘膜局限性异型增生均视为癌前病变[1 ] .肠息肉切除后的腺瘤复发率较高(30%~50%),2年内累计复发率为75.5%[2 ], 因此,降低术后复发率对肠息肉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1997年1月至1999年2月,我科对33例直-乙状结肠息肉病人采用镜下电凝、电切、微波灼除息肉后,用五倍子乌梅汤保留灌肠,其复发率显著下降,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清;方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人工流产术通常是在无镇痛措施下进行,易出现人流综合征,受术者因疼痛而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胸闷甚至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症状[1].为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我们于2000年1~10月对需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50例试用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术前口服, 镇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