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院性抢救系统的设置及管理

张悦怡;Karen Tingwallcao

关键词:抢救系统, 病人, 管理
摘要:1995年5月,邵逸夫医院设置全院性抢救系统,成立抢救管理委员会和抢救小组,重点培训抢救小组成员,普及培训全院医护人员,统一配备抢救推车.近5年抢救了94例次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复苏成功率87%,获得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全院性抢救系统可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得到及时、规范化的抢救,亦不影响常规医疗秩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切开病人的沟通

    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笔者对28例气管切开病人加强语言性和非语言性沟通,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瑞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天使之歌--献给5.12护士节

    作者:安海英;陈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护理

    1998年2月至1999年8月应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技术治疗不孕症10例,结果:3例妊娠,成功率30%.护理要点:做好心理护理; 严格遵照医嘱,准时、准量给药;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发生;适时保胎,预防流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向莉;万盈璐;郝培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影响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因素调查分析

    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调查表对84例乳腺癌病人进行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人的收入、年龄、职业、文化、医疗费用等因素明显影响生命质量.据此,提出定期开展普查工作,加强防癌知识宣传,教会高危人群自我检查的方法等乳腺癌防治措施.

    作者:宋晓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护理

    我院1997年2月至1999年2月对10例颅脑外伤致视神经挫伤患者经电视鼻内窥镜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作者:宋芳新;张蕾;纪德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磺胺蛋清糊治疗褥疮效果观察

    1996年6月至1998年12月,笔者根据磺胺嘧啶银的药理作用和鸡蛋清的性能自行配制磺胺蛋清糊,对28例椎骨骨折截瘫病人入院前后发生的31处Ⅱ、Ⅲ、Ⅳ期褥疮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长宽;邝丁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例疤痕性马蹄足行带蒂皮瓣转移植皮术的护理

    1999年3月,我科收治1例因左小腿大面积烫伤致疤痕性左马蹄足患儿,采用左跟腱延长、带蒂皮瓣转移、双下肢交腿石膏固定术,收到了预期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朱桃秀;尧小玲;段君玉;李天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别嘌呤醇液含漱预防化疗性口腔炎效果观察

    氟脲嘧啶(5-FU)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属嘧啶拮抗剂类.醛氢叶酸(CF)联合5-FU为主的化疗方案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常引起口腔炎,重则粘膜糜烂、溃疡,并发感染,影响进食,导致患者产生对化疗的恐惧感,甚至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1997年2月至1999年11月,我科采用别嘌呤醇液化疗前含漱防治口腔炎120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肖春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我院护理信息系统对整体护理的支持

    1998年,我院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与IBM公司合作,借鉴并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思想和经验,设计、开发、建立了适合我院特点的护理信息系统(NIS).于1998年10月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益,有力地支持了整体护理工作.

    作者:张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镍钛-聚髌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手术配合

    常规方法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不同程度地存在复位困难,不易固定,膝关节粘连,固定时间过长,股四头肌萎缩等缺陷和并发症.鉴此,我院自1997年6月以来,采用上海长海医院研制的镍钛形态记忆聚髌器(NT-PC)治疗各种类型的粉碎性髌骨骨折13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符继荣;盛素巧;娄安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辅助降压作用,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评定药物治疗前后血压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健康知识认知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提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有利于病人治疗与康复.

    作者:宋润珞;杨淑娥;李婷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高频电刀硬极板灼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高频电刀能加快手术进程,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出血,因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但高频电刀的安全性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2月用高频电刀对2 867例患者施行手术,灼伤5例,占0.17%.现将其灼伤原因与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萍;潘久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0例高血压病患者调查健康获得观念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患者欠缺较深层次的相关知识,缺乏自护能力,知行未合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健康教育需求较多,医护讲解、演示及电话咨询方式受欢迎.对策:①重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转变护患关系模式;②重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研究;③探索有利于遵医行为的教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作者:李艳荣;柔卫军;樊云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破伤风抗毒素2次脱敏注射法注射220例效果观察

    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阳性者,常规脱敏注射需4次完成,耗时长,注射工作量大.1996~1998年笔者用2次脱敏注射法注射220例,未发生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沈艺;赵存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清开灵注射液与小诺新霉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操作中,笔者发现清开灵注射液与小诺新霉素注射液配伍时出现浑浊,经文献检索,尚未见清开灵注射液与小诺新霉素注射液能否伍用的依据,因此,笔者近期进行了以下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关琼婵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术后体温的监护

    体外循环术后病人由于受体外循环转机、复温以及外科热的影响而出现体温不升或体温反应性升高.有效控制体温可减少心脏负担,促进心功能恢复.我科1998年1~12月对130例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进行体温监护,有效地将病人体温调节至正常范围.现将监护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吴艳;巴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为了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于1997年11月至1999年4月,采用低温疗法(34~36℃)治疗30例.低温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的变化及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置;加强基础护理和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褥疮及感染.结果,痊愈11例,轻残6例,中、重残4例,死亡9例,较1997年11月以前同类病人的病死率下降了16%.低温治疗可使病人保持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减小,病死率降低.

    作者:张小燕;赵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封管效果比较

    为了扩大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应用范围,将79例(196例次)血液病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肝素钠液作为封管液.结果:两种封管液使用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出血倾向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提示:用生理盐水替代肝素钠液作为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可以避免加重病人出血倾向,扩大了血液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范围.

    作者:陶丽敏;高永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产妇心理与心理干预探讨

    为了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的作用,于1998年10~12月对100例产妇产前实施心理干预,与未行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进行比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产妇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前均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干预可减轻产妇负性心理,但对病理性人格问题无明显作用;产后(3 d)仍有较低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随产褥期身体恢复而好转,但需家庭和社会的继续支持.

    作者:夏春风;张丽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一次性注射输液器具的管理

    我院为了加强一次性注射、输液器具的管理,1996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莲;何学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