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珍珠母油膏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莫远雁;黄玉蓉;庞群;罗世群

关键词:自制, 珍珠母油膏, 溃疡期褥疮, 治疗
摘要:1996年5月至2000年5月,我院采用自制的珍珠母油膏对28处溃疡期褥疮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珍珠母油膏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1996年5月至2000年5月,我院采用自制的珍珠母油膏对28处溃疡期褥疮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莫远雁;黄玉蓉;庞群;罗世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纤维喉镜引导下微波治疗后鼻孔出血的护理

    后鼻孔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患者发病急,出血量多,出血部位不易找到,给止血带来一定困难,患者可因出血过多而发生贫血及失血性休克.采用碘仿纱球或纱条进行后鼻孔填塞止血,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997年10月至2000年4月,我科对27例后鼻孔出血患者采用WB-100型多功能微波仪(成都锦江微波电器厂生产)在纤维喉镜引导下行微波治疗,效果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吴继兰;徐赤如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麻醉药液温度对牙槽外科局麻注射疼痛的影响

    为了探讨麻醉药液温度对牙槽外科局部麻醉注射疼痛的影响,选择需同时行双侧上颌或下颌牙拔除的病人80例,随机选一侧用温度为37 ℃的麻醉药行局部麻醉(体温组),另一侧用18~20 ℃的麻醉药行局部麻醉(室温组).采用视觉类比法(VAS)行注射时痛觉测定.结果:体温组VAS平均得分为30.69±14.50,室温组为51.92±15.1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临床采用体温(37 ℃)局麻可明显减轻牙槽外科局部麻醉注射疼痛的程度.

    作者:吴筱林;李琳;叶玉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护理

    经尿道输尿管镜术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具有无手术切口、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1996年6月至2000年3月,我科应用日本产Olympus 8.5口径的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70例,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马翠英;钱玮;吴林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排便功能训练效果,随机将65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按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排便功能训练.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排便功能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术后早期进行排便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排便功能的早日恢复.

    作者:潘爱红;韩明;刘燕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增强护士法律意识的思考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病人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病人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损害,不是追究法律责任,就是民事赔偿问题.然而目前护士中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漠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1],由此给护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即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又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因此,增强护士法律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者迫在眉睫的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熊晓美;熊诗华;张胜芝;冯晓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气管套管堵管塞的研制及应用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急救措施之一,当病情允许拔除气管套管时,要先试行堵管,堵管方法为先堵套管口的1/4,再堵1/2、3/4,后全堵管.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堵管塞有橡皮、软木塞,棉签及胶布等[1],但不能精确调节堵管面积,且消毒处理不严,易造成继发感染,特别是棉签、胶布类物品,随着呼吸,有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鉴此,1999年我们制作了气管套管堵管塞(以下简称堵管塞),临床应用3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松梅;刘春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在减轻腰穿恐惧及术后头痛和腰痛中的作用

    为探讨心理干预在减轻腰穿恐惧及术后头痛和腰痛中的作用,将131例腰穿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常规腰穿,干预组(77例)加用认知、情绪、行为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恐惧及术后头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程度明显减轻(P<0.01);术后腰痛发生率降低,程度减轻(均P<0.05).提示心理干预作用显著,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

    作者:刘业;杨长琼;雷音;唐雅南;景焱华;李俊;谢霞;周慧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用避孕套制作小冰袋

    心内直视手术时,心肌局部置冰屑及冰盐水维持低温,是保护心肌措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方法用清洁方盘盛生理盐水行高压灭菌后冰冻,使用时以小匙剜适量冰屑行冰敷,使用不便且易造成污染,为此,我们用避孕套制作小冰袋,经50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李勋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股动脉注射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股动脉注射山莨菪碱(654-2)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对25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采用股动脉注射山莨菪碱10 mg治疗,并与静脉注射组进行对照,观察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及足部血流速度变化.结果示股动脉注射组自觉症状显著改善,血流速度增快,与静脉注射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提示股动脉注射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优于静脉注射用药.

    作者:周秀珍;李飞舟;晏莉;甘春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美国护理课程设置的借鉴与思考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护理事业日益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护理课程设置已不适应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了解和借鉴美国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有利于我国加速培养适应未来角色的、合格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作者:朱秀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蚯蚓糖浆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1995年10月至1999年12月,笔者根据蚯蚓的药理作用和白糖的性能自行配制蚯蚓糖浆,对15例Ⅱ、Ⅲ、Ⅳ期褥疮进行了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郭明娇;谭小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重叠综合征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可导致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感染加重时,可致慢性呼吸衰竭(呼衰)急性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亦同样可导致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两者并存,称之为重叠综合征[1].此综合症可致慢性呼衰急性加重,病情变化急骤,如处理不当,病死率高.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对8例重叠综合症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患者,在抗炎、平喘、化痰及利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正压呼吸机(BIPAP)辅助通气治疗,疗效满意.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汪新洁;胡征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护理本科师资的现状与培养对策

    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培养一批思想、业务素质优良的高级护理专业师资队伍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我系自1983年开办护理大专以来,先后招收护理大专、本科、护理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培养高级护理专业师资方面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

    作者:罗羽;王仙园;周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围术期监护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属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窦瘤可并发于心脏畸形,常见的是室间隔缺损(VSD).在此基础上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更为少见,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其病死率高达60%~80%(手术死亡率高达37%~44%)[1,2].我科1998年收治1例,经外科手术治疗治愈出院.围术期监护如下.

    作者:龚茹;黄欣;林雪梅;石敏;訾颖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心脏术后监护期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

    心内直视手术后,由于患儿机体重要脏器尚处于不稳定状态,身体上的不适及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导致患儿术后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行为,直接影响康复.因此,对患儿不良心理行为的矫正,满足患儿心理需要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通过对31例心脏术后患儿心理行为特点的分析及护理,认为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护理有利于患儿安全渡过监护期.

    作者:陈雪梅;刘惠茹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顽固性便秘中药治疗及辨证施护

    便秘是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常见病症,且治疗困难[1].1997~1999年,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对36例顽固性便秘患者以中药治疗和辨证施护,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鲁桂鸣;董汉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红外线中药熏蒸器的研制和使用

    1998年我科自行研制了红外线中药熏蒸器,应用于骨科病人的四肢康复治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

    作者:李英琪;黎建义;陈国伟;严洁敏;潘佩婵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症的护理

    尿崩症是颅咽管瘤术后较为多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0%左右[1],分为暂时性和完全性两种,主要由于手术中鞍底开窗伤及垂体后叶或垂体蒂部,导致抗利尿激素减少所致.损伤了垂体后叶,则出现暂时性尿崩症;如损伤了垂体蒂部,则出现完全性尿崩症.我科1996~1998年施行颅咽管瘤切除术120例,术后并发尿崩症6例(5.0%),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刘燕;代丽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护理哲学电子邮件专题讨论组介绍

    电子邮件专题讨论组是由一群有共同兴趣的人组成的一个虚拟组织,其中一个人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表的意见能被所有成员接收,即无需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就能参加国际虚拟专业会议,共同讨论问题.1999年9月27日,护理哲学电子邮件专题讨论组(nurse-philosophy)在网上建立,它的宗旨是促进有关护理观念问题的讨论.建立护理哲学专题讨论组的设想起源于1998年9月,在英国威尔士Swansea大学召开的护理哲学会议上,来自英国、美国、芬兰、挪威、瑞士、比利时、韩国等60多位代表就这一议题达成了共识.这个讨论组的建立为从事各种护理专业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公开发表言论的讲坛.世界各地有丰富护理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许多是护理哲学专题讨论组的成员.有关此讨论组的具体事宜介绍如下.

    作者:谢小燕;李雪梅;杜晓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