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1994~1997年载文及引文分析

胡容;周剑;郑怡;郑海燕

关键词:护理学, 期刊, 载文分析, 引文分析
摘要:对<护理学杂志>1994~1997发表的7个主要栏目886篇一次性文献进行文献来源地域、著者单位、文献内容及分布、引文语种、类型和文献半衰期等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学杂志>信息量大,平均每期载文量居4种主要护刊之首;载文内容分布科学,且丰富实用;利用文献强度逐年增强,引文意识居4种主要护刊第二;情报源选择正确;本刊作者吸收文献情报速度较快.但文献年总量偏低,地域分布差距较大,英文摘要较少.建议尽快改为月刊,适当调整载文地区分布构成比,增加英文摘要,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对1995~1997年收治的64例脑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31例并发肺部感染,33例无肺部感染.两组病人入院、出院时,按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评定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差值.肺部感染组NDS差值为0.3±6.1,无肺部感染组NDS差值为6.1±2.9,两组NDS差值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脑出血病人并发肺部感染可影响其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华;张艳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肩难产的处理与预防

    为进一步提高阴道分娩质量,我科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27例肩难产产妇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处理及预防报告如下.

    作者:林爱宝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护士撰写论文现状调查与分析

    护理科学研究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护理研究活动中的主要产出形式是学术论文.它是沟通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的桥梁,是连接研究成果与应用实践的纽带[1].笔者对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精神卫生研究所从事临床工作1~10年护士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改革提供参考资料,更好地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罗萍;高澍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5422例外科手术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由于外科手术对病人是一种巨大的创伤,使病人生理功能发生急剧变化,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同时伴有麻醉、插管、引流、导管等侵袭性操作,使病人感染机会增多.为了了解外科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情况,加强医院管理,笔者对本院1996~1997年5 422例外科手术病人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为促进患者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MC术后早期逐步进食和下床活动、口服吗丁啉及肛注开塞露刺激排便;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MC术后体重、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天数及住院天数5个参数都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及机体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促进MC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川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天疱疮两种换药方法的观察

    换药是天疱疮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1994年2月至1997年12月收治38例天疱疮患者,观察两种换药方法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精神病医院实施整体护理之初探

    为探讨精神科临床的佳护理模式,将4个精神科病房按编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功能制责任制混合护理).半年后,将两组病人满意率、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SR)得分均值及护理质量考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上内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质量,但要结合专科特色,完善PIO记录格式和护理诊断.

    作者:吴美杰;徐明莹;许晓华;王园娣;凌丽萍;金学敏;姚明珠;陈曙望;陈炳英;薛莉梅;茅娟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枢性高热患者静滴低温液体降温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方法,对30例在接受物理或药物降温后体温仍高于39℃的中枢性高热患者,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液温0~10℃,40~60gtt/min进行降温.结果:降温有效率达100%,降温前后体温差经统计学检验,P<0.05.提示静脉输注低温液体对中枢性高热有显著疗效.护理要点:掌握适应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确定液温、液量,适时对症护理.

    作者:姚梅琪;高雅文;刘蒙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骨干干骺端T型截骨治疗下肢短缩畸形的护理

    对30例下肢短缩畸形病人进行骨骺牵伸和干骺端截骨肢体延长术,术后病人下肢延长4~10cm.护理要点:术后抬高患肢;保持切口及针眼处干燥,定期消毒;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情况;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娄湘红;李海燕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胃复安致颈项肌强直9例患者的护理

    胃复安具有较强的止吐作用和增强消化功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反复用药或剂量过大,可致锥体外系症状,主要为颈项肌强直.我院1991年7月至1998年3月,收治胃复安致颈项肌强直9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梁光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20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术后护理

    对2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采用可脱性球囊、自制钨丝微螺旋圈、蓝色组织胶、机械解脱钨丝微螺旋圈等栓塞材料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8例治愈,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瘤体破裂再出血,均经对症处理症状好转出院.术后护理: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②警惕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采取控制性降压等措施,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避免诱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③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脑血管痉挛而引起不可逆功能障碍;④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防止渗血及皮下血肿.

    作者:张瞿璐;吕健;戴芳德;徐国政;马廉亭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电脑验光仪临床应用的观察

    电脑验光是60年代末兴起的验光技术,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应用.它与常用检影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检查速度快、节约时间等特点[1].我院1997年1月引进美国产电脑验光仪,对100例病人进行电脑验光,报告如下.

    作者:陈珍华;薛颖;刘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38例淋巴瘤患儿的护理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儿童期多见.我科1987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38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武春芹;刘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PCEA用于外科术后病人镇痛的临床观察

    病人自控止痛法(Patient Controlled Anagesia, PCA)是病人自己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止痛药,按需调控,达到术后镇痛目的[1].经硬膜外留置导管,连接微量泵施行PCA镇痛(PCEA),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1997年11月至1998年4月将PCEA用于外科术后病人50例镇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丁洪琼;张小铭;陈冬娥;张香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保健教育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儿童期发病者经治疗有半数到成年期可完全缓解.反复发作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在持续状态下有引起死亡的危险.预防哮喘发生是根本的保健措施.我科1993~1997年对已相继出院的12例哮喘病人,根据其不同的病情、心理、社会、家庭等情况开展了院内及出院后保健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报道如下.

    作者:邓红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地市级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前馈控制

    在开展整体护理前进行思想观念、业务素质、人员编制及工作量、临床护理现状、基础条件和支持系统的一系列评估预测,针对存在的问题争取领导支持,采取转变观念、加强培训、论证试点病区、调动积极性、认清临床护理现状,对症下药及在人力、物力、业务上提供保障等控制措施,使整体护理得以顺利开展,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5%以上.前馈控制利于整体护理稳步、健康地发展.

    作者:汪淼;王紫林;朱秀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一次性无纺布套湿式扫床效果观察

    用一次性无纺布套与棉布套套床刷行湿式扫床,对扫床前后室内空气细菌含量及扫床后床单表面、套内床刷菌落数进行对比.结果:一次性无纺布套与棉布套扫床效果相当.一次性无纺布套具有灭菌彻底、成本低、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东华;汤晓梅;曹继艳;于凤云;高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不同时期实施健康教育对胃肠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

    将60例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C 3组,采取术前、术后及术前加术后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肺部感染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C组效果佳.说明适时地对胃肠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加强护理指导,能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对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银雪;王泠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前列腺汽化术患者的护理

    1997年8月至1998年1月,对100例前列腺肥大(BPH)患者行前列腺汽化术治疗,有效率98%.护理采取术前宣教,术后严格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妥善固定尿管、适当处理膀胱刺激症和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谢小燕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2例心瓣膜置换术后再行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

    1 病例介绍例1男,35岁.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期.于1994年11月行主动脉瓣人工金属瓣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抗凝剂治疗(华法令2.5mg/d),同时行规律血液透析.1996年8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1个月康复出院.随访2年余,至今健在,生活能自理.

    作者:朱碧丽;张思云;夏纯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