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玉连;李文珍;万桂荣
我科于1998年6月自制C型套管,用于急诊洗胃300例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党玉连;李文珍;万桂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按鼻饲法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向学生提供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呈现及鼻饲插管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交互式练习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的准确性.
作者:刘军;孙月刚;冯兆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颈外动脉插管注射尿素治疗小儿腮区血管瘤1 240例,均在全麻下行颈外动脉插管术,术后第1 d开始每日从管内注射40%尿素3~10 ml.结果:1个疗程治愈率为68%,拔管后再行局部尿素注射1~3个疗程,全部治愈.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导管的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婉秋;肖晓娥;王红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球周注射是眼科常用于治疗眼底疾病的方法之一,其作用是通过巩膜表面血管的渗透作用,提高眼内药液的有效浓度.笔者1994~1995年行球周注射100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于静;付淑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输血是较普遍的治疗手段,输血治疗的某些独特疗效不能为其他治疗所取代.但由于输血器材不配套,质量不好,护士操作不规范等原因,输血时使血液向血袋外渗漏的现象时有发生.1997~1998年本库发生血袋漏血13例,我们采用止血钳钳夹法,改变输血通道后,解决了漏血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莲;马桂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患儿泪囊炎是眼科较常见的疾病,属胎儿时期鼻泪管下端被上皮碎屑或一薄膜阻塞.新生儿出生后,如此膜仍存在,会造成泪液潴留泪溢,增加感染的机会和发生并发症.患儿家长主诉均为初生后泪溢或有少量的分泌物等.压迫泪囊部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上泪小点返出.如果单纯用滴抗生素眼药水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以往我院眼科采用银性普通探针行泪道探通手术治疗.为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儿的痛苦,争取一次成功,从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对30例泪道阻塞患儿选择圆钝侧孔注射针头式探针探通泪道后,冲洗、注药一次完成,效果较满意.
作者:郭淑珍;费秀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居各种院内感染之首.据报道,ICU内需机械通气的病人,其肺部感染发病率为20%,病死率为30%~70%[1].感染及其所造成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是ICU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ICU 1995年1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心脏手术后病人289例,发生肺部感染36例,余均于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何琼;韩秋梅;杨世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患者自控镇痛法(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是一种新型的注射泵将镇痛药物由患者按需注射而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一种方法.施行静脉PCA镇痛(PCVA),能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加快胃肠蠕动与伤口愈合,减少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我科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对60例患者术后进行分类镇痛观察,PCVA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体温是重要生命体征之一,对体温的观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判断病情和分析疗效.因此,测量体温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临床多采用腋温或口温法监测病人体温,对消瘦或不能合作的病人则难以取得准确的数据.笔者1998年10月至1999年2月,通过对100例病人自身腋温和背部体温(简称背温)测量观察对照,探讨测量背温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可行性,报告如下.
作者:晏晓颖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现代护理趋势是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社会及文化等需要,按护理计划、护理方案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和社区保健.这亦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1].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均已按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践20多年,我国各大城市教学医院和军队医院也都按这一新模式进行护理实践与教学改革.为了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我们将近年来有关杂志发表的心身整体护理信息作一综述.
作者:徐明娜;殷素霞;黄莉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老年性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与否除取决于颅脑损伤的程度外,并发症的早期治疗也是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56例老年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血肿患者血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性颅脑外伤后血肿形成血糖值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惠珍;巴明;史俊娥;许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ingography, SSG)与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 Recanalization,FTR)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较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不需住院的优点.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1993年4月至1998年4月行SSG与FTR 36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持续性不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能随身携带的透析方法,其优点已被世界公认.CAPD常见的并发症腹膜炎等的发生率正在降低.我院于1997年3月7日收治1例CAPD并发乳糜腹水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员萍;朱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6年2月至1997年2月,对我院10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EKG)描记、观察,探讨其变化规律,为病情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心功能的恢复.报道如下.
作者:王青;苏素;来玉民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或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的梅毒为先天性梅毒.近年来胎传梅毒病例有增多趋势,如对本病的早期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极易误诊.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7例,现将早期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楼晓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高等护理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专业课的设置中,用护理模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是各校护理系教师努力的方向.笔者就目前产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教学的设想.
作者:徐红;杨英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临床上手术后置引流管病人常因穿脱裤子不便致下腹部暴露过久.为此,我科自制多功能流管裤(简称管裤),经临床应用30例病人1998年1~5月)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兰;舒秀敏;刘玲;李珍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在手术配合工作中,为了解决小针细线穿线困难的问题,1995~1998年我们设计了一线多针缠线器,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燕盛云;燕兆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中心电子监护系统(Central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 CEM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产科胎儿、母体监护信息的新科技[1].此系统已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它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共享、大容量监护信息储存和先进的报警、智能分析系统,及时、准确反映母体、胎儿的动态,促进母婴安全.我科1997年11月起率先在国内使用该系统,结果显示,使用CEMS后,胎儿宫内窘迫率明显上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分娩方式无明显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药浴是中医中药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在皮肤科领域众多的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位置.我院1996~1998年通过药浴治疗312例皮肤病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萍;郭乃宁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