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管理与效果研究

朱沪沛;孙燕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管理,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管理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医院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缬沙坦治疗的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降压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脉诊与世界其他民族有关脉诊认识的差异

    脉诊是中医学大的特色和标志,而世界其他民族却不同程度地忽略了脉诊,内容和意义也没有中医学那么丰富.文章论述了世界各民族重视脉诊的历史,中医与世界其他民族间的脉诊交流,揭示了中医脉诊与世界其他民族关于脉诊认识的差异及其原因.

    作者:关晓光;黄琦;佀雪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病房早交班风险点评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完善交班体制,探讨病房早交班风险点评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比较研究未实施和已实施病房早交班风险点评之后的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和实施病房早交班风险点评使本院外科护理缺陷减少了63例,严重差错减少了1例,小缺点减少63例.采用新的交班方法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为97%,比传统方法高21%(P<0.05),医师的满意度为98%,比传统方法高11% (P<0.05),护士的满意度为97%,比传统方法高34%(P<0.05).结论:通过实施病房早交班风险点评使护理人员提高了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减少了护理的缺陷、差错的发生.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从2016年1月开始应用“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应用“五常法”前及应用“五常法”1年后,调查患者对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结果:应用“五常法”前,70.83%的护理人员得到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的评价,应用“五常法”后,91.67%的护理人员得到患者非常满意及满意的评价,比较差异显著(P<0.05).应用“五常法”前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为25.00%、87.50%,应用“五常法”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为4.17%、10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燕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放射科规范化管理的应用与成效

    目的:探究放射科规范化管理的要点,提高放射科工作质量.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自2016年起对放射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根据放射科工作特点对各工作岗位结构及内容进行调整,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工作质量,比较实施前(2015年)和实施后(2016年)放射科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放射科患者在服务态度、医疗环境、医疗水平的满意度评价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放射科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各方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作者:祝浩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院志愿者管理工作与建设

    文章从医院开展志愿者活动为背景,结合医院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情况,就如何建立和健全志愿者管理体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作者:黄海群;谢灵敏;黄春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士分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对科室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2016年急诊科对科室护理人员改用分层管理.记录不同时间段急诊室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急诊室患者(或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率,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经相应检验并得出结论.结果:2016年急诊科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2015年(P<0.05);2016年急诊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2015年(P<0.05).结论:在急诊科应用护士分层管理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管理效果,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

    作者:程旭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调查与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医院分娩的429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纯母乳喂养288人,混合喂养123人,人工喂养18人,分别于待产期间、产后第3d和产后3个月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初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产假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医保、家庭收入、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并进行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分、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分娩控制评分、母乳喂养知识、社会支持评定.分析产后3d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影响因素,预测产后3个月母乳喂养结局.结果:纯母乳喂养的信心平均分高于混合喂养、人工喂养(P<0.05),产后3d初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影响因素中,配偶对母乳喂养态度的评分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产后抑郁评分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待产期母乳喂养信心、配偶对母乳喂养态度和产后抑郁是影响初产妇产后3d母乳喂养信心的因素(P<0.05).产后3d母乳喂养信心能预测产后3个月的喂养方式(P<0.05).结论:待产期母乳喂养信心、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和产后抑郁是影响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的相关因素,产后3d的喂养信心有助于判断3个月后的喂养状况,应努力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徐文素;雷君波;周青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骨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科护理用于基层医院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沈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分析与对策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层医院在宣传、促进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基础上,及时收集和分析、警戒临床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徐冠;禹建春;吴昌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试论高校职务发明制度——兼评《职务发明条例(送审稿)》

    为更好保护职务发明人的权益,2012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草案的公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在调研和修改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形成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文章结合高校职务发明的具体实践,从高校职务发明人的合法地位、职务发明的归属、发明报告制度、奖励报酬及署名权的问题等角度出发,对争议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职务发明制度.

    作者:刘梅;王瑞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32例意外拔管事件的原因追踪与整改

    目的:追踪32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方法:组建意外拔管事件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对32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的多维度原因进行追踪.结果:32例意外拔管事件发生与患者的认知状况,约束带的使用,护士对相关知识宣教,导管的固定与维护,及特殊时间段相关.结论:通过对32例意外拔管事件的原因追踪、针对性整改,从而降低意外拔管事件发生,实现患者安全目标.

    作者:柴维霞;周江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元文化护理对肿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多元文化护理对肿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肿瘤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和多元文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多元文化护理可以提高肿瘤患者满意度.

    作者:孟严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管理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方法: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用药安全事件,分析出现用药安全事件的原因.结果: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0%,具体包括用错药、配伍剂量不准、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时间错误及药品用法错误等.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主要有患者方面的因素及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结论:影响神经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的因素较多,在实际临床护理管理中应总结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措施提高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依靠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吴平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术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从2013~2016年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接受前列腺癌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人,观察组4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由患者对常规术前护理和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进行评分,检测术前和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特异性抗原含量.结果:患者对于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P<0.05),在两组护理方式下,观察组的特异性抗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张萍;王立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康复科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意义与体会

    目的:分析康复科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意义与体会.方法:选择医院康复科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结合病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护理干预前后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入院时(P<0.05).结论:为康复科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黄媛媛;吴春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介入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介入室优质护理的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行介人手术的患者200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陈雪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社区居民口腔保健行为调查与建议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居民口腔保健行为,以期针对性提出提高社区居民口腔保健水平的建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1月,通过社区宣传招募方法,选择500名调查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口腔保健行为,并针对性的组织多项口腔健康教育活动.201 7年6月进行复查,分析比较两次调查结果.结果:干预后社区志愿调查者口腔保健行为掌握度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社区志愿调查者口腔保健行为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社区志愿调查者使用牙线及吸烟行为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社区居民口腔保健意识普遍不高,口腔保健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口腔保健行为知识储备,改善居民口腔保健行为,帮助居民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

    作者:金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于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0例作为观察组,该组在常规护理中开展了护理安全管理,另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0例作为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患纠纷率、投诉率、护理满意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开展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未开展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医患纠纷率、投诉率及护理满意率等相关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静脉输液存在的不良事件风险,开展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优化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潘巧红;卢雪萍;冯常强;叶玉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2016年60例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分为常规宣教的对照组和规范化健康宣教的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人院前及宣教后对约束的心里接受状况,以及陪护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坠床、自伤或伤人等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经宣教后接受约束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宣教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改善陪护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慢性病管理中“知己”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中接受慢性病管理的患者68例,均在管理中应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应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均优于管理前,总运动量及有效运动量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知己”健将管理模式后,可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严立群;方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