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汉玲;蔡春凤
目的:分析海洛因依赖患者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期脱失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并探索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综合干预模式.方法:对MMT门诊114例脱失患者采用门诊、家属、社区及公安为干预主体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提供社会保障,社区戒毒及转诊等干预方式.综合干预前后比较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干预主体的有效率.结果:经过长1个月的综合干预后,61.4%的脱失患者重新回到治疗中.不同干预主体及干预方式在对因健康、旅居外地、妊娠、经济及自认为戒毒成功等原因脱失治疗的患者干预前后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MT脱失患者的综合干预需要卫生、公安、社区、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戒毒作用,提高戒毒效率.
作者:喻新华;王鹏;张胜;杨巍;徐再锋;陈绘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放散状体外冲击波(RSWT)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6例取痛点处或以肱二头肌长头腱为中心,采用RSWT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15例肩部痛点给予微波治疗,每日1次,2组均配合关节松动术,每日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7、14和28 d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肩关节前屈活动度(ROM)及Constant-Murley评分(CMS)评定肩关节疼痛度及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肩关节ROM及CMS评分在治疗7及14d时均明显上升(均P<0.05),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28 d时2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SWT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能较快改善肩周炎肩关节ROM,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陈庆梅;杨卫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7例TN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28例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B组29例在疼痛部位及板机点周围皮下注射肉毒素治疗.治疗后1,3及6个月时随访,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中脱失7例,A组3例,B组4例.与治疗前3个月SF-MPQ及SF-36平均分作为基础水平比较,治疗1,3及6个月后2组SF-MPQ评分明显下降,SF-36明显上升(P<0.01),B组表明更明显(P<0.05,P<0.01).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不适患者多于B组.结论:A型肉毒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TN发作作用高峰1~3个月,维持时间6个月,且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宋金辉;丁旭东;黄瓅;洪艳;陈华先;王凤敏;张贵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0T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活体检测兔心肌梗死的体积,以利于后续生理机能的观察.方法:1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被制作成心肌梗死模型后,先用MRI进行活体心肌梗死体积检测;而后处死,再用TTC染色法测量其心肌梗死体积.结果:MRI测量的心肌梗死体积显著高于TTC染色法(30.09%±2.45%与25.93%±2.22%,P<0.01),且两者有显著相关性(r=0.974,P<0.01).结论:3.0 T MRI可用于小动物心肌梗死体积的活体测量,可作为心肌梗死后其他研究指标的观察.
作者:林爱翠;赵彦;肖明月;励建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大部分遗留严重残疾,导致肌肉萎缩,步行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以及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等,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为此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对预防和减少脊髓功能进一步损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的利用残存功能尽可能地生活自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SCI的康复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施海燕;郝又国;陆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超短波及关节松动术辅以电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超短波和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取患侧肩外俞、肩前及肩三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7%、93.3%与33.3%、70.0%,P<0.05).结论:肩周炎辅以电针治疗可明显促进疗效的提高.
作者:柯志钢;叶飞;肖少华;韩肖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开发更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多维度幽默感量表、幽默风格量表与压力情景应对方式问卷对94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患者攻击性幽默类型亚量表得分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94例患者应对方式与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整体幽默感与回避应对、任务应对(r=0.272、r=0.363,P<0.01)成正相关;亲和幽默与情绪应对呈负相关(r=-0.230,P<0.01);攻击幽默与情绪应对成正相关(r=0.419,P<0.01).结论:性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幽默类型有影响;幽默感强的患者更可能采用回避应对与任务应对方式;擅长使用亲和幽默的患者更不经常使用情绪应对方式,而喜欢使用攻击幽默的患者更经常采用情绪应对方式.
作者:钟汉玲;蔡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KOA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55例(77膝)和对照组55例(78膝),2组均给予温针灸治疗.综合组并行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射,每周1次,配合超短波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综合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7.1%、10.0%与24.4%、80.8%,P<0.05).结论:综合疗法有显著增强KOA的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刘敏娟;彭力;杨金霞;郑苏;王魁;杨定荣;李世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降低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围术期各类不适,维护受术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行普通人流术的未婚女性患者100例为干预组;另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我科行普通人流术的未婚女性10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人流手术.干预组同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指导、安慰和鼓励及术后生殖健康宣教等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术中宫颈口扩张顺利,子宫收缩佳,阴道出血量少,手术所需时间短,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下腹部疼痛感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人工流产者采取一系列人性化干预措施,进行人文关怀,对受术者的心理调适具有积极的作用;减轻了术中、术后的不适,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吴乐贤;高海莲;李齐;蒲凤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持续健康教育在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知识宣教、生活指导、心理干预等持续2年时间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2年后,2组患者青光眼相关知识及生活方式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2年内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利于保持病情稳定,防止复发,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作者:郑剑秋;毕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偏瘫是由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脑部疾患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运动疗法是以患者主动参与为主的特殊治疗方法[J].笔者在对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运动疗法取得较好效果,体会如下:①教育和训练.偏瘫患者的治疗重点是促进损伤的大脑进行重塑,教育患者采取正确姿势进行训练,促进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的正确模式的输入及确立,活化正常功能脑细胞或促发脑细胞代偿功能的出现,进而诱发正常运动模式,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2].②主动运动.偏瘫患者的主要障碍是姿势张力和协调的异常.治疗的目标为减轻痉挛和引入正常的运动模式——随意、自主、选择性运动模式.主动运动可加速诱发运动反应或建立运动兴奋痕迹,对建立记忆、恢复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协调和整合有着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杜洛民;任瑞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以阴囊疼痛为主诉的患者62例,年龄3~56岁,平均35.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阴囊疼痛、肿胀、红肿及外伤史等.62例患者均采用GE公司IOGIQ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仪进行辅助诊断,探头频率7.5~10 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会阴部,将阴茎贴于腹壁,对睾丸、附睾进行常规纵切、横切扫查,检查睾丸和附睾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有无鞘膜腔积液等,观察患、健侧血流情况并进行比较.
作者:王雪薇;刘磊;于海艳;李玉梅;张凤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治疗慢性下背痛(LB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病程>3个月的LBP患者50例,分为教育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均进行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及腰背肌功能训练等疗法.教育组在治疗过程中贯穿LBP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健康教育宣教.结果:治疗8周后,2组VAS评分、欧式LBP失能量表(ODQ)总分及各单项目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组间比较,教育组VAS评分,ODQ总分及疼痛程度、个人照护,抬重能力,坐、站立、社交生活及旅行单项目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慢性LBP患者治疗中增加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疼痛程度及失能状况.
作者:张素梅;徐琼;王雪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3~5月我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3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偏瘫侧肩呈自发性疼痛,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时加剧,男2例,女1例;年龄50~70岁,病程3~7个月.3例患者均于患侧肩胛下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 BTX- A),患者平卧位,使用AM-800肌电引导仪进行肌电和电刺激双重定位,于痉挛强部位注射肉毒素或在肩外展40°,于腋窝处扪及腋动脉,在腋动脉外侧缘,斜向内下方进针,触及肩胛骨后略后退针头抽无回血再注射,BTX-A冻干粉剂,用0.9%氯化纳溶液稀释为50 u/ml溶液,即配即用.注射后给予针对性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良姿位摆放、注射肌肉的牵伸、肩关节松解术以及ADL训练等[1,2],20 min,每日1~2次.
作者:张安静;李放;吴军发;吴毅;胡永善;路微波;陆蓉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实习前的焦虑心理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即将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85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0%,85例中存在焦虑症状的学生26例(30.6%),其中轻度22例(84.6%),中度48例(15.4%),无重度焦虑学生.结论: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实习前普遍存在焦虑心理问题,有必要对实习前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保证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2组均针刺双侧百劳、肩中俞及中渚穴.对照组加用电针;观察组同时在病变部位寻找热敏穴实施回旋、雀啄、往返和温和灸.结果:平均治疗24次后,2组疼痛总评均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97.1%与44.3%、88.6%,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珊;毛红蓉;严言;李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致残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约为1%[1].精神分裂症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者可出现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下降,临床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残疾状态[2].社会技能训练( 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利用行为治疗原则和技术教会个体表达他们的情绪和要求,具有独立生活需要的良好关系和角色,更好的实现目标和满足需要[3].SST着眼于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4],针对患者在回归社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设计,因而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夏志春;王学林;李冰冰;沈峰;农秋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康复医疗团队中,康复治疗师占有中坚的、基础的地位,起着影响康复治疗成败和质量优劣的作用[1].康复治疗师的培养至关重要,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求,2006年我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康复治疗师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作者承担两届康复治疗师专业的物理治疗学教学任务,通过实践认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治疗学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王潞萍;邢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加巴喷丁与奥卡西平治疗带状疱疹(HZ)所致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HZ患者68例,分为A组36例,B组32例,均常规给予阿昔洛韦、VitB1及甲钴胺治疗.A组加服奥卡西平片0.3g,每日2次.B组加服加巴喷丁胶囊,自300 mg/d起逐渐增加剂量至疼痛缓解为维持剂量,高用量每日3600mg.结果:治疗1、2及4周时VAS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组低于A组(P<0.05).总有效率在治疗1及2周时,B组明显高于A组(68.8%,93.8%与50.0%,69.4%,P<0.05).4周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B组低于A组(34.3%与41.7%,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见效时间快于奥卡西平,且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薛海龙;宋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耳穴辩证施治贴压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失眠症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A组取神门、心、皮质下为主穴,配穴则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辩证取相应穴位,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压耳穴,每天3次,每次3 min,每周更换2次,两耳交替.B组随机取肩、髋、膝等与睡眠无相关的耳穴贴压,治疗次数同A组.结果:治疗8周后,A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单项目分均显著于对治疗前及B组(P<0.05);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辩证施治贴压对改善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皮衍玲;王翔宇;杨震;陈妙根;霍永芳;赵子玲;柴建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