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衍玲;王翔宇;杨震;陈妙根;霍永芳;赵子玲;柴建
目的:探讨3.0T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活体检测兔心肌梗死的体积,以利于后续生理机能的观察.方法:1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被制作成心肌梗死模型后,先用MRI进行活体心肌梗死体积检测;而后处死,再用TTC染色法测量其心肌梗死体积.结果:MRI测量的心肌梗死体积显著高于TTC染色法(30.09%±2.45%与25.93%±2.22%,P<0.01),且两者有显著相关性(r=0.974,P<0.01).结论:3.0 T MRI可用于小动物心肌梗死体积的活体测量,可作为心肌梗死后其他研究指标的观察.
作者:林爱翠;赵彦;肖明月;励建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编制一个适合我国老年人的老年性痴呆评定软件.方法:①参考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Demtect等老年性痴呆评价工具,建立老年性痴呆康复评定系统初始量表,制成软件(简称初始量表)量表考评.应用初始量表对杭州市区范围内的294例老年人进行测试,应用测试结果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并与MESS量表比较.结果:初始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618,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797,重测信度中单个测量ICC为0.247,平均测量ICC为0.798,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运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加以旋转,KMO指数为0.798,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x2为437.518(P<0.01),说明变量间密切相关,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素分析表明,老年性痴呆早期筛选包括2个因子,总体方差64.531%,表明结构效度较高.与MESS量表比较,初始量表灵敏度较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结论:本文的初始量表的信度、效度指标较好,可为我国老年性痴呆早期筛选的研究提供有效评价工具.
作者:高根德;巴艳朋;祝飞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 临床检查和功能障碍的评定1.1矫形器穿戴前后步行功能检查 ①步行能力评定: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 imctionalAm-bulationCategory,FAC)评定,0级,不能站立和行走;1级,室内辅助下步行<10 m;2级,室内在他人监护下步行20 m;3级,室内独立步行>50 m,并可独立上下高18 cm的台阶>2次;4级,持续步行>100 m,可以跨越20 cm高的障碍物和上下1层16 cm高、25 cm宽阶梯;5级,室外持续独立步行,步行>200 m,可以独立上下阶梯(高16 cm、宽25 cm),步行速度>20 m/min,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进行,评定时不穿戴矫形器.②大步行速度测定:于一定长度的平坦地面上测量患者步行速度,患者以大速度从起点走向终点用计数器和跑表记录中间10 m的步数和步行时间,连续测量3次,取时间短的1次作为测定值.根据测定的步速和时间求步行周期中的参数,大步行速度(m/min)=10 m/min;步长(cm)=1000cm/步数;步频(次/min)=步数/min.
作者:朱毅;朱黎婷;李忠汗;朱琳;徐丹;金宏柱;谢斌;黄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降低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围术期各类不适,维护受术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行普通人流术的未婚女性患者100例为干预组;另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我科行普通人流术的未婚女性10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人流手术.干预组同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指导、安慰和鼓励及术后生殖健康宣教等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术中宫颈口扩张顺利,子宫收缩佳,阴道出血量少,手术所需时间短,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下腹部疼痛感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人工流产者采取一系列人性化干预措施,进行人文关怀,对受术者的心理调适具有积极的作用;减轻了术中、术后的不适,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吴乐贤;高海莲;李齐;蒲凤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KOA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55例(77膝)和对照组55例(78膝),2组均给予温针灸治疗.综合组并行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射,每周1次,配合超短波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综合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7.1%、10.0%与24.4%、80.8%,P<0.05).结论:综合疗法有显著增强KOA的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刘敏娟;彭力;杨金霞;郑苏;王魁;杨定荣;李世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等速与等张肌力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等张肌力训练,观察组采用BIODEX System 3型等速训练仪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均每周3次,每次30 min.结果:训练3个月后,2组肘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肘关节屈伸肌肌力的作用优于等张肌力训练,但其需专人操作.
作者:毕霞;吕宏;王雪强;孙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健侧面肌制动,患侧面肌锻炼为主对面神经炎一侧面肌瘫痪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急性面神经炎面肌瘫痪患者291例,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221例,均采用药物联合传统瘫痪面肌抬眉、闭眼、耸鼻、示齿、噘嘴及鼓腮等锻炼法.观察组在进行上述面肌锻炼时对健侧面肌制动.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5,10天及3个月后随访,分别以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第5,10天和出院后3个月面神经分级对比发现,面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效果与面肌锻炼总时间的长短明显相关(QCMH=205.9903,P<0.01).治疗第10天时,2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达1级的例数明显多于治疗第5天时,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1),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1.7%,99.1%与22.9%,71.4%,P<0.05).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面肌功能恢复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健侧制动面肌锻炼法能激发患者自行锻炼的主动性,提高瘫痪面肌功能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并能节约治疗开支.
作者:梁柯;李登星;李绍发;黄志志;余学婕;黄炫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连续住院>2年的1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合并躯体疾病诊断及血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检查.结果:163例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为64.4%,排列在前几位的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肝功能、心电图及血常规异常,与年龄、病程成正相关(P<0.01,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风险很高,应积极关注躯体合并症,做到早诊早治,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苏宝兰;孙福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开发更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多维度幽默感量表、幽默风格量表与压力情景应对方式问卷对94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患者攻击性幽默类型亚量表得分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94例患者应对方式与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整体幽默感与回避应对、任务应对(r=0.272、r=0.363,P<0.01)成正相关;亲和幽默与情绪应对呈负相关(r=-0.230,P<0.01);攻击幽默与情绪应对成正相关(r=0.419,P<0.01).结论:性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幽默类型有影响;幽默感强的患者更可能采用回避应对与任务应对方式;擅长使用亲和幽默的患者更不经常使用情绪应对方式,而喜欢使用攻击幽默的患者更经常采用情绪应对方式.
作者:钟汉玲;蔡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偏瘫是由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脑部疾患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运动疗法是以患者主动参与为主的特殊治疗方法[J].笔者在对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运动疗法取得较好效果,体会如下:①教育和训练.偏瘫患者的治疗重点是促进损伤的大脑进行重塑,教育患者采取正确姿势进行训练,促进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的正确模式的输入及确立,活化正常功能脑细胞或促发脑细胞代偿功能的出现,进而诱发正常运动模式,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2].②主动运动.偏瘫患者的主要障碍是姿势张力和协调的异常.治疗的目标为减轻痉挛和引入正常的运动模式——随意、自主、选择性运动模式.主动运动可加速诱发运动反应或建立运动兴奋痕迹,对建立记忆、恢复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协调和整合有着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杜洛民;任瑞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持续健康教育在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知识宣教、生活指导、心理干预等持续2年时间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2年后,2组患者青光眼相关知识及生活方式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2年内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利于保持病情稳定,防止复发,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作者:郑剑秋;毕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救治体系、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发展,急诊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出现大量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据统计,在美国每个住院的PVS患者在前3个月的费用约为14.9万美元,以后每年约10万美元[1],美国每年用于PVS的费用高达10~70亿美元.我国尚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统计资料,有报道国内某医院PVS患者每年约需医疗费10万元人民币[2].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PVS已成为国内外严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医疗成本在社区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经济便捷的康复治疗方案,促进PVS的意识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田伟;王征美;孙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治疗慢性下背痛(LB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病程>3个月的LBP患者50例,分为教育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均进行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及腰背肌功能训练等疗法.教育组在治疗过程中贯穿LBP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健康教育宣教.结果:治疗8周后,2组VAS评分、欧式LBP失能量表(ODQ)总分及各单项目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组间比较,教育组VAS评分,ODQ总分及疼痛程度、个人照护,抬重能力,坐、站立、社交生活及旅行单项目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慢性LBP患者治疗中增加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疼痛程度及失能状况.
作者:张素梅;徐琼;王雪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需要面对的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近代医学的发展和应用,对衰老机理的研究分别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整体宏观水平等多角度介入,为预防和延缓衰老进程提供诸多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 人体衰老概述衰老是一个由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生物学变化过程,是生命周期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在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演变过程,表现为一系列随增龄而显示的全身性、渐进性、衰退性和不可逆的变化和紊乱[1].衰老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2],正常情况下出现的大多数为生理性衰老,是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方面出现衰退变化以及对体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下降和代偿力的减退;而病理性衰老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与年龄无关的渐进性退变.流行病学分析,≥80%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33.3%的85岁以上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和认识能力低下[3].这些老年性疾病已经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作者:何敬和;刘冠男;常震;姚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加巴喷丁与奥卡西平治疗带状疱疹(HZ)所致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HZ患者68例,分为A组36例,B组32例,均常规给予阿昔洛韦、VitB1及甲钴胺治疗.A组加服奥卡西平片0.3g,每日2次.B组加服加巴喷丁胶囊,自300 mg/d起逐渐增加剂量至疼痛缓解为维持剂量,高用量每日3600mg.结果:治疗1、2及4周时VAS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组低于A组(P<0.05).总有效率在治疗1及2周时,B组明显高于A组(68.8%,93.8%与50.0%,69.4%,P<0.05).4周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B组低于A组(34.3%与41.7%,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见效时间快于奥卡西平,且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薛海龙;宋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恶性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行肿瘤段广泛性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行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术前后均行新辅助化疗,术后5d时2组均在CPM机上进行训练.训练组于术后当日即进行直腿抬高、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张等长收缩.踝泵运动,7~14 d逐渐行屈膝、站立及步行等主动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4 d后,训练组膝关节ROM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P<0.01);Enneking评定,训练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73.0%,P<0.0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训练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3与70分,P<0.01).结论:早期配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恶性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
作者:吴国桢;俞红;白跃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方法: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护理风险评估、影响因素分析、风险预案及护理措施等系统的风险管理护理.结果:治疗20 d后,研究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系统化风险管理护理应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理缺陷,减少管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膝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唐红波;边竟;刘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大部分遗留严重残疾,导致肌肉萎缩,步行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以及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等,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为此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对预防和减少脊髓功能进一步损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的利用残存功能尽可能地生活自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SCI的康复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施海燕;郝又国;陆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支持及配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结果:治疗30 d后,2组患者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升高明显(均P<0.05);VAS评分,2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达做完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5.6%、96.9%与22.6%、77.4%,P<0.05).结论: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配合康复治疗能显著加快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陈庆华;代新年;杨丰;蔡鸣;梁涛;王丹;闫玮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7例TN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28例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B组29例在疼痛部位及板机点周围皮下注射肉毒素治疗.治疗后1,3及6个月时随访,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中脱失7例,A组3例,B组4例.与治疗前3个月SF-MPQ及SF-36平均分作为基础水平比较,治疗1,3及6个月后2组SF-MPQ评分明显下降,SF-36明显上升(P<0.01),B组表明更明显(P<0.05,P<0.01).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不适患者多于B组.结论:A型肉毒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TN发作作用高峰1~3个月,维持时间6个月,且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宋金辉;丁旭东;黄瓅;洪艳;陈华先;王凤敏;张贵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