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综合病房的院内感染防控与管理

冯伶俐;吴伯乐;杜莹燕

关键词:眼科综合病房, 院内感染, 管理, 预防,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综合病房住院患者的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2017年丽水市人民医院眼科综合病房1045例住院患者为对象.分析其院内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及管控措施.结果:眼科综合科室在患者住院期间导致的二次感染情况时有发生,而通过严格执行相应制度后,患者院内感染次数明显下降.结论:积极树立眼科综合病房内医护人员及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感染防控意识;完善病房内管理制度成立控感团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眼科病房内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提高眼科医务工作者手部卫生水平等.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调查与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方法:于2010年3月~2011年7月对医院急诊科和其他科室各35例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进行评价;于2011年8月开始对急诊科实施危机管理,对实施危机管理前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进行比较.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仪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危机管理前,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语言和态度恰当、护士越职操作与其他科室相比无差异(P>0.05).实施危机管理后,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语言和态度恰当得分明显高于管理前,护士越职操作明显少于管理前(P<0.05).实施危机管理后患者发生护理缺陷率、仪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患者满意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人员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相当,危机管理可有效提高其危机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郑寒;陈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内镜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镜室的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从而为内镜室护理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内镜诊治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式护理管理,而观察组48例除了实施常规化护理,还加用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内镜生物学检测合格率、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物学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操作期间,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内镜诊治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护理操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雅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94例创伤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经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疼痛缓解度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商桃英;陈文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ICU肿瘤患者家属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与价值

    目的:探讨开展ICU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收集杭州市肿瘤医院ICU肿瘤患者家属共11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将两组家属护理前后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家属焦虑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家属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于ICU肿瘤患者家属而言,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家属的焦虑情况,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同时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玲飞;朱张洁;王惠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某三级中医院呼吸科痰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某三级中医院呼吸科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6~12月义乌市中医医院呼吸科痰标本培养采集质量下降的原因;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痰培养标本采集及送检相关知识的规范操作流程等;然后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2016年1~8月)和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2016年9月~2017年4月)痰标本培养采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采集质量存在问题有268例,其中发生多原因的是忘记留取,占23.88%;其次是宣教不全,占17.16%;经持续质量改进后痰标本采集质量存在问题有43例,其中发生多的是忘记留取,占27.91%;再次是患者无痰和失败标本未处理,均占13.95%;干预前后发生例数比较(P<0.05).结论: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使痰标本采集工作有章可循,按时按质送检,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价值,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降低资源浪费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肿瘤内科护理管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

    目的:浅析肿瘤内科护理管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10月收治的6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进行加强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情况,对护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纠纷率、差错率、事故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内科出现的各种风险,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姜美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降低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的作用

    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探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DVT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丽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结果:通过研究调查显示,观察组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加入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其DVT发生率,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王燕锋;吕雅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PN模式培训对消化内科新入科护士临床工作的影响

    目的:探究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CPN)训练模式对于消化内科实习护士临床工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100名新入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CPN模式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专业成绩、临床护理质量、护理工作人员及患者满意度.结论:采用CPN模式培训可提高消化内科新入科护士专业成绩、护理质量、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思思;吴之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图书馆开展患者服务的需求调查——以绍兴市人民医院为例

    目的:通过调查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和放疗科住院患者,了解患者对图书馆服务需求情况,为下一步图书馆开展患者阅读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和放疗科两科201 5年9月~2016年10月的住院患者,并收集相关信息.结果:在住院期间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患者占81.23%,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呈正相关;康复科患者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显著高于放疗科患者.希望图书馆提供的资料主要有医学健康保健类、食疗类和一般科普类书刊.患者认为住院期间理想的阅读场所为病房.结论:多数住院患者认为需要图书馆信息服务,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和服务方式不同.

    作者:徐亚维;严晓波;徐俊;石芳芳;赵红梅;苏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溃疡患者中医体征分型对饮食调控护理的启发

    目的:探究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的启发.方法:选取由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调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体征分型后针对性进行饮食调控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显效、有效人数均略高于对照组,无效人数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溃疡的愈合和炎症的消除.

    作者:叶国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电图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悠久历史,心电图机主要是被用于记录患者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的仪器,因其诊断技术操作简单,且价格合理、对患者无损伤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当前心电图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随着临床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心电病理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使以往较多传统观点发生根本性改变,然心电图实际操作中需不断积累经验,要求医师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如医师不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制度或操作不熟练则会致心电图诊断错误,给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造成一定影响,终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文章就医院心电图技术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医院心电图诊断技术,更好的配合临床医师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单米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职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教、学、做一体化研究

    对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进行教学改革,将学习难度较大又很重要的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进行整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并结合制药行业“应用型”人才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郑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DCA管理法在高危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管理法在儿科高危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儿科收治的68例高危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和住院时间,采用问卷调查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环境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管理法用于儿科高危患儿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儿预后,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江君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标识对降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对降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口服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引入护理标识并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用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物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口服药的差错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高丹;黄金鹏;周玲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缝式护理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无缝式护理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无缝式护理措施,对两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实施无缝式护理,不仅有效改善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满意率,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徐钧;吴靖;叶如;黄蓓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与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超声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工作中,还存在重复检查、专业技术水平低下、没能严格限定工作量、没能明确划分职责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等现象.研究从医院超声科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常见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能让医院超声科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作者:戴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对血液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科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也较高.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规范化护理管理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管理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 6年4月~2017年5月之间仙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旋规范化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措施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强口腔医学生的审美教育管理

    口腔医学审美学是医学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对口腔颌面部健美的创造性活动进行研究的医学审美类科学.《新考德医学辞典》对医学审美学的解释是“以外表美观自然为目的,对牙齿及其周围组织进行保存,修补和修复”.《牙医学图示辞典》对医学审美学的解释是“为改善外表而对龋坏,折断以及有缺陷的牙齿进行修补和修复的一种牙科实践”.在口腔医学当中,医学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对审美教育予以重视,加大培养口腔医学生的审美力度,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并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合理运用,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口腔医学审美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应加大口腔医学审美教育力度,为口腔行业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丁思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总结品管圈活动在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健康教育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确定主题,活动前进行查检分析,找出改善重点,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及检讨,确认效果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活动后建立标准化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对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进行健康教育,合格率显著提高,日标达成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妇科住院患者口服药健康教育合格率,提升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饶利红;邵亦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