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

崔改琴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 手法, 牵引, 中药热敷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手法、牵引和中药热敷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更显著;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81.0%、98.3%与12.0%、77.5%,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显著提高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痛阈值及临床疗效.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270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70例,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标准[1],X线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等,男121例,女149例;年龄45~82岁,平均57.7岁;病程2个月~25年;双膝92例,单膝178例;有外伤史62例,无外伤史108例.270例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

    作者:王基萍;丛培军;王春叶;李吉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女性妊娠期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为优生优育打下良好基础.方法:妊娠妇女216例(妊娠组),孕龄12~15周,正常未孕女性173例(未孕组),均分别测定2组体内的5种微量元素含量并做比较.结果:2组的钙含量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铜元素含量妊娠组明显高于未孕组,铁、锌、镁含量明显低于未孕组(P<0.01).结论:女性妊娠后体内微量元素有明显的变化,应及时监测和补充.

    作者:王影;张华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时间强度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强度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7例,分为强化组17例和常规组20例,急性期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2组均给予针刺及肌电反馈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常规组每天训练时间40~45 min,每天1次;强化组则治疗时间延长至60~80 min,每天2次.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Fugl-Meyer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与常规组比较,强化组表现更显著(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詹霞;迟相林;郭兆荣;吴喜娟;董春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近期预后的疗效.方法: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143例,均给予常规心脏药物治疗,观察组并辅以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舍曲林50 mg/d,2组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常规组变化不明显.心肌缺血、心绞痛症状的改善及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或0.001).结论: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抑郁患者近期预后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毓;关文强;肖在湘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针刺方法对面神经炎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时机、针法、刺激量三因素对面神经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面神经炎患者72例,按病程分为A组(1~7 d)、B组(8~21 d)、C组(22 d~3个月),分别给予不同刺激部位和刺激量.结果:以针刺时机7 d内、健患侧同时刺、轻刺激量的组合治疗效果佳.结论:多因素在不同水平上的优化组合,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梅康;郝晋东;王运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认知电位P300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随着电生理的研究及广泛应用,认知电位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中电位P300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神经心理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作者:尚淑怡;尤春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SCL-90负性心理特征调查和护理干预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寻找负性心理特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64例乳腺癌患者(乳癌组)和50例良性乳腺包块患者(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自评和工作人员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并根据调查评定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常模范围(P<0.05);乳癌组SCL-90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中F1(躯体化症状)、F2(强迫症状)、F3(人际敏感)、F4(抑郁)和F5(焦虑)的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手术及护理干预4 d后,与术前比较,2组SCL-90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明显下降(P<0.05),2组间比较,乳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是一个长期过程,应通过各种手段给予患者良性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作者:赵健;郭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有顶枕部疼痛伴颈部僵硬不适加颈椎旁神经阻滞,颞部疼痛或闷胀不适加耳颞神经阻滞.结果:治疗4次后,30例患者头痛完全缓解15例、好转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1.6与8.0±1.0,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并配合局部针对性处理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石丽宏;邓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超短波与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5例,均符合前列腺炎诊断标准[1],年龄24~60岁,平均33.9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4.5年.

    作者:古力美拉;曹维宁;迪力木拉提;迪丽拜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手法结合温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标准[1],男36例,女24例;年龄14~64岁;病程15 d~7年;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成守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孕晚期健康教育对产后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孕晚期母婴健康的重要作用.方法:妊娠28~37周孕妇250例,分为实验组150例,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包括发放资料、看录相、讲解、示范、指导等;对照组100例,仅常规产前检查.结果:实验组顺产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剖宫产率和母婴患病情况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孕晚期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杨素勉;刘翠罗;岳文芳;田溢卿;田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针刺加脉冲电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2002~2006年我院收治的耳鸣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3~49岁;病程3 d~8个月;轻度28例,中度25例,重度7例.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吴杨;彭玲;王汉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社区康复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对全市符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3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指导,其中男204例,女121例;年龄23~65岁,平均(41±1)岁;文化程度均初中以上;无重大疾病.

    作者:周玉英;王学庆;钱雪芬;朱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T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A组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及生理盐水100 ml,每日2次;B组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 g及生理盐水100 ml,每日2次,均治疗14 d.治疗前和治疗14、28 d时分别以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定脑损伤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ESS)积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和28 d时分别进行CSS评定,总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53%、77%与27%、47%,P<0.05和0.01);GCS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11±1、13±1与9±1、11±1,P<0.05和0.01);2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3%与10%).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治疗过程安全.

    作者:黄本长;薛艳荣;熊海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例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患者采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及生理盐水混合液,行气管旁入路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每日1次,双侧交替.结果:治疗10次后,20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雁;赵枫林;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与早期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以及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髓内肿瘤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等的影响.方法:27例脊髓肿瘤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肿瘤切除,术后早期采取运动功能训练和ADL训练,并配合理疗、心理疏导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运动功能总积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经过30 d康复治疗后,27例患者运动功能总积分及Barthel 指数,与康复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79.43±25.53、71.29±19.38与61.68±16.78、53.91±18.46,P<0. 01).结论:显微手术可以安全地切除脊髓肿瘤,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于加省;杜蓉;韩肖华;雷霆;陈劲草;陈坚;李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134例,均符合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1],单侧发病,男74例,女60例;年龄15~45岁81例,>45岁53例;左侧68例,右侧66例;病程3~>7 d;134例分为住院组66例和门诊组6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邓绍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对梭曼中毒兔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家兔梭曼急性中毒的机理.方法:10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各20只,正常组作为正常对照;中毒组、常规组、UBIO组及复合组制成梭曼中毒动物模型,常规组给予常规解毒治疗;UBIO组采用UBIO治疗;复合组常规与UBIO综合治疗.均连续观察14 d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谷胱甘肽硫转移(GST)活性.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它各组梭曼中毒后,血清中SOD、GSH-Px、GR及GST活性明显下降,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UBIO组和复合组血清中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中毒组(P<0.05).结论:家兔梭曼急性中毒后可伴有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因而有明显的自由基损伤,UBIO可明显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可以应用于梭曼中毒的辅助治疗.

    作者:张献清;张晓迪;穆士杰;梁欣;夏爱军;刘瑞;海春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新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髋关节活动障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1].在美国行THA的患者逐年增多[2],并且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THA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术后康复治疗[3].

    作者:方汉萍;杜杏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早期穴位电刺激对新生儿脑损伤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穴位电刺激对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损伤综合征新生儿94例,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脑活素、VitB6和B12等药物治疗,并给予触觉、视觉及听力等刺激.观察组患儿增加体格检查、穴位电刺激治疗,连续 3个月.2组患儿纠正胎龄1周岁时分别进行体格检查、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评定及发育商(DQ)评分.结果:身长、体重、头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近(96.8 %、93.3%);观察组FMFM及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辅以穴位电刺激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其机制可能与低频电刺激可启动预防性及治疗性中枢神经保护机制有关.

    作者:杜开先;贾天明;栾斌;蔡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