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黄素娟;唐红梅;邓干初;钟广伟;王素娥;李臻琰
患者男,55岁,农民,因左下腹部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个月,术后瘢痕处疼痛,不能体力劳动及走远路而就诊.查体见左下腹部约8 cm斜形手术瘢痕,触之较硬,压痛.给予等幅中频电治疗,频率2 kHz,耐受限20 min,1日1次,20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可以走远路.
作者:程慈;赵力力;徐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98例,均经X线片或CT确诊,男103例,女195例;年龄15~86岁,平均50.5岁;病程1 h~10 d;均为外伤所致,均采用改良式纸压垫治疗: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医者手握前臂,另一助手握腕部尺侧及大拇指,掌心向下,顺势拔伸牵引,力量由小到大,3 min;患者嵌插移位较大则牵引5 min.
作者:何康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100例,均符合LDH的诊断标准[1],男56例,女44例;年龄37~62岁,平均49.5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2.8年.
作者:李艳;王小玉;李东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脉冲磁场联合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联合组20例及对照组18例,均给予静脉注射尿激酶50万u,每天1次,3 d后改为25万u,共治疗7 d,并辅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及口服阿司匹林,联合组同时联合脉冲磁场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患肢肿胀程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7~14 d后,2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患肢肿胀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表现更显著.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尿激酶治疗的同时联合脉冲磁场治疗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吴红瑛;罗仁;范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婚姻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南宁兴宁城区各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205例进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现场调研,并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5例患者中已婚110例,其中男64例,女46例;SDSS评定有社会功能缺陷的患者女36例(78.3%),男59例(92.2%),女性有社会功能缺陷的患者明显低于男性(P<0.05).ADL评定生活能力不同程度下降或部分障碍的已婚患者39例(35.45%),未婚46例(48.4%),已婚患者ADL下降人数明显少于未婚患者(P<0.05).结论:婚姻生活能提高患者ADL能力,女性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比男性好,这可能与女性的社会角色有关.
作者:谢焱;杨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个体患脑卒中后的转归情况.方法:首次发生脑卒中患者184例,根据有无并发代谢综合症而分为单纯组102例和并发组82例,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2组中位生存时间和首次与再发脑卒中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并发症组;在首发脑卒中时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再发卒中时并发症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单纯组.结论:与单纯脑卒中患者比较,并发代谢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差.
作者:赵幸娟;张苏明;ZHANG Su-ming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人工皮肤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8例,行清创术后再根据创面大小填塞多孔医用泡沫型合成敷料并引入引流管缝合并持续负压吸引,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术后5~18 d,88例患者创面与术前比较平均缩小10.2%,细菌培养阴性,无死腔残留或水肿,肉芽组织生长新鲜;行Ⅱ期植皮后,85例(95.6%)疗效达优.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可加速组织修复.
作者:张菁;林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幼儿手掌严重烧伤后的治疗方案,降低畸形的发生率.方法:对18例幼儿手掌深度创面行延期切痂,清除肉芽坏死组织及其基底板,再行自体全厚皮分区完整移植,术后10~12 d拆线,出院后可塑夹板保持手部外形,弹性支架辅助功能锻炼等.结果:18例患儿手掌全厚植皮的成活率均>95%;术后随访1~3年,仅2例出现小指轻度屈曲挛缩,其他患者手掌功能均恢复良好,发育未受明显影响.结论:手掌侧严重烧伤后行全厚皮分区完整移植、保证植皮的成功率及加以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重建幼儿手掌功能,保证其正常发育并降低畸形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韩军涛;刘淑娟;王洪涛;朱雄翔;胡大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与其它有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57例睡眠初筛检查诊断为OSAS患者的数据中选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重指数(BMI)、鼾声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间、血氧饱和度在80%~89%区间的累积时间、血氧饱和度≤79%的累积时间按血氧饱和度85%~89%、80%~84%、≤79%排序分为3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将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与上述各测定指标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间比较仅年龄和BM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余指标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除BMI和鼾声指数与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外,其余指标与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OSAS患者是否出现缺氧及缺氧的严重程度与BMI和鼾声指数并无必然的联系;OSAS患者BMI均值皆达到超重或肥胖程度,且缺氧程度的增加与AHI均值的增高相一致,说明减肥和降低体重是OSAS康复干预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给OSAS患者康复干预建议时,缺氧累积时间应列为全盘考虑中.
作者:李志平;罗益锋;郭禹标;黄建强;钟韵;周燕斌;谢灿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协同护理是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知识教育和心理护理、功能锻练相结合的过程,是医院护理的院外延伸,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其内容包括:康复知识、心理护理、环境设置、功能锻练、自理能力训练等.
作者:刘桃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104例小儿脑瘫患儿均采用以运动功能训练、推拿、穴位注射为主,同时配合作业治疗、感觉统合训练、低频电刺激疗法等综合治疗,并以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EM)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04例患儿经过(3.3±0.8)个月治疗后,其智力障碍及肢体瘫痪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异常姿势减少,肌力增强,整体运动发育水平提高;98例患儿GMFM88项及GMFM66项分值均明显上升(P<0.001).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明显.
作者:徐东浩;施炳培;史惟;陈冬冬;缪静;杨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寻找药物作用的靶点.方法:分离大鼠胸主动脉中层平滑肌,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建立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丹参酮ⅡA对VSMC增殖的影响;用酶促反应定磷法测定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原癌基因c-fos和c-myc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随着TSN浓度增加VSMC增殖活性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0.01);TSN各组随着浓度的增加,VSMC中CaN活性显著下降(P<0.01),VSMC中c-fos和c-myc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TSN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SMC中CaN活性、c-fos及c-myc表达有关.
作者:潘勇军;徐桂东;杨耀玲;杨光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它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电针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电针和西药治疗;至16周末时4组大鼠均断头处死,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肝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能够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是其治疗NASH的重要机制.
作者:程井军;彭锐;吴其恺;孙国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银杏活脑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8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银杏活脑胶囊,均连续15 d.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及根据临床症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TCD检测,2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与70%,P<0.05).结论:自制中药银杏活脑胶囊能明显提高VBI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群会;李俊;莫家鹏;黄年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迅猛发展,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接受过康复治疗的患者只有1000万[1],平均每10万人口仅0.4名康复治疗师.2002年经上级批准,我院开始招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笔者参与康复治疗专业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提出几点浅见.
作者:张绍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跟痛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和激光组各50例,均采用He-Ne激光照射,综合组同时增加运动疗法、中药垫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综合组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激光组(70%、100%与66%、94%,P<0.05),治愈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激光组.结论:综合治疗跟痛症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章勤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76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男41例,女35例,年龄(39.9±7.7)岁;病程(1.9±1.7)年;初发57例,复发19例;临床表现为单纯腰痛或伴下肢放射性痛、麻木,棘突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间歇性跛行或小腿肌肉萎缩;CT或MRI示突出部位为L3~S1,突出物3~6 mm,大8 mm.
作者:高汉义;张学玲;张培梅;陈朋;王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3例(17个椎体),均采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进行椎体扩张,PAMMA骨水泥填充重建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椎体高度明显恢复,cobb's角明显减小(均P<0.01).结论: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方红育;金捷;周雪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脱髓鞘性脑病患者1例,女,25岁,因头晕视物模糊3 d,加重伴意识不清入院.入院时妊娠8周,神志不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向灵敏,压眶右侧肢体屈曲活动较左侧好;双上肢肌张力适中,肌力2级,双下肢肌张力低、肌力1级,腱反射(+)阵挛(+)双侧巴氏征(+)克氏征(-);头颅MRI示,双侧大脑基底节区,面侧枕叶桥脑,小脑及胼胝体分别可见片状长T2异常信号边界不一,双侧脑室及三、四脑室大小形态正常;脑脊液正常.患者采用脱水(甘露醇)、抗炎(地塞米松、强的松)及丙种球蛋白静脉点滴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
作者:邱小红;蒋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cdk5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C型Niemann-Pick病小鼠神经元变性的影响.方法:以NPC小鼠为动物模型,共30只,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只,分别予侧脑室持续灌注人工合成cdk5寡核苷酸的正义链(SODN)和ASODN,共2周,利用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免疫印迹技术观察2组cdk5表达水平、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磷酸化水平、轴突球状体及存活浦肯野神经元数目,并进行动物行为学评定.结果:灌注反义cdk5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cdk5的表达、减低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磷酸化指标SMI31、PHF-1 在脑部的表达水平及病理性球状神经轴突数量均明显降低,神经元存活率及小鼠的运动功能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反义cdk5能降低NPC神经元细胞骨架的损伤和变性,从而改善NPC小鼠运动功能的缺失.
作者:潘邓记;夏文广;杨业新;朱舟;张旻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