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会;夏忠诚
目的:研究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胸段不完全SCI患者(分类为ASIA C或D)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0例,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营养等药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针刺等;减重组患者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早接受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FIM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及ADL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减重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FIM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及ADL能力2组均有提高(P<0.05),其中FIM步行能力及10 m步行速度减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能显著提高不完全SCI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步行速度.
作者:刁健生;范晓华;宫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广东省育龄残疾妇女婚姻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量化数据分析残疾妇女的婚姻、文化、就业、经济及影响残疾妇女婚姻的因素等.结果:有效调查问卷4380份,已婚占62.3%,文化程度小学或文盲占55.3%;没有就业的人数占58.1%;家庭人均收入<600元/月占74.0%.残疾女性在婚姻上大的困难依次为难以找到适合对象(71.1%);缺乏经济能力(62.2%);社会歧视(55.7%).结论:残疾妇女在婚姻上遇到明显困难,特别是由于缺乏经济能力和受到社会歧视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提示社会应充分尊重残疾妇女应有的各项权利,与健全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和机会参与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作者:何小英;唐立新;邓爱玲;何波;杨秋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其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多因素分析,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对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焦虑发生率为21.8%,抑郁发生率为35.9%,均女性多于男性(28.9%、44.7%与15.0%、27.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焦虑相关的因素为饮食情况、有无并发症或病程时间;与抑郁相关的因素有性格、治疗情况、对疾病的认识、家庭支持或社会支持等.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差,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情绪与若干因素有关,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
作者:戴俊平;赵振环;陈志兴;黄金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构建并鉴定含有人p27基因和E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表达.方法 利用腺病毒载体系统Adeno-X,通过质粒抽提、电泳、酶切、连接、转化等多种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no-p27-EGFP;酶切、PCR鉴定重组腺病毒质粒;利用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载体PAd-p27-EGFP,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PCR鉴定,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no-p27-EGFP,利用脂质体转染人293细胞后,转染腺病毒质粒pAdeno-p27-EGFP可见EGFP表达和细胞致病效应(CPE).结论:利用腺病毒载体系统Adeno-X成功构建含CMV启动子的Flag-p27和E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周期调控与慢性移植物失功之间的关系,并为寻找慢性移植物失功的基因治疗的途径奠定基础.
作者:徐逸;朱舟;吴柯;陈曦林;何文涛;曾宁;陈忠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1例,男,58岁,患者于1999年6月中旬突发左侧第一趾跖关节红肿热痛,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1],曾服用抗炎镇痛药及秋水仙碱类药物,可缓解,但胃肠反应明显,易复发;此次左侧第一跖趾关节痛2 d,查患处足背、足跟及踝关节处发热、胀痛、压痛明显,不能行走,夜间痛甚,不能入睡;血尿酸780 μmol/L,尿酸618 mmol/L,血沉55 mm/h.
作者:沈曙光;李卫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两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新生毛细血管,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并形成创面处的新生肉芽组织.
作者:邓萍萍;李冬;黄芳;谢和新;龚树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眼性斜颈术后整体康复治疗对头位的改善作用.方法:眼性斜颈患儿47例,分为康复组33例及对照组14例,2组均行上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康复组配合手法按摩、运动疗法、磁疗、控制睡姿及心理疏导等整体康复治疗,并与未行整体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后,康复组痊愈27例,好转6例,无效0例;对照组分别为7、6及1例.康复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8%与50.0%,P<0.05).结论:整体康复治疗对儿童眼性斜颈术后头位的改善及疗效的巩固有显著作用和意义.
作者:钟晖;陈剑;王玉苹;宋秀豹;张莉;王莉;张越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调查社区女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心理、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现状,为有针对性进行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十堰市某社区女性OP患者112例作为OP组,按照1∶1比例,另选取年龄相匹配无OP者112例为对照组.均进行一般资料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调查表(WHOQOL-10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P组抑郁指数、抑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升高(P<0.05);生存质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社会支持评分中仅客观支持升高(P<0.05),其余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患者抑郁发生率升高,生存质量下降,获得的客观支持亦低于对照人群.
作者:王成秀;杨凤翔;朱小虎;余光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并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50例老年慢性病并发抑郁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心理分析并针对性给予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疗法、放松训练等.结果:干预6个月后,50例患者GDS评分、血压及血糖均较干预前下降(P<0.01),12个月后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早期识别老年患者抑郁情绪,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能有效促进原发疾病的康复.
作者:章金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足部反射疗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以高热量饲料加链脲佐菌素喂养,8周后成功建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共20只,分为模型组及足疗组各10只,另选取10只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正常)组.足疗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参照人和动物穴位解剖图在大鼠足部取五脏六腑及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反射区间歇按压10~40次,每日1次.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MDA含量明显升高,GSH-Px、SOD及CAT活性显著降低(均P<0.01);足疗组各项指标略有变化,但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足部反射疗法能够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改善肝脏的能量代谢,对2型糖尿病引起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崔荣军;李怀慧;马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及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对88例AD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并配合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安全护理,生活技能培训,心理护理及幻觉妄想、激起行为、睡眠障碍的护理等.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干预前后患者BPSD的变化(包括妄想、知觉、情感及行为障碍)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后,88例患者与干预前比较,BPSD评分明显下降,妄想、知觉、情感及行为障碍患者的例数显著下降.临床疗效评定,显著进步12例(13.6%);好转65例(73.9%);无效6例(6.8%);死亡5例(5.7%),死因均为躯体并发症.结论:AD患者可出现各种BPSD,加强对患者的整体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聂莎;严要苗;陆惠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旋交变磁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行能力的作用.方法: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磁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磁疗组应用高旋磁多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干涉低周波电疗仪进行治疗.2组治疗前后进行步行指数及患肢站立相时间分布状态评定.结果:磁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第20天后其步行指数(46.23±3.07与85.10±7.89)、患肢站立相时间分布状态(46.23±3.07与43.03±3.03)与治疗前比较(86.60±11.37、30.40±6.03)均有显著提高(P<0.05);2组间比较,磁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旋交变磁场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行能力,降低功能损害.
作者:张威;何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隐方式训练对认知损害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损伤患者2例,均以Bobath疗法为主,结合内隐认知理论,运用无错性学习、序列学习等进行反复康复训练.结果:治疗14周后,2例患者ADL能力、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结合内隐方式训练可以使认知损害患者恢复部分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作者:潘春光;王长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如何积极有效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脑缺血的研究重点.传统观点认为脑内神经元是终末分化细胞,一旦受损即无法修复,因而认为脑缺血的神经功能缺失是永久性的.国内外用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移植至缺血区治疗脑梗死的研究显示,外源性NSC移植成活率较低,且NSC分化具有不可控性,缺血灶神经损伤功能修复不理想.因此积极开展内源性NSC的康复干预规律研究,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枢神经功能重建和再生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国付;黄晓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适合新兵的心理卫生教育方法,以提高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入伍新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检测,并针对性进行心理卫生干预,内容为举行心理卫生基础知识,认识偏差与调整,情绪与机体调节,应激心理行为反应的应对方法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结果:干预8周后,与干预前比较,入伍新兵各项因子分及总均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入伍新兵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出现心理和行为等不适问题,心理干预对改善入伍新兵的近期情绪有帮助,有必要在部队推广应用.
作者:金花;玄吉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离退休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865例>60岁的武汉市离退休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并与体检相结合,分析老年人生活方式、患病情况及对疾病认知状况等.结果:865例中患有慢性疾病者815例(94%),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多数老年人患有>2种慢性病;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被调查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较高(90%).结论:离退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社区内开展不同层次的卫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作者:马红梅;李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湖北省视力残疾人接受康复的情况及康复需求.方法:对湖北省地区符合残疾评定标准的1142例视力残疾患者进行康复现状调查,内容包括①接受康复的项目: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②康复需求:机构康复,延伸服务、社区和家庭服务等.结果:1142例视力残疾患者中接受过一种或以上康复服务469例(41.1%);对康复形式的需求中机构康复760例(66.6%),延伸服务53例(4.6%),社区和家庭服务329例(28.8%).对康复内容的需求中医疗服务与救助898例(78.6%),辅助器具276例(24.2%),康复训练与服务120例(10.5%).结论:对视力残疾患者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残疾程度和不同康复需求,在医疗机构和社区内提供相应的康复服务,满足视力残疾患者的康复需求.
作者:陈雯;刘娟;陆云霞;尤春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照料者的心理状态.方法:150例脑卒中患者的照料者,按照料的患者有无偏瘫分为偏瘫患者的照料者(研究组)80例和无偏瘫患者的照料者(对照组)70例,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及抑郁焦虑敌对等各因子分以及HAMD、HA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偏瘫患者的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偏瘫患者的照料者,其中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是主要的心理问题,应给予关注.
作者:李颖;付朝云;陈晓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合用路优泰治疗偏头痛并发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效果及可能存在的优越性.方法:将并发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偏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散列通治疗,合用组并用路优泰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统计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减轻程度,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HAMD、HAMA)评定2组患者抑郁或焦虑程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头痛程度显著减轻(均P<0.01);2组间比较,合用组头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明显,且HAMD、HAMA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并发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偏头痛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合用路优泰疗效可能更优.
作者:郁可;王庆松;李从阳;王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 或深层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1].患者从皮肤到骨与关节各层组织均可受累,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需要截肢.足溃疡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首位原因[2],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黄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