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张琴
目的:研究电针不同穴位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损害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50例脑损害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配合高压氧、电针治疗.A组取内关、神门为主穴,B组取合谷、外关为主穴,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量表(NCSE)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结果:治疗10-20次后,MMSE和NC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电针内关、神门穴对改善脑损害患者的认知障碍,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丁新华;韩肖华;温新义;黄晓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人亲附类型与其防御机制、主要症状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其临床症状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方法:选取3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首发患者为研究组,建立配对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成人亲附量表(AAS)、防御方式问卷(DSQ)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为主要测量工具进行评定.结果:2组在成人亲附安全和不安全类型的分布上,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成熟防御机制得分上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中安全和不安全亲附类型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得分和阴性量表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人亲附类型以不安全型为主,主要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可能患者中亲附类型为安全型者所运用的防御机制相对成熟,并相对较少表现为阴性症状.
作者:黄晶晶;施琪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评估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伴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脑卒中伴抑郁患者分为干预组38例及对照组40例,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干预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ADL能力提高,抑郁症状减轻(P<0.05或0.01),2组间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脑卒中治疗过程中及时识别伴有抑郁的患者,并给予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覃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结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优点和疗效.方法:68例膝关节粘连患者行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术后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结果:6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术前40°提高至110°.平均增加70°,步态改善,跛行消失,关节无肿痛,能交替上下楼,日常生活能自理和参加工作.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关节粘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结合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的维持和巩固手术效果,预防再次粘连,促进功能大限度的恢复.
作者:黄东辉;张中南;余夏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创汤促进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围绝经期功能性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15例,均采用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3 d并常规护理.A组同时加用中药复创汤,每日1剂,共服10 d.于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术前30 min时,血清中EGF和IL-1的含量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2组均明显上升(P<0.01);与B组比较,A组更显著(P<0.05).结论:复创汤能促进子宫内膜术后患者EGF和IL-1的释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李力;陈琢;姜慧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2-2005年我科门诊治疗的冈上肌腱炎患者30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药诊断疗效标准》中冈上肌腱炎的诊断标准[1],男16例,女14例;年龄34-66岁,平均47岁;病程10-70 d;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外展活动受限,疼痛主要位于肩外侧及冈上肌止点处,或三角肌止点处.
作者:余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卒中患者108例,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72例,女36例;年龄39-76岁;病程1 d-1个月;头颅CT或MRI示脑梗死54例,脑出血32例,脑栓塞2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伴有语言障碍8例,昏迷5例.
作者:李梅;张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家庭照料质量和延缓疾病进程,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目标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表、照料负担量表(BCS)、照料者生活变化问卷及90项症状清单量表(SCL-90)对275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216位照料者接受调查.BCS及照料者生活变化问卷测评显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负担依次为经济负担>心理健康>家庭生活>家庭关系>躯体健康>家庭活动.SCL-90测评显示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照料负担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性,提示家庭照料负担越重,对照料者心理健康影响越大.结论:医生应帮助照料者认识该病,了解照料技巧,适应生存环境及改善其负性心理;同时加强对社区内老年性痴呆疾病的健康宣教,提高收治率,以解决照料者的后顾之忧.
作者:何国琪;严伟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过去几年里体外震波治疗(ESWT)用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但疗效方面许多观点矛盾.Rompe等报道好的效果,而Cronther发现在治疗中期,局部类固醇注射更有效且其费用上比ESWT便宜100倍;Speed在一项双盲随机实验中发现ESWT与安慰治疗相比无明显附加效果;此外Haake等在一项随机多中心研究后认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有效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建议提高实验质量后再下结论.本文的目的是描述和比较2种超声定位技术在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区别.
作者:管雅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患者,男,48岁,农民,既往无特殊病史.因从6 m高处坠落昏迷,CT诊断为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GCS评分4分,行开颅术.术后1个月复查CT示外伤性颅骨缺损、交通性脑积水;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精神可,右髋、膝关节挛缩,呈屈髋、屈膝体位,达130°;Brunnstrom评定右侧上肢Ⅲ期,手Ⅱ期,下肢Ⅲ期;Ashworth评定腘绳肌4级,髂腰肌4级,伴疼痛;坐及站位平衡均0级,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5分;改良Barthel指数25分;右股骨X线片示上下段处骨化性肌炎.治疗采用卧位下海绵绑带固定患肢,沙袋悬吊于滑轮的另一侧,行持续皮肤牵引[1],重量2.5 Kg;并配合蜡疗,口服双氯芬酸钠100mg,每天1次.
作者:吴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PSD使脑血管病(CVD)康复时间延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有学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10年的随访,发现53%的患者死于PSD,其死亡率比无抑郁组高3-4倍[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SD进行广泛的研究,而其发生机制仍无一致的结论.本文就近年来PS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翠萍;吕佩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重症脑出血并发MOD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降低颅高压、控制感染、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低氧状况、加强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防治组并加用每日40 mg开塞露直肠给药治疗.结果:治疗14 d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慢性健康评估系统评分,防治组均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或0.01);综合疗效率亦高于对照组(68%、56%,P<0.01).结论:开塞露直肠给药协助治疗重症脑出血并发MODS,可提高综合疗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方柳成;赵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987年4月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14岁以下儿童460 618例,发现视力(含综合)残390例,视残率为0.85‰,其中盲率为0.42‰,低视力患病率为0.43‰.按我国3亿儿童计算,视力疾儿童约25万.因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视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尤为重要.
作者:罗苏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6例RA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评定,并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SAS标准分为(47.18±8.69),焦虑情绪患有率为36.76%;SDS标准分为(52.35±11.31),抑郁情绪患有率为61.76%.SAS及SDS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患者的SAS、SDS标准分均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能力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RA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以抑郁情绪为主,并与病情及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提示RA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是引起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健;杨梅云;范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在全世界总发病率为5%-22%,且病情逐年加重.本文旨对过敏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国军;康熙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干扰素(IFN)联合肝康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6例,分为A组52例,B组54例,均每日肌肉注射IFN(IFN-α)3×106U,4周后改为隔日1次.A组同时联合应用肝康栓栓剂,早晚1粒塞肛,治疗期间不再接受其他护肝药物治疗;B组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可辅助以甘草酸二胺(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①生化指标,治疗后第1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均明显好转(P<0.05),自第2月起基本恢复正常.②HBsAg、HBeAg的阴转率,治疗第3个月及第6个月时,A组明显高于B组(P<0.05),HBVDNA水平2组均显著下降(P<0.05),A组较B组更明显(P<0.05).复发率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P<0.05).③血清INF-α、IL-6及IL-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2组INF-α、IL-6下降,IL-2上升,A组较B组更明显(P<0.05).结论:IFN联合肝康栓能有效恢复患者肝功能,增强抗病毒效应,降低复发率,这可能与肝康栓参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有关.
作者:田德英;吴亮;王颖;李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前后护理要点及出院指导.方法:93例钬激光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前完善检查并着重进行心理指导,术后重点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规范的护理.结果:经过围术期护理,93例患者术后2-8 d,平均3.5 d出院,1次成功率97.8%,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纶:加强术前心理指导,严格规范治疗全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对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敏;宁丽华;高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106例,男38例,女68例,年龄5-67岁;病程1 d-18个月;多有明显致伤史,胸椎透视或X线摄片示T3-7均有不同程度的棘突侧偏、椎体缘增生、胸椎侧变或椎间隙变窄;临床表现为后背如负重物.牵掣胸痛,久坐则需变换体位,走路、咳嗽、打喷嚏时可引起疼痛.106例患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经3次治疗不能痊愈的患者,配合针刺治疗.
作者:刘冬梅;李敏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社区的老年居民中,跌倒和与跌倒相关的伤害看来似乎完全是由身体机能的减退造成的.这个比率在>75岁的老年人中上升到40%.而由于跌倒所造成的身体功能损伤会带来看病、住院治疗、死亡以及护理院的花费.跌倒,甚至对跌倒的恐惧,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因为肌无力和平衡能力的减退与老年人跌倒危险相关,因此可以采用干预措施,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作者进行一个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是否可控全身振动疗法和物理疗法(PT)相结合比单用PT对护理院的老年人更有效.主要目的是评估可控全身振动疗法对提高肌肉能力和身体平衡性方面的效果,第2个目的是研究可控全身振动疗法在HRQOL的效果.
作者:孙会芳;倪朝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70例,均给予水疗、泥疗及按摩等治疗,A组并增加骶管注射、腰椎成角旋转牵引及银质针松解术.结果:治疗45 d后好转率评分,A组优于B组(P<0.01).结论:综合物理疗法配合骶管注射、银质针松解术等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作者:宋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