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豪;黄东华;钱江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中药组内服清热化瘀汤、西药组口服洛赛克等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单克隆抗体CD3、CD4、CD8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2组CD3、CD4水平均上升,CD8水平下降,中药组比西药组更明显(均P<0.05),且CD4/CD8比值亦明显增大,均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清热化瘀汤能显著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作者:李敬会;徐剑刚;李德梅;余国英;蔡莉莉;余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2年5月-2006年9月在我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28-86岁,平均67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股骨颈或头骨折18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手术方式均为单侧全髋置换术.
作者:陈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在颅内胆脂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胆脂瘤25例,其中单纯桥脑小脑角区胆脂瘤17例,另8例生长累及幕上鞍区、斜坡、第三脑室或对侧桥脑小脑角区;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7例,翼点入路4例,颞下入路3例,对应的半球入路1例;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肿瘤可见部分,再用神经内镜探查并切除残留肿瘤,对于术后仍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则尽早配合康复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3例(92%).术后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好转21例(84%),部分改善4例(16%).术后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经配合理疗和针刺后恢复较好.结论:内镜辅助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胆脂瘤,能够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舒凯;游超;韩林;郭东生;鲍文公;雷霆;李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PTE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40例PT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日期、确诊方法、PTE类型及合并的危险因素.结果:近10年PTE年住院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89.3%的患者存在PTE相关的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40岁(82.9%)、高血压(32.1%)、手术(18.6%)、冠心病(12.9%)、脑卒中(12.2%)、2型糖尿病(11.4%)、呼吸衰竭(9.3%)、高脂血症(7.9%)、深静脉穿刺(5.7%)和创伤(4.3%).大面积及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手术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非大面积(除外次大面积)相应危险因素的构成比(31.6%、9.6%,P<0.001).结论:PTE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数患者存在明确的危险因素,手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深静脉穿刺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陈丹丹;邱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程序和康复效果.方法:35例肌腱修复术后患者利用手功能康复评估仪(BTE Primus),对不同部位的肌腱损伤制定不同的康复程序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石膏托固定腕、手指于伸直位,手指自由活动、CPM训练及模拟职业训练等.结果:经过近2个月的康复治疗,35例患者屈肌腱达优良率为71%,伸肌腱优良率为87%.结论:根据BTE Primus制定肌腱修复术后个体化康复程序,早期控制性主动和被动活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手的功能.
作者:赵维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2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2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早期患肢即行系统功能训练,对照组则按常规自行锻炼.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9%、60.9%,P<0.01);术后6个月统计患肢功能障碍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可预防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作者:王建丽;郭嬿;毛建辉;田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心力衰竭是心脏对负荷和刺激产生连续的结构和功能重构的一种动态过程,引起心肌细胞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的改变.近来发现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1],其发生发展的核心是心室重构,即心室腔轮廓和容量发生改变,而心肌胶原纤维的重构及心肌的纤维化对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机制也是近年来研究相对深入的方面,本文仅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心肌胶原纤维重构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刘玉梅;王保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支持对直肠癌术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直肠癌根治术后放疗时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90例,分为肠内营养(EN)组38例,于入院当天每天供给能全力2000-2500 ml.对照组52例,根据患者要求,选择不含脂肪的流质(清水和米汤)、含有低脂肪的流质(鲜奶和肉汤)或半流质饮食.结果:EN组饮食恢复时间为(9.35±2.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94±2.95)d(P<0.01),患者的精神状态及体力明显强于对照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对术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中的应用安全,并且疗效好于常规的流质治疗.
作者:唐和平;黄健;王雨龙;李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后发性白内障患者21例30只眼,均行Nd:YAG激光治疗,术后用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观察患眼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术后7及14 d时患眼中央部位及6点处角膜内皮细胞的各项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2.6-3.2 mj能量的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恒明;袁媛;林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并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3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HBO组同时配合HBO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2组的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BO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HBO组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减少.结论:高压氧并针刺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而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贾晓玲;李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影响的抑郁状态.方法:妇科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均按妇科肿瘤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参加集体心理干预,包括讲座,交流、放松疗法及运动疗法等.结果:经过10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任延律;王兰;于丽波;石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413例脑梗死患者应用抑郁量表(CES-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HAMD)、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进行分析,统计PSD发生率及PSD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SSS)、影像学诊断、脑梗死灶部位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413例脑梗死患者中符合PSD诊断的136例(32.9%)设为抑郁组,另277例设为对照组.抑郁组与对照组在A型行为、负性事件、并发症、SSS、影像学诊断、血管性痴呆(VD)和A性行为问卷(TABQ)评分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SSS和影像学诊断为PSD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A型行为脑梗死患者,尤其是在恢复期,努力减少负性事件,积极治疗或防治并发症和VD,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防治PSD的关键.
作者:毛德军;唐咏春;郭瑞友;杜秀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高压氧(HBO)治疗的介入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早期组(<3 d)105例,中期组(5-7 d)106例及晚期组(>10 d)104例,均于入院后采用综合治疗,同时分别在相应时间行HBO治疗.结果:HBO治疗20次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早期组与中、晚期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1);中、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尽早行HBO治疗可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唐月学;颜永忠;石婉丽;向大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二脱氧硫代胞苷(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乙肝疫苗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疗效.方法:慢性HBV感染患者73例,分为联合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均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d;联合组患者同时每2周注射1次IL-2 60万U和乙肝疫苗10 μg.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冬氟酸氟基转移酶(AST)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更显著(P<0.05);HBeAg和HBV DNA阴转率联合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慢性HBV感染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更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恢复.
作者:陈治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均按急性脑卒中常规处理,病情稳定后均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5-30 d后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1%、89.6%,P<0.05).Barthel指数及FMA运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及ADL.
作者:田慧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局部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基质金属蛋白-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分为A、B、C 3组各8只,A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B、C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C组于造模结束30 min后针刺大鼠肢体,5 h后再针刺1次,以后每天1次,均20 min.3组大鼠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大鼠皮层MMP-2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大鼠大脑皮层MMP-2mRNA和MMP-2蛋白有少量表达,B组增高明显(P<0.01);与B组比较,C组MMP-2mRNA及MMP-2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降低MMP-2表达,减少脑水肿,保护脑组织.
作者:熊伟;黄光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卒中合并平衡功能障碍患者76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初次发病,男49例,女27例;年龄47-68岁,平均(51.1±16.2)岁;病程3 d-6个月,平均(2.6±1.3)个月;脑出血26例,脑梗死50例.
作者:陈新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抗纤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使用保肝、退黄、降酶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加服抗纤饮,每日2次,每次100 ml.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血清HBV-DNA含量和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抗纤饮对慢性乙型肝炎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丁体龙;马勇;李瑞麟;叶根深;涂远航;姜薇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短波并紫外线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理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的治疗.理疗组同时配合短波并紫外线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临床疗效及检测肺功能指标中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和大通气量(MVV).结果:治疗6-20 d后,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理疗组优于对照组(96.7%、76.7%,P<0.05);肺功能检测,理疗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短波并紫外线综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加速气道和肺内炎症消失,改善肺通气功能,是重要的辅助疗法之一.
作者:张艳丽;庄桂英;宫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在脑瘫康复治疗中对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71例,分为矫正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均采用以Vojta法,Bobath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其中矫正组患儿下肢肌张力有所下降,踝关节活动度好转,足背屈(被或主动)近90°时取模制作踝足矫形器(AFO),并在无训练时坚持每天配戴.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大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大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理学疗法辅以踝足矫形器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作者:王月红;孙梅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