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玲;李霞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均按急性脑卒中常规处理,病情稳定后均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5-30 d后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1%、89.6%,P<0.05).Barthel指数及FMA运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及ADL.
作者:田慧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2-DM)患者脂肪餐负荷后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老年2-DM患者(DM组)及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给与脂肪餐试验,分别于空腹和餐后2、4、6 h抽血化验LP(a),采用B超检测空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0)及餐后4 hFMD4.结果:与空腹时比较,脂餐后各时段2组自身LP(a)的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DM组空腹及餐后LP(a)的水平、IMTc、FMD0均明显增高(P<0.05);LP(a)水平与IMTc、FMD呈正相关(r=0.36、0.45,均P<0.05).结论:老年DM患者有明显的LP(a)血症,LP(a)血症可以一过性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萍;白莲;李明龙;梁波;陈立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机辅以CPM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疼痛和膝关节ROM的作用.方法:68例膝OA患者分为2组,均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并辅以CPM机锻炼,干扰电组36例同时增加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超短波组32例配合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12次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膝关节(屈曲)ROM测量明显提高(P<0.01或0.05);与超短波组比较,干扰电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膝关节OA患者治疗中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疗可以显著缓解疼痛症状,提高膝关节ROM.
作者:何建华;张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06例脑卒中患者发生HAP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06例发生HAP的患者中,G-感染占大多数,且部分产生耐药性,G+感染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耐甲氧西林,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病死率占11.3%.结论:HAP是住院脑卒中患者中重要的并发症,重视引起HAP的危险因素,通过预防减少H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邢利宝;王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对颈椎病康复评定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的颈椎病患者82例,均应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治疗前后颈椎X线侧位片采用Borden法测量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ROM).结果:82例患者治疗10-20次后,颈椎曲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弓深平均增加(13.98±4.52)mm(P<0.001);颈ROM明显提高(P<0.001);疗效评定:显效34例,好转4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3%.结论: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能够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并在颈椎病的康复评定中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银海;姚红华;杨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二脱氧硫代胞苷(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乙肝疫苗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疗效.方法:慢性HBV感染患者73例,分为联合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均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d;联合组患者同时每2周注射1次IL-2 60万U和乙肝疫苗10 μg.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冬氟酸氟基转移酶(AST)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更显著(P<0.05);HBeAg和HBV DNA阴转率联合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慢性HBV感染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更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恢复.
作者:陈治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2年5月-2006年9月在我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28-86岁,平均67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股骨颈或头骨折18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手术方式均为单侧全髋置换术.
作者:陈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符合银屑病诊断标准[1]的银屑病患者291例,男199例,女92例;年龄12-72岁;病程2个月-46年;临床分为寻常性267例,脓疱性10例,关节病性9例,红皮病性5例.
作者:胡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在脑瘫康复治疗中对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71例,分为矫正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均采用以Vojta法,Bobath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其中矫正组患儿下肢肌张力有所下降,踝关节活动度好转,足背屈(被或主动)近90°时取模制作踝足矫形器(AFO),并在无训练时坚持每天配戴.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大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大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理学疗法辅以踝足矫形器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作者:王月红;孙梅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413例脑梗死患者应用抑郁量表(CES-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HAMD)、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进行分析,统计PSD发生率及PSD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SSS)、影像学诊断、脑梗死灶部位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413例脑梗死患者中符合PSD诊断的136例(32.9%)设为抑郁组,另277例设为对照组.抑郁组与对照组在A型行为、负性事件、并发症、SSS、影像学诊断、血管性痴呆(VD)和A性行为问卷(TABQ)评分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SSS和影像学诊断为PSD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A型行为脑梗死患者,尤其是在恢复期,努力减少负性事件,积极治疗或防治并发症和VD,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防治PSD的关键.
作者:毛德军;唐咏春;郭瑞友;杜秀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影响的抑郁状态.方法:妇科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均按妇科肿瘤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参加集体心理干预,包括讲座,交流、放松疗法及运动疗法等.结果:经过10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任延律;王兰;于丽波;石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单次合适的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方法住院长期鼻饲自制匀浆饮食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A组按照护理文献中提到的鼻饲方法(常规方法)进行鼻饲;B组按照改进方法鼻饲,2组均观察30 d.结果:2种方法鼻饲后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与常规方法比较,改进鼻饲方法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01、0.05).结论:改进鼻饲法的单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对长期鼻饲患者更适宜.
作者:周策;王梓凌;赵雪平;陆素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的认知功能、抑郁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老年PD患者(PD组)与非PD患者(对照组)各50例,采用自填结合个人访谈法,选用老年抑郁量表(OD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分级及Schwab-England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状态功能、认知功能及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①PD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低于对照组,抑郁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L、认知功能及抑郁程度是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诊治过程中应重视改善这3方面的症状.
作者:朱慧颖;朱遂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103例,均符合PHN后遗神经痛的诊断要点[1],男54例,女49例;年龄23-89岁;病程3 d-5年;受累神经有肋间神经、腰骶神经、三叉神经及臂丛神经.
作者:龙桂花;陈丽贤;詹欣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并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3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HBO组同时配合HBO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2组的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BO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HBO组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减少.结论:高压氧并针刺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而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贾晓玲;李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中药组内服清热化瘀汤、西药组口服洛赛克等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单克隆抗体CD3、CD4、CD8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2组CD3、CD4水平均上升,CD8水平下降,中药组比西药组更明显(均P<0.05),且CD4/CD8比值亦明显增大,均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清热化瘀汤能显著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作者:李敬会;徐剑刚;李德梅;余国英;蔡莉莉;余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程序和康复效果.方法:35例肌腱修复术后患者利用手功能康复评估仪(BTE Primus),对不同部位的肌腱损伤制定不同的康复程序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石膏托固定腕、手指于伸直位,手指自由活动、CPM训练及模拟职业训练等.结果:经过近2个月的康复治疗,35例患者屈肌腱达优良率为71%,伸肌腱优良率为87%.结论:根据BTE Primus制定肌腱修复术后个体化康复程序,早期控制性主动和被动活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手的功能.
作者:赵维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我院收治的横突综合征患者136例,男91例,女45例;年龄18-72岁,平均36.3岁;病程1个月-3年;均有腰部外伤及受凉史;单侧腰痛89例,双侧47例;范围局限在L3横突附近,可触及条形索状物.
作者:林忠豪;黄东华;钱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1例有一定行走能力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配合治疗,观察组并增加踏车运动,每天1次,30 min.结果:经过8周的训练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ADL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踏车运动对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ADL有积极作用.
作者:闫桂芳;沈红梅;赵雪平;魏清;康宇华;贾子善;宋兰欣;黄明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传统方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2例,分为传统组32例和西药组30例.传统组采用患处艾灸加刺络放血治疗;西药组口服秋水仙碱片为主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疼痛变化.结果:治疗5 d后,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疼痛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西药组比较传统组更显著(P<0.01).结论:艾灸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曼萍;柳玉芹;王明聪;张艳琴;何淑英;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