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颖;朱遂强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致恶性症状群(NMS)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从住院病历中抽取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25678例患者,按Levenson等提出的NMS诊断标准诊断为NMS的患者24例并进行分析.结果:25 678例患者中发生NMS率为0.93‰,发生年龄平均(32.6±7.8)岁,男女比例为1.7∶1,单一用药7例(29.2%),其中使用氟哌啶醇4例(57.1%);合并用药17例(70.8%),其中使用长效制药11例(78.6%).诱发NMS因素为脱水14例(58.3%).共死亡1例(4.2%).结论:NMS大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比女约多1倍,有逐年下降趋势.单一使用氟哌啶醇或合并用药(尤其合并长效制剂)较易发生NMS.脱水是个体因素中诱发NMS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防治个体诱发因素可减少NMS的发生.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利于NMS的预后.
作者:张春平;黄金满;戴俊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999年4月-2002年4月我科收治的阻塞性睡眠暂停呼吸综合症(OSAS)患者36例,均符合OSAS的诊断标准[1],均为男性;年龄24-70岁,平均46岁;病程5-20年;临床主要表现为打鼾、憋气,伴有晨起头晕、嗜睡、记忆力下降、夜间多梦或高血压等;咽腔部检查均狭小,软腭松弛,悬雍垂较长,部分患者扁桃体肥大、肥厚性鼻炎或鼻中隔偏曲;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33.0±20.1)次/h,血氧饱和度(SaO2)45%-88%,平均82.7%±3.5%.
作者:李本农;许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413例脑梗死患者应用抑郁量表(CES-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HAMD)、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进行分析,统计PSD发生率及PSD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SSS)、影像学诊断、脑梗死灶部位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413例脑梗死患者中符合PSD诊断的136例(32.9%)设为抑郁组,另277例设为对照组.抑郁组与对照组在A型行为、负性事件、并发症、SSS、影像学诊断、血管性痴呆(VD)和A性行为问卷(TABQ)评分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SSS和影像学诊断为PSD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A型行为脑梗死患者,尤其是在恢复期,努力减少负性事件,积极治疗或防治并发症和VD,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防治PSD的关键.
作者:毛德军;唐咏春;郭瑞友;杜秀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后发性白内障患者21例30只眼,均行Nd:YAG激光治疗,术后用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观察患眼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术后7及14 d时患眼中央部位及6点处角膜内皮细胞的各项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2.6-3.2 mj能量的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恒明;袁媛;林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对老年胃溃疡患者溃疡愈合的作用及其生命质量影响的可能机理.方法:老年胃溃疡患者56例,按照序数分为A、B 2组各28例,均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1周后,坚持口服西药奥美拉唑治疗;A组并增加中药胃乐舒冲剂,均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A、B组溃疡深层破损长度缩小率分别为64.3%和25.9%(P<0.05);治疗2个月后溃疡疤痕总S期和S2期获得率2组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生存质量3个维度的改善度A组高于B组(P<0.01).随访6和9个月,溃疡复发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胃溃疡,具有保护胃粘膜,降低不良反应率等作用,且长期疗效显著,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季洪赞;朱人敏;吴晓尉;顾萍;张立;孙泉;许小兵;于正洪;张弘;杨艳;赵文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我院收治的横突综合征患者136例,男91例,女45例;年龄18-72岁,平均36.3岁;病程1个月-3年;均有腰部外伤及受凉史;单侧腰痛89例,双侧47例;范围局限在L3横突附近,可触及条形索状物.
作者:林忠豪;黄东华;钱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儿童低视力的病因及配用助视器后视功能康复情况.方法:对3-14岁的低视力儿童83例(166眼)进行病因分析及验配助视器,并了解他们视觉康复情况.结果:儿童低视力病因以先天及遗传眼病为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是低视力的原因.83例中25例(30.1%)经常规屈光矫正后视力有改善;裸眼使用助视器脱残率低于戴镜后用助视器的脱残率(62.8%、89.2%,P<0.01).83例中有23例选用近用助视器,其中73.9%近视力≥0.5.结论:重视防止低视力发生;低视力儿童应常规进行屈光检查,配戴眼镜并配合使用助视器则效果更佳.
作者:陈咏冲;周建华;朱文珲;廖瑞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450例为卒中组和普通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80例为对照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卒中组同时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运动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将2组患者的PSD发生率进行比较,对有PSD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卒中组患者PS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卒中组PSD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PSD患者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康复治疗能降低卒中后PSD的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PSD患者HAMD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利俊;陈国华;周景芬;龚雪琴;马燕;刘兵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对颈椎病康复评定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的颈椎病患者82例,均应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治疗前后颈椎X线侧位片采用Borden法测量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ROM).结果:82例患者治疗10-20次后,颈椎曲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弓深平均增加(13.98±4.52)mm(P<0.001);颈ROM明显提高(P<0.001);疗效评定:显效34例,好转4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3%.结论: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能够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并在颈椎病的康复评定中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银海;姚红华;杨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06例脑卒中患者发生HAP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06例发生HAP的患者中,G-感染占大多数,且部分产生耐药性,G+感染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耐甲氧西林,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病死率占11.3%.结论:HAP是住院脑卒中患者中重要的并发症,重视引起HAP的危险因素,通过预防减少H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邢利宝;王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支持对直肠癌术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直肠癌根治术后放疗时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90例,分为肠内营养(EN)组38例,于入院当天每天供给能全力2000-2500 ml.对照组52例,根据患者要求,选择不含脂肪的流质(清水和米汤)、含有低脂肪的流质(鲜奶和肉汤)或半流质饮食.结果:EN组饮食恢复时间为(9.35±2.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94±2.95)d(P<0.01),患者的精神状态及体力明显强于对照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对术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中的应用安全,并且疗效好于常规的流质治疗.
作者:唐和平;黄健;王雨龙;李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2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2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早期患肢即行系统功能训练,对照组则按常规自行锻炼.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9%、60.9%,P<0.01);术后6个月统计患肢功能障碍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可预防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作者:王建丽;郭嬿;毛建辉;田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高压氧(HBO)治疗的介入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早期组(<3 d)105例,中期组(5-7 d)106例及晚期组(>10 d)104例,均于入院后采用综合治疗,同时分别在相应时间行HBO治疗.结果:HBO治疗20次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早期组与中、晚期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1);中、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尽早行HBO治疗可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唐月学;颜永忠;石婉丽;向大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单次合适的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方法住院长期鼻饲自制匀浆饮食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组成、日鼻饲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A组按照护理文献中提到的鼻饲方法(常规方法)进行鼻饲;B组按照改进方法鼻饲,2组均观察30 d.结果:2种方法鼻饲后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与常规方法比较,改进鼻饲方法的鼻饲日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01、0.05).结论:改进鼻饲法的单次鼻饲量和鼻饲间隔时间对长期鼻饲患者更适宜.
作者:周策;王梓凌;赵雪平;陆素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游泳训练对生长质量的影响.方法: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均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游泳训练.结果: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质量有明显的优化作用.
作者:金玉;金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PTE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40例PT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日期、确诊方法、PTE类型及合并的危险因素.结果:近10年PTE年住院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89.3%的患者存在PTE相关的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40岁(82.9%)、高血压(32.1%)、手术(18.6%)、冠心病(12.9%)、脑卒中(12.2%)、2型糖尿病(11.4%)、呼吸衰竭(9.3%)、高脂血症(7.9%)、深静脉穿刺(5.7%)和创伤(4.3%).大面积及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手术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非大面积(除外次大面积)相应危险因素的构成比(31.6%、9.6%,P<0.001).结论:PTE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数患者存在明确的危险因素,手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深静脉穿刺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陈丹丹;邱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传统方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2例,分为传统组32例和西药组30例.传统组采用患处艾灸加刺络放血治疗;西药组口服秋水仙碱片为主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疼痛变化.结果:治疗5 d后,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疼痛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西药组比较传统组更显著(P<0.01).结论:艾灸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曼萍;柳玉芹;王明聪;张艳琴;何淑英;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抗纤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使用保肝、退黄、降酶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加服抗纤饮,每日2次,每次100 ml.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血清HBV-DNA含量和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抗纤饮对慢性乙型肝炎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丁体龙;马勇;李瑞麟;叶根深;涂远航;姜薇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中药组内服清热化瘀汤、西药组口服洛赛克等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单克隆抗体CD3、CD4、CD8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2组CD3、CD4水平均上升,CD8水平下降,中药组比西药组更明显(均P<0.05),且CD4/CD8比值亦明显增大,均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清热化瘀汤能显著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作者:李敬会;徐剑刚;李德梅;余国英;蔡莉莉;余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程序和康复效果.方法:35例肌腱修复术后患者利用手功能康复评估仪(BTE Primus),对不同部位的肌腱损伤制定不同的康复程序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石膏托固定腕、手指于伸直位,手指自由活动、CPM训练及模拟职业训练等.结果:经过近2个月的康复治疗,35例患者屈肌腱达优良率为71%,伸肌腱优良率为87%.结论:根据BTE Primus制定肌腱修复术后个体化康复程序,早期控制性主动和被动活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手的功能.
作者:赵维彪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