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红;孙梅玲
2002年5月-2006年9月在我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28-86岁,平均67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股骨颈或头骨折18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手术方式均为单侧全髋置换术.
作者:陈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我院收治的横突综合征患者136例,男91例,女45例;年龄18-72岁,平均36.3岁;病程1个月-3年;均有腰部外伤及受凉史;单侧腰痛89例,双侧47例;范围局限在L3横突附近,可触及条形索状物.
作者:林忠豪;黄东华;钱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103例,均符合PHN后遗神经痛的诊断要点[1],男54例,女49例;年龄23-89岁;病程3 d-5年;受累神经有肋间神经、腰骶神经、三叉神经及臂丛神经.
作者:龙桂花;陈丽贤;詹欣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对颈椎病康复评定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的颈椎病患者82例,均应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治疗前后颈椎X线侧位片采用Borden法测量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ROM).结果:82例患者治疗10-20次后,颈椎曲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弓深平均增加(13.98±4.52)mm(P<0.001);颈ROM明显提高(P<0.001);疗效评定:显效34例,好转4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3%.结论: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能够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并在颈椎病的康复评定中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银海;姚红华;杨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高压氧(HBO)治疗的介入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早期组(<3 d)105例,中期组(5-7 d)106例及晚期组(>10 d)104例,均于入院后采用综合治疗,同时分别在相应时间行HBO治疗.结果:HBO治疗20次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早期组与中、晚期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1);中、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尽早行HBO治疗可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唐月学;颜永忠;石婉丽;向大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游泳训练对生长质量的影响.方法: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均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游泳训练.结果: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质量有明显的优化作用.
作者:金玉;金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06例脑卒中患者发生HAP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06例发生HAP的患者中,G-感染占大多数,且部分产生耐药性,G+感染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耐甲氧西林,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病死率占11.3%.结论:HAP是住院脑卒中患者中重要的并发症,重视引起HAP的危险因素,通过预防减少H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邢利宝;王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创伤和酸碱法制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成年健康土狗30只,联合应用创伤性以及化学性手段制作模型,通过手术结扎土狗股骨头周围血管(包括臀下动静脉、旋股内外侧动静脉)以及脱位方法破坏股骨头血供,并以无菌胶条包裹使之与软组织隔绝,在股骨颈处开约3 mm直径骨窗,以针头向股骨头中心穿刺(不超过关节软骨),在保护周围软组织的情况下向髓内缓慢注射0.2 ml 12 mol/L盐酸(HCl),15 min后再缓慢注射0.2 ml 12 mol/L氢氧化钠(NaOH),清除遗漏残液,观察30 min(期间保持股骨头脱位状态),后以骨腊封闭窗口,股骨头复位,缝合切口.术后每周拍片1次,定期书写观察记录,直至出现股骨头塌陷X线表现(预定时间为60 d),然后处死取患髋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93.3%的土狗出现典型的股骨头坏死,X线片见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股骨头变扁平;组织学检查见骨小梁坏死,肉芽组织增生及反应性新生骨形成.结论:联合应用创伤和酸碱法制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相对简便,诱导时间短,股骨头、颈、干结构完整,股骨头塌陷等特点,可用于动态观察股骨头坏死的演变及用作治疗干预的动物模型.
作者:熊文;陈安民;郭风劲;许凯;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并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228例PHN患者分为3组,均采用穴位注射以及抗病毒治疗,超短波组80例同时增加超短波,对照Ⅱ组74例并增加口服维生素B1、B12片.结果:经过10-30次的治疗,3组疗效比较,短波组优于对照Ⅰ、Ⅱ组(P<0.01,P<0.05),对照Ⅱ组优于对照Ⅰ组,治疗次数比较,短波组明显优于对照Ⅰ、Ⅱ组(P<0.01,0.05),对照Ⅰ组稍少于对照Ⅱ组.结论:超短波并穴位注射治疗PHN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优于其它治疗方法.
作者:李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短波并紫外线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理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的治疗.理疗组同时配合短波并紫外线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临床疗效及检测肺功能指标中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和大通气量(MVV).结果:治疗6-20 d后,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理疗组优于对照组(96.7%、76.7%,P<0.05);肺功能检测,理疗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短波并紫外线综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加速气道和肺内炎症消失,改善肺通气功能,是重要的辅助疗法之一.
作者:张艳丽;庄桂英;宫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传统方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2例,分为传统组32例和西药组30例.传统组采用患处艾灸加刺络放血治疗;西药组口服秋水仙碱片为主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疼痛变化.结果:治疗5 d后,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疼痛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西药组比较传统组更显著(P<0.01).结论:艾灸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曼萍;柳玉芹;王明聪;张艳琴;何淑英;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在颅内胆脂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胆脂瘤25例,其中单纯桥脑小脑角区胆脂瘤17例,另8例生长累及幕上鞍区、斜坡、第三脑室或对侧桥脑小脑角区;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7例,翼点入路4例,颞下入路3例,对应的半球入路1例;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肿瘤可见部分,再用神经内镜探查并切除残留肿瘤,对于术后仍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则尽早配合康复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3例(92%).术后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好转21例(84%),部分改善4例(16%).术后遗留有面瘫、麻木、神经痛等患者经配合理疗和针刺后恢复较好.结论:内镜辅助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胆脂瘤,能够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舒凯;游超;韩林;郭东生;鲍文公;雷霆;李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并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3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HBO组同时配合HBO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2组的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BO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HBO组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减少.结论:高压氧并针刺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而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贾晓玲;李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符合银屑病诊断标准[1]的银屑病患者291例,男199例,女92例;年龄12-72岁;病程2个月-46年;临床分为寻常性267例,脓疱性10例,关节病性9例,红皮病性5例.
作者:胡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二脱氧硫代胞苷(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乙肝疫苗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疗效.方法:慢性HBV感染患者73例,分为联合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均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d;联合组患者同时每2周注射1次IL-2 60万U和乙肝疫苗10 μg.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冬氟酸氟基转移酶(AST)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更显著(P<0.05);HBeAg和HBV DNA阴转率联合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慢性HBV感染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更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恢复.
作者:陈治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血管新生和血肿吸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8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35只,另140只利用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后分为模型组、益气组(益气方灌胃)、活血组(活血方灌胃)及益气活血组各35只,不同时间点灌注取脑.采用脑微血管银染法观察各组血管新生情况、测量血肿面积.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第1天时,造模的4组大鼠血肿内可见大量结构不清的液化坏死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肿胀,血肿周围少量呈毛细血管扩张,中线移位.与造模后的其它3组比较,造模后第7天益气活血组血肿开始明显吸收,35 d时部分切片完全吸收(P<0.01).第14-28天时血肿周围及内部新生血管增多.第28天后各组新生血管开始消退.结论:益气活血法可能通过提高血肿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血管新生和血肿吸收,以促进脑组织修复.
作者:齐勇;唐涛;罗杰坤;邢之华;张宗棨;虢灿杰;王玲;刘小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均按急性脑卒中常规处理,病情稳定后均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5-30 d后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1%、89.6%,P<0.05).Barthel指数及FMA运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及ADL.
作者:田慧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卒中合并平衡功能障碍患者76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初次发病,男49例,女27例;年龄47-68岁,平均(51.1±16.2)岁;病程3 d-6个月,平均(2.6±1.3)个月;脑出血26例,脑梗死50例.
作者:陈新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儿童低视力的病因及配用助视器后视功能康复情况.方法:对3-14岁的低视力儿童83例(166眼)进行病因分析及验配助视器,并了解他们视觉康复情况.结果:儿童低视力病因以先天及遗传眼病为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是低视力的原因.83例中25例(30.1%)经常规屈光矫正后视力有改善;裸眼使用助视器脱残率低于戴镜后用助视器的脱残率(62.8%、89.2%,P<0.01).83例中有23例选用近用助视器,其中73.9%近视力≥0.5.结论:重视防止低视力发生;低视力儿童应常规进行屈光检查,配戴眼镜并配合使用助视器则效果更佳.
作者:陈咏冲;周建华;朱文珲;廖瑞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影响的抑郁状态.方法:妇科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均按妇科肿瘤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参加集体心理干预,包括讲座,交流、放松疗法及运动疗法等.结果:经过10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任延律;王兰;于丽波;石琨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