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言语障碍的语义加工及其脑区机制

方环海;赵鸣;高明阳;刘红

关键词:言语障碍, 语义, 加工, 颞叶, 额下回
摘要:人类语言能力的实现离不开对语义的表达与理解,因而语义加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目前语言科学界倾向于认为认为人类语言能力在功能及解剖上应该是自主的和模块化的,存在与语义加工相关的功能性脑区.目前对汉语语义加工的相关脑区及其神经机制的考察手段主要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及脑成像技术.本文探讨操汉语者言语障碍的语义加工与相关脑功能区的关系及相关的大脑神经机制.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联合巴氯芬对控制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作用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与巴氯芬联合治疗脑卒中高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单侧偏瘫伴痉挛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29例,均常规给予口服巴氯芬片,中频电刺激患肢痉挛拮抗肌,抗痉挛体位练习及功能训练.电针组同时加用电针刺激,上肢取劣势侧伸肌,下肢取劣势侧屈肌.结果:治疗2个月后,电针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上下肢痉挛评分均明显降低;Barthel评分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电针联合巴氯芬能有效控制脑卒中所至高痉挛状态,有利于患者运动训练的进行,使ADL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李莉;杨卫新;胡凤娟;徐红星;王海波;倪波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伤口感染

    目的:观察使用单人纯氧舱治疗2型糖尿病(2-DM)伤口感染的效果.方法:2-DM术后伤口感染患者18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胰岛素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6例同时配合短波红外线照射;高压氧组12例增加单人纯氧舱治疗.结果:高压氧组患者伤口愈合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糖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对伤口修复有明显作用,为糖尿病合并伤口感染的治疗开辟了较好的途径.

    作者:周昆如;杨安群;余少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部队官兵训练伤恢复期心理因素分析及干预

    2005年3月-2006年11月我科收治的部队官兵训练伤患者68例, 男66例,女2例;年龄17-38岁,平均24.9岁;病程4 d-11年.致伤因素主要为器械伤,400 m障碍,5 km越野和技战术比武等, 其中关节肌肉扭伤、拉伤、应力性骨折、脊柱损伤、过度性损伤及脏器损伤为主,其次还包括烧伤、颅脑损伤、五管损伤、肾脏衰竭,截瘫等.

    作者:邢曼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并用中药生肌膏治疗体表溃疡91例

    2002-2006年我科收治各类急、慢性体表溃疡患者91例,男48例,女43例;年龄17-79岁;病程10 d-2年;溃疡深度0.2-2.8cm,面积为0.7 cm×1.0cm-3.8 cm×5.0cm;致病原因为瘫痪、骨折、糖尿病足、外伤感染、高位截瘫、电击伤、烧伤、术后感染及下肢静脉曲张.治疗前取患者溃疡面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常规清除溃疡面,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将蒙药-生肌膏(由雄黄、银朱、寒水石、冰片、麝香等7味药物组成)均匀涂抹在无菌纱布上放置患者溃疡面的深处,每日换药1次.

    作者:王阿日亚;白国荣;董向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小组健康教育的作用

    目的:探讨保健科门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小组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按照小组健康教育工作制分为4个阶段对患者进行治疗:①糖尿病普及知识期.②针对个体教育期.③巩固及治疗期.④巩固疗效期等.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治疗及护理.结果:经过1-2年的观察,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数、胰岛素水平及敏感指数,血脂等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或0.05)、患者满意度及自我照顾能力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组健康教育工作制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服从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加,生存质量改善.

    作者:常仁翠;高辉;井月秋;张海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t-PA和PAI-1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各10只,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制成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步骤同前2组,但不线栓;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4组大鼠均同步喂养,电针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即刻给予电针百会、水沟穴,每天1次,30min.治疗5 d后,4组大鼠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PA及PAI-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但电针组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电针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调节机体纤溶系统活性,改善梗死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黄伟;曾庆明;吴绪平;丁昀;王述菊;孙国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术前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意义与评估

    200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70例(70眼).男40例,女30例;年龄61-89岁, 平均62.8岁;左眼22例,右眼32例,双眼16例;晶状体膨胀继发青光眼28例(28眼),晶状体溶解引起的青光眼42例(42眼);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及眼前部缺血综合症等.

    作者:周妍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白质稀疏症与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研究

    目的:观察脑白质稀疏症(LA)与脑梗死(CI)患者临床记忆障碍特点.方法:随机选取LA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单纯LA29例,并发CI患者31例,另以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进行记忆能力测评.结果:试验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记忆障碍,表现为联想学习、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及记忆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并发CI患者明显低于LA患者(P<0.05,0.01),但随着LA病变程度的加重记忆障碍明显加剧.结论:LA对人类记忆活动有直接、明显的影响,提示及早发现LA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遵伟;李义召;宋成忠;崔贵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脑缺血合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脑缺血合剂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处理组、对照组、模型组及中药1、2、3组各10只,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处理组仅参入手术过程,但不损伤血管.造模成功后,假处理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ml灌胃,对照组给予血栓通胶囊0.25g/kg,中药1、2、3组分别给予脑缺血合剂5、10及20g/kg灌胃,6组均每日2次.结果:治疗30d后,检测脑缺血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脑指数,与假处理组比较,其它各组脑指数及MDA含量均上升,SOD含量下降(P<0.01),模型组与其它组比较表现更明显(P<0.05).中药3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接近.中药1组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缺血合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且疗效与剂量的高低有关.

    作者:李斌;张红星;易艳东;余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针刺分期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220例,均有一侧肢体偏瘫,随机分为A、B 2组各110例,均按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规处理,并配合康复训练.A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给予分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痉挛程度评定,A组均优于B组(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同时增加分期针刺疗法,可以明显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联休克期,减轻痉挛,减少误用综合征,对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家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糖尿病蛋白尿的短期疗效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16例,随机分为雷公藤组及对照组各8例,均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d腹壁皮下注射,雷公藤组加服雷公藤多甙片,每次2片,每天3次.结果:治疗30 d后,2组血肌酐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雷公藤组24 h尿蛋白及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曹国富;刘海涛;陈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影响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睡眠状况的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影响睡眠因素的调查表对165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5例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睡眠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结论: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差,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以改善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马红梅;沈向英;张松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激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经CT确诊,男96例,女64例;年龄16-65岁;病程2 d-7年,平均5个月;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激光刀组和小针刀组各8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①激光刀组:患者俯卧,选患椎间隙及患椎棘突旁开2 cm处、患椎上下棘间及椎旁压痛点(伴坐骨神经痛者加用臀点,腘点或腓点)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麻后采用SJ-L型激光针刀进行松解、剥离、提插,手感无阻滞即留置激光针刀照射30 min,出针覆盖针眼.②小针刀组:取同上部位用Ⅱ-Ⅲ号针刀于标记处垂直进针达皮下行纵行疏通剥离,再横行切割2-3刀,针刀下有松动感后出针,然后注射镇痛液于各治疗点,术毕覆盖针眼.术后7-10 d仍未愈可行第2次治疗.

    作者:穆敬平;杨定荣;李玉娥;赵大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组物理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比较

    2003年6月-2005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4例,均符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1],男21例,女43例;年龄16-65岁;病程3 d-2个月;按改良may-hosomi法检测为轻度麻痹42例,重度22例[2].64例随机分为A、B组各3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给予超短波治疗,频率40.68 MHz,圆形电极分别于患侧乳突区与耳前区,斜对置,无热量,12-15 min.A组并加用调制中频治疗,2个硅胶电极并置于面神经走行部位,频率2-8 kHz,调制波形为三角波、方波、指数波,耐受限,20 min;B组加用红外线照射患侧面神经分布区,波长760-1500 nm,功率300 W,灯距30-40 cm,30 min,治疗时保护双眼.2组治疗均每日1次.

    作者:李晓芳;赵永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刺结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穴结合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ADL能力的影响.方法:96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8例,均按脑梗死常规处理, 并结合康复程序进行功能训练;A组同时加以针刺治疗,以百会穴为主.于治疗前、治疗30、90d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 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30及90d时分别与前一次评分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2组间比较,A组均优于B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药物及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百会穴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ADL自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崔晓;胡永善;吴毅;李成永;曾慧玲;瞿佩育;周翠侠;史俊超;王伟;曹连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P)联合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BPH患者5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0例,均采用TUEVP治疗,观察组术后配合微波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和生存质量(QOL)调查问卷评分及剩余尿(RU)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TUEVP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联合微波治疗疗效更显著.

    作者:黄遂斌;魏继刚;章传华;操作亮;段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顽固性压疮10例

    2004年-2006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压疮患者10例,压疮处于坏死溃疡期[1],男4例,女6例;年龄75-86岁,平均82岁; 病程3周-2个月;原发病为脑外伤2例,脑卒中偏瘫8例,其中伴有糖尿病史2例;压疮部位均为骶尾部,表现为肿痛,较多脓性分泌物渗出,溃疡面向周围及深部扩展,深达骨质,创面大10 cm×10 cm,小7 cm×8 cm,深约2-3 cm.10例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

    作者:黄志勇;阮慧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刺与心理疏导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目的:观察针刺与心理疏导疗法在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的疗效.方法: 老年F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中医辩证用药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针刺和心理疏导.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0%、93.3%与15.0%、70.0%,(P<0.05、0.01).结论:针刺与心理疏导疗法应用于老年FD的治疗中对提高和巩固疗效有促进作用.

    作者:崔爱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

    目的:比较抗抑郁药米氮平与氟西汀改善老年抑郁症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老年抑郁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A组患者晚上口服米氮平片15 mg,2-3周内加至30 mg;B组早上口服氟西汀片10 mg,2-3周内加至20 mg,均治疗6周.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HAMD减分率在治疗第1周时A组明显低于B组(P<0.01);第2周末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周后,A组和B组有效率及治愈率无明显差别,分别为85.2%、53%与84.4%、49%.TESS评分比较,A组轻于B组.结论:米氮平与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均有肯定疗效,且副作用小;但米氮平起效更快,副反应更轻微,更能提高老年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胡亚荣;万其容;易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133例分为HBO组78例和对照组55例,均采用常规扩管药物治疗,HBO组同时加用HBO治疗.结果:治疗10d后,HBO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6.6%、69.5%与6.8%、49.2%,P<0.05);HBO组病程≤2周、无眩晕的患者其疗效明显优于病程>2周、有眩晕的患者.结论:HBO配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且HBO治疗应该尽早开始.

    作者:丁新华;李敏;王志斌;唐家芳;王同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