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富;刘海涛;陈冬
目的:观察针刺分期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220例,均有一侧肢体偏瘫,随机分为A、B 2组各110例,均按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规处理,并配合康复训练.A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给予分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痉挛程度评定,A组均优于B组(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同时增加分期针刺疗法,可以明显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联休克期,减轻痉挛,减少误用综合征,对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家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5年3月-2006年11月我科收治的部队官兵训练伤患者68例, 男66例,女2例;年龄17-38岁,平均24.9岁;病程4 d-11年.致伤因素主要为器械伤,400 m障碍,5 km越野和技战术比武等, 其中关节肌肉扭伤、拉伤、应力性骨折、脊柱损伤、过度性损伤及脏器损伤为主,其次还包括烧伤、颅脑损伤、五管损伤、肾脏衰竭,截瘫等.
作者:邢曼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2年2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79例,年龄29-73岁,平均49.6岁;按国际抗癌协会制定的临床分期为I期4例,Ⅱ期44例,Ⅲ期23例,Ⅳ期8例;左侧31例,右侧48例;手术方式为根治术15例,改良根治术64例.
作者:费雁;孔庆志;王建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电针组40例用电针刺激体穴结合C3-5夹脊穴治疗;阻滞组40例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及0.9%生理盐水5 ml的混合液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综合组40例则结合2种方法综合治疗.治疗前后以临床症状评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积分,综合组明显低于电针组和阻滞组(P<0.05),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和阻滞组(P<0.05,0.01).结论: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程建明;穆敬平;刘润;彭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白质稀疏症(LA)与脑梗死(CI)患者临床记忆障碍特点.方法:随机选取LA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单纯LA29例,并发CI患者31例,另以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进行记忆能力测评.结果:试验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记忆障碍,表现为联想学习、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及记忆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并发CI患者明显低于LA患者(P<0.05,0.01),但随着LA病变程度的加重记忆障碍明显加剧.结论:LA对人类记忆活动有直接、明显的影响,提示及早发现LA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遵伟;李义召;宋成忠;崔贵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70例(70眼).男40例,女30例;年龄61-89岁, 平均62.8岁;左眼22例,右眼32例,双眼16例;晶状体膨胀继发青光眼28例(28眼),晶状体溶解引起的青光眼42例(42眼);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及眼前部缺血综合症等.
作者:周妍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信号调节激酶(ERK)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0只2月龄SD雌性大鼠分别造模为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及雌激素替代组(OVX-N组)各10只,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成骨细胞中TGF-β和磷酸化ERK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GF-β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在成骨细胞的胞膜上和胞浆内,ERK主要在成骨细胞核内, OVX-N组TGF-β和ERK的阳性表达高于OVX组(P<0.01,0.05),与SHAM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TGF-β和ERK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郭松;王建超;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脑缺血合剂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处理组、对照组、模型组及中药1、2、3组各10只,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处理组仅参入手术过程,但不损伤血管.造模成功后,假处理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ml灌胃,对照组给予血栓通胶囊0.25g/kg,中药1、2、3组分别给予脑缺血合剂5、10及20g/kg灌胃,6组均每日2次.结果:治疗30d后,检测脑缺血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脑指数,与假处理组比较,其它各组脑指数及MDA含量均上升,SOD含量下降(P<0.01),模型组与其它组比较表现更明显(P<0.05).中药3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接近.中药1组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缺血合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且疗效与剂量的高低有关.
作者:李斌;张红星;易艳东;余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保健科门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小组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按照小组健康教育工作制分为4个阶段对患者进行治疗:①糖尿病普及知识期.②针对个体教育期.③巩固及治疗期.④巩固疗效期等.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治疗及护理.结果:经过1-2年的观察,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数、胰岛素水平及敏感指数,血脂等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或0.05)、患者满意度及自我照顾能力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组健康教育工作制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服从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加,生存质量改善.
作者:常仁翠;高辉;井月秋;张海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P)联合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BPH患者5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0例,均采用TUEVP治疗,观察组术后配合微波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和生存质量(QOL)调查问卷评分及剩余尿(RU)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TUEVP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联合微波治疗疗效更显著.
作者:黄遂斌;魏继刚;章传华;操作亮;段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肩周炎患者136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男54例,女82例;年龄45-66岁,平均(50.7±2.9)岁;病程7 d-1年,平均3.1个月;右肩78例,左肩5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障碍.
作者:肖晓华;于青;李瑞春;徐明芳;张玲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4年-2006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压疮患者10例,压疮处于坏死溃疡期[1],男4例,女6例;年龄75-86岁,平均82岁; 病程3周-2个月;原发病为脑外伤2例,脑卒中偏瘫8例,其中伴有糖尿病史2例;压疮部位均为骶尾部,表现为肿痛,较多脓性分泌物渗出,溃疡面向周围及深部扩展,深达骨质,创面大10 cm×10 cm,小7 cm×8 cm,深约2-3 cm.10例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
作者:黄志勇;阮慧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激光针刀配合超短波治疗粘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激光针刀治疗并配合超短波;对照组采用传统小针刀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痊愈34例,显效14例,好转7例,无效5例;对照组分别为20、15、11、及14例.观察组痊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针刀具有彻底松解软组织粘连的优点,配合超短波能显著提高肩周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银兰;韩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睡眠状况的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影响睡眠因素的调查表对165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5例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睡眠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结论: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差,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以改善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马红梅;沈向英;张松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患者口服阿仑磷酸钠盐及系统康复训练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36例行TKP后患者分为2组各18例,均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3周和口服碳酸钙片剂;A组并每日增加口服阿仑磷酸钠盐片10 mg,均坚持1年.结果:术后3周及随访5年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松动及下沉.HSS评分系统中,疼痛和肌力单项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阿仑磷酸钠结合术后康复训练能明显增强肌力,缓解TKR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痛,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唐剑锋;王建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抑郁症患者102例,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42例,均服用洛汀新降压治疗;干预组加服罗拉西泮并配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且并发有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者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抗抑郁治疗可以缓解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降压效果,改善血糖及血脂代谢,降低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文清;徐丽梅;李玲;李丰;李燕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记录软件的设计与应用.方法:先以word文档形式将主观、客观、评估、计划等内容输入计算机,然后对PT、OT、ST进行选项.结果:成功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SOAP格式的康复治疗记录的4个模块. 结论:基于SOAP格式的电子化康复治疗记录的设计与应用,为规范化康复评估与治疗提供了保证.
作者:李奎;窦祖林;万桂芳;郑金利;周利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与心理疏导疗法在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的疗效.方法: 老年F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中医辩证用药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针刺和心理疏导.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0%、93.3%与15.0%、70.0%,(P<0.05、0.01).结论:针刺与心理疏导疗法应用于老年FD的治疗中对提高和巩固疗效有促进作用.
作者:崔爱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胎儿童的产次、出生体重与脑瘫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对双胎儿童均进行体检、诊断、临床分型及填写简易病例表格等,并综合分析评定.结果:双胎儿均1例诊断为脑瘫,另1例正常.脑瘫的发生在产次及在有无黄疸史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出生体重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出生体重较重的患儿脑瘫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出生体重较重的患儿的双胎儿更容易发生脑瘫,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建军;李旭;胡莹媛;吴卫红;李燕春;陆华宝;张雁;纪树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脊髓损伤(SCI)患者获取提高ADL能力较为合理的住院康复治疗时间.方法: 观察28例外伤性SCI患者的康复过程,在康复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1、2、3、6和9个月时分别作出ADL评估, 比较ADL得分情况及不同时间ADL能力提高的程度. 结果: 28例患者在经过3个月的住院康复治疗后,26例ADL评分获得显著提高,其中21例ADL能力获得提升,在随后6个月的治疗中,26例患者与治疗3个月时比较ADL评分无明显增高,ADL能力也未进一步提升. 结论: 外伤性SCI患者提高ADL能力合理的住院康复治疗时间应为3个月.
作者:王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