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症破伤风27例患者气道护理体会

李悦

关键词:老年患者, 重症破伤风, 气道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近几年来本科住院重症破伤风患者的科学气道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患者治愈率明明显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良好的气道护理对于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保障.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方位综合护理对鼻胆管引流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全方位综合护理对鼻胆管引流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本院行内径下鼻胆管引流术患者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HAMD、HAMA评分相比,观察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依从性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胆管引流患者实施全方位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

    作者:朱乔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整体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8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围产期指标、自然分娩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前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45%、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0.91%,均高于对照组的70.45%、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状态,将产程时间缩短,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柳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心理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眼压及前房深度较对照组低,视力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症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加治疗安全性.

    作者:张凤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痔上粘膜套扎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套扎术(R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本科120例住院的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取RPH加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取PPH(痔上粘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进行的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便血、肛门疼痛在手术后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优于PPH加外痔切除术,使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蔡杰超;安俊丽;崔文娟;刘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坎地沙坦与缬沙坦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与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诊治的7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单用缬沙坦.B组:单用坎地沙坦.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两组患者24DBP、24SBP、昼间dDBP、昼间dSBP、夜间dDBP、夜间dSBP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A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缬沙坦相比,坎地沙坦能有效控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

    作者:付秋玉;刘家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因素不孕不育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因素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并完成术后随访2年的输卵管因素不孕不育症患者82例.患者在宫腹腔镜联合术下行输卵管通液、介入、粘连松解术、伞端成型术、造口术、恢复输卵管解剖位置等结合诊治不孕症.观察分析患者术后诊断结果、输卵管复通率以及患者两年内的受孕情况.结果:对比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结果,可以看出宫腹腔镜联合诊断不孕症,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输卵管疏通成功率达81.88%(122/149),术后两年内受孕率为52.44%(43/82).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不孕症,费用低,创伤小,临床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牛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破伤风27例患者气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近几年来本科住院重症破伤风患者的科学气道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患者治愈率明明显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良好的气道护理对于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保障.

    作者:李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Herbert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Herbert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桡骨小头骨折患者90例分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微型接骨板治疗;Herbert组用Herbert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愈合时间、半年后肘关节功能、活动度和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Herbert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erbert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erbert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愈合时间、半年后肘关节功能、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erbert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愈合快,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改善肘关节活动度,值得推广.

    作者:肖立平;邵培;丁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连续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孕晚期产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连续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孕晚期产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孕晚期产妇1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连续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44.29%,低于观察组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长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孕妇产时认知水平,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纯减压与减压联合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单纯减压与减压联合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1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4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纯减压组124例和减压联合融合组116例.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术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6 d、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下腰痛、下肢痛;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采用Cobb法测量腰椎前凸角.采用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单纯减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围术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减压联合融合组(均P<0.05).术前和术后6d,单纯减压组下腰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减压联合融合组(均P<0.05).术后1年,单纯减压组和减压联合融合组下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和ODI均明显低于术前,减压联合融合组腰椎前凸角明显大于术前(均P<0.05).单纯减压组和减压联合融合组临床优良率比较(P>0.05).结论:在无严重脊柱不稳定的前提下,老年、身体一般情况及骨质量差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优先考虑采用单纯减压手术治疗.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位人事测评在发展人事考核管理中的功效

    目的:人事考核在现代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为绩效管理的开展提供源动力,方法:现有考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考核功效的正常发挥;结果:考核性人事测评是一种科学的考核管理手段,本文主要围绕这一管理手段的特征以及其在具体考核中的运作展开,结论:现实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内容,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作者:张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氨茶碱对缓解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氨茶碱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CODP患者174例,按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87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与87例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活动及疾病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氨茶碱治疗COPD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阻断病情发展,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春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和病理对照

    目的:探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接受超声诊断的价值,并将其超声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方法:选取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日~2017年5月10日,同时选取5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其均接受超声检查,对其超声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表现与对照组患有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相互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较小.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接受超声进行疾病的诊断,可以较好对其病灶内部的病理特点进行反映,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郑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门诊抽血室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本院进行检查的220例抽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抽血方法进行血样采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抽血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的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抽血时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抽血舒适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升门诊室抽血患者的舒适度,进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于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5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开展人性化护理.放疗3个月后,运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放疗3个月后,观察组活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情感职能及健康总评价得分较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放疗患者,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志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单一腹部超声检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正确率及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本研究中13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对照组共诊断出45例,出现漏诊误诊24例,观察组共诊断出59例,出现漏诊误诊9例,对照组漏诊误诊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动脉阻力指数及动脉搏动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比单一腹部超声检测子宫肌瘤诊断率高,刻避免误诊漏诊的出现,为临床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提供坚实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注射用胺碘酮引起静脉炎一例患者的护理

    盐酸胺碘酮属Ⅱ类抗心律失常制剂,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治疗[1].但是副作用很大,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如持续使用浓度>3mg/L,易引发无菌性炎症[2].本院2018年1月6日收治1名房颤患者,使用注射用胺碘酮,引起Ⅳ级静脉炎,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治愈,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廉玉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围术期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应用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与疼痛程度.

    作者:杨军华;安晶晶;田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T、MRI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CT、MRI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5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CT检查终正确诊断局部复发42例,其他4例,诊断准确率为83.6%,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66.7%.MRI检查终局部复发48例,其他4例,诊断准确率为94.5%,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66.7%.MRI诊断效能显著高于CT诊断效能,P<0.05.结论:CT与MRI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MRI的鉴别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

    作者:任国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控制及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控制及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予以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及知信行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HBSAg阴转率及ALT正常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知信行情况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采取系统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显著提升其知信行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崔亮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