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呼吸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明霞;王静;胡凯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管理缺陷,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当前无创呼吸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6年医院无创呼吸机管理、使用记录,统计医护人员的反馈意见,分析医院无创呼吸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无创呼吸机常见的管理问题为无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不到位,违规操作,使用、维修记录缺失等.加强培训、专人管理、定期维护、规范仪器登记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各类呼吸衰竭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管理对提高质量至关重要.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故障树分析法在外科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故障树分析法管理制度在外科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 6年7月~2017年6月.2016年7~12月采用传统管理方案,视为实施前,2017年1~6月起实施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管理制度,比较实施前后外科病区的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后外科病区的基础护理、护理技巧、护理文书、护理安全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外科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外科病区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故障树分析法应用于外科病区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玉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在乳腺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乳腺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 7年1月起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制定详细的质控制度,安排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质控内容,全面构建质控体系,比较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乳腺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乳腺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园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五常法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嘉兴市中医医院手术室820台手术为观察组,选择201 5年医院手术室822台手术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结果:两组在无菌物品、器械准备完好率,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比较中,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无菌物品补充所需要时间、取物品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常法是一种快捷、简单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发挥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规范工作细节,保证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的质量.

    作者:钱春燕;王玲萍;陈钰良;毛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与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妇女孕产期对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调查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848名流动和常住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产后访视、产前检查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年龄、生育保险、家庭收入等均为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总体而言,自然分娩者多于剖宫产者,但城市自然分娩者少于剖宫产者,农村自然分娩者多于剖宫产者,其中剖宫产大多来自医生建议.学历较高者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明显高于学历较低者(P<0.05),家庭月收入较高者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明显高于家庭月收入较低者(P<0.05);参加生育保险者,做产前检查的占85.94%;未参加生育保险这,做过产前检查的占77.42%;随着年龄的增长,做产前检查的比例逐渐提高(P<0.05).结论:年龄、生育保险和家庭收入均为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对此多加关注,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亚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质量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前收治的6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后收治的64名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呼吸内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历文书、病区安全管理、健康宣教、消毒隔离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配合实施PDCA管理循环,可有效提高消化护理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亚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医院门诊管理初探

    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相比,门诊具有季节性强、复诊率高、治疗时间较长、物理治疗较多等特点.实际工作中存在就诊时间分配不合理,门诊及取药等候时间过长,针灸、推拿、康复、骨伤科器具消毒不规范,漏诊误诊,以及长期服用中药引起慢性肝肾损害等不良事件.因此,加强中医医院门诊管理十分必要,文章旨在探讨更适合中医医院的门诊管理制度,以期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提高中医医院门诊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胡晓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我院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

    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讨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医院2016年7~12月与2017年1~6月的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用量和总金额均用所下降.结论:根据统计情况为保障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医院对中药注射液的安全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蔡瑞元;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ICU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分析探讨ICU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和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中医院40名ICU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7~12月期间,科室内施行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在2017年1~6月期间,科室内施行护理风险管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风险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书写、规范操作、护理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理想,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叶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鲶鱼效应”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不同管理方式的比较,更加明确的肯定“鲶鱼效应”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为临床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借鉴.方法:选取新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所有护理人员及床位为研究资料的来源,研究的时间为201 5年6月~2016年6月,并将护理区内的1号病区和2号病区作为观察组,3号和4号病区为对照组,综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其中包括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理文书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基础护理评分,专科护理评分,危重护理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调查与研究,明确地肯定了“鲶鱼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笑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对患者的SA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低,疼痛程度更低.结论:小儿泌尿外科护理加入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SAS评分,降低患儿的心理焦虑程度,促进科室和医院的和谐发展.

    作者:王瑞英;钟菊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调查与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针对性地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9月医院收治的7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1名主要陪护家属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家属的护理需求,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护理管理对策调整.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家属护理需求前三位分别为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患者病情的判别方法;在针对家属护理需求进行护理管理方案调整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更倾向于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患者病情的判别方法,针对患者家属的需求进行护理管理方案的调整,能够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琼;陈怡如;谢贝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移动端的临床问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移动端的临床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在无线网络支持下,以问题为中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时随地针对同一问题共同讨论交流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理解、掌握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文章旨在探讨医院科教部门如何利用移动端推进临床问题式继续医学教育.

    作者:林娅;杨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16家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研究,211 50名儿童抽取静脉血液进行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评价和记录贫血人数,分析贫血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结果:贫血743人,贫血率3.51%.1岁以下贫血率较其他年龄段发病率高,随着年龄增长,贫血率明显下降(P<0.05).出生时低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P<0.05);喂养方式、母亲贫血、饮食习惯、是否经常吃蛋黄、父母文化程度、添加辅食时间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些均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与家庭对儿童的重视和家属育儿知识提高有关.5岁以下儿童贫血与较多因素有关,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管理,指导家属合理喂养,进一步改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盛丽华;徐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胸外科围术期医院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对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医院胸外科近5年162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可以通过疾病本身、患者自身、护理方式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对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年龄大或免疫力低下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使用抗生素或者进行过侵人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更高,以及重症监护患者亦是胸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等.针对科室医院感染的高发原因,医院应对胸外科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加强重症监护室易感人群及高危人群的防护,避免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规范侵入性操作,完善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制度,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等方式,对胸外科围术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控制,提高护理质量,进而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

    作者:范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杭州市老年病医院就医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14年1月~2017年1月)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5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研究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且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控制烟酒、适度锻炼、作息规律、按时服药比较(P>0.05);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控制烟酒、适度锻炼、作息规律、按时服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项晶晶;杨时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由影像科质量管理小组牵头,让各个专科小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后,设计出相对完善的各类检查配合管理模块,并将经常出现问题的模块图片在室内墙面处进行粘贴,同时对科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共选择医院落实模块化管理前后的35例各专科手术前检查的患者,对在检查配合管理模块中的检查安全核查执行准确率、相关器械药品准备工作的准确率、仪器准备布局操作的准确率与检察管理准备的时间进行考核与比较评价.结果:通过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在安全核查执行工作中的准确率达到了100.00%,同时检查的达标率与医生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结论:模块化管理模式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准确率.

    作者:鲁鹏聪;张建丰;姚伟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强化血液透析管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强化血液透析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成效.方法:选取201 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5例患者在强化管理前进行 的血液透析治疗,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另外75例患者在强化管理后进行的血液透析治疗,将其设置为观察组.通过统计患者发生感染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来评估强化管理的实施成效.结果:医院血液透析室实施强化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中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实施强化管理,能够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临床操作技能,能够极大程度降低患者因血液透析而发生的感染概率,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对促进医患的和谐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马文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产妇护理中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医院产科分娩的4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自理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评估,根据自理能力级别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能力、母乳喂养技能评分,以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生活自理能力、母乳喂养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护理中应用自理能力评估量表,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和婴儿照顾能力,提高产妇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医院心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期间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进护理质量,比较两组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服药依从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为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改进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显著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的配合积极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姜艳艳;余小妹;周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80名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促进妇科产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徐琴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